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当下,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从上到下着力管理学生负担,但记者调查了解到,许多孩子的负担并没有真正合理化。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做些什么,才能将孩子拉出“负担减了又重”的怪圈,让核心素养真正得以发展?
每年的小升初考试,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入质量高的学校就读。记者 左庆 摄
一周上六天辅导班,去学校倒像“打酱油”
春节后的一年级下学期,济南一热点小学老师孙燕(化名)为锻炼孩子的劳动能力和责任心,决定给全班孩子排教室的卫生值日。不料,许多家长在赞同的同时表示,孩子放学后要上辅导班,恐怕没有时间。
学生都太忙了,这让孙燕感到无奈,她只好挨个学生统计上辅导班的时间,利用每个人没有辅导班的空闲,见缝插针地排值日生。经过统计,她惊讶地发现,周一到周五,有的孩子居然只有一个晚上是属于自己的,其他时间全被各种特长班、辅导班占满。
“就以一位男孩来说,至少报了四个特长班,有画画、围棋、机器人、书法,可是他的文化课学习都很吃力,特长班不是不能报,但起码有三分之一是没必要的。”孙燕说。
同样有教育“无力感”的还有另一所热点小学的六年级班主任老师薛丽(化名)。最近,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在为不久后的“小升初”忙碌,来学校上学好像成了“打酱油”。“大部分家长说考小升初是为了练练兵,但这劲头像是把小升初当成孩子成才的救命稻草!”她忍不住说。
5月28日,临近中午放学时间,记者在淄博张店中心城区一所小学,随机采访了15名学生和家长。15人中就有11人报了课外培训班,培训课程集中在语文、英语、数学、艺术等。一名叫琳琳(化名)的女孩,一周当中除了周五,全报满了辅导班。
家长最焦虑学习和作业
近日,记者对省城近千名家长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你给自己的焦虑值打几分?”0分为最低值没有焦虑,10分为最高值,极度焦虑。参与调查的千余名家长中,62.07%认为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焦虑感可以打到5分以上。
在回答“你的焦虑感主要来源于哪里”这一开放性问题时,家长们的答案不尽相同,但“学习”和“作业”成为高频词汇。答案诸如:“孩子学习没有自觉性”“孩子学习习惯不够好,对时间管理能力太弱”“孩子学习不认真,作业拖拉偷懒,成绩提高不上去”“写作业磨蹭拖拉”“孩子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太多”等等。
在问卷答案中,几位家长提到了“小升初”,“孩子对口初中不好,想让孩子参加小升初考试。”一位家长如是说,这成为他最近一段时间焦虑的主要来源。
对学习主动性和完成作业的焦虑如此之多,陪写作业成为怒吼重灾区也不足为奇了。
“晚上快9点了,接到朋友电话,让我赶紧去附近的山东书城帮忙买本数学课本,原来是他看到孩子的作业时,火太大,把课本撕了。”学生家长周女士说。
记者另一项与此相呼应的调查是,“家庭教育中你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排名第一的是“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在“应对焦虑,你做了什么”的问题中,督促、监督、提醒成为高频词汇。
只要考试存在,家长的“弦”就不能松
本学期初,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再发“减负令”,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其他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济南舜耕小学窦成华老师说,她所带班级作业总量控制在1个小时内。如果孩子超过1个小时还没写完,可由家长签字,孩子第二天来学校再写,老师不会责备,却很少有签字的。
近年来,在城市中小学,学校的作业量普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但二年级学生家长张女士说,为了能让孩子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自己买了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辅导书,每晚陪孩子做口算题、语文试卷、读英语、练钢琴。“虽然学校不布置书面作业,但期末考试还是存在的。”她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里话,只要考试存在,“弦”就不能松。
孩子没考上好学校,就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的未来,如此的担心让家长们陷入集体焦虑中。有家长告诉记者,自己不是不想减负,而是不敢减负。也因此,学校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的时候,不少家长通过校外培训为孩子“加码”。
最需要调整的,不是孩子是家长
调查中,少数几位家长应对焦虑的方式让人感动:“通过向有关机构学习,提高与孩子的全面沟通技巧,从孩子的内心着手,改正家长不足,引导孩子积极向上。”“控制自己的情绪,往正确的方向引导孩子。”
在窦成华老师看来,在家庭中,最需要调整的的确是家长,而不是孩子。
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团省委青少年心理督导专家泰祺说,焦虑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它可以督促我们更关注孩子,但是焦虑处理不好同样可以带走很多东西,比如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孩子的自信等。家长可以梳理一下,焦虑的来源到底是现实已经遇到的难题,还是想象中的担忧。如果是想象中的担忧,比如以后学习不好怎么办、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家长就要自己去处理。
“如果对孩子身上的某些问题产生担忧,比如专注力不足,那么就应该主动去掌握大量信息,评估孩子专注力不足的程度,有针对性地训练。”泰祺提倡,父母应当成为孩子的教练,而不是笼统地提要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徐洁 潘世金 樊舒瑜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随着科技和经济发展,知识产权案件涉及的争议类型越来越前沿,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也给知识产权纠纷的事实认定和妥善处理提供了选择,激励促进创新竞争。其中,新收商标权案件3758件,同比增长37%;专利案件910件,同比增长34%;著作权案件2773件,同比下降31%...[详细]
5月30日,记者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山东法院在原有诉讼服务网、律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已经完成对“网上立案”功能的升级改造,建立了“微信立案”平台。[详细]
5月30日下午,2018中国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峰会暨山东省量子技术产业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济南 量子谷”规划建设正式启动。本次论坛是由中国信息协会、山东省科技厅、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详细]
还要开展历史文化和泉水特色塑造行动,挖掘古城、商埠文化底蕴,全面复兴历史城区。“一湖一环”核心区及城市重点区域风貌提升行动也是城市修补的重要工作,通过这一行动,点亮“一湖一环”,体现独特历史韵味和文化特色。[详细]
我们的双胞胎女儿从贝、从易现在就读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受访者 供图 在我家,姐妹俩有一间书房兼实验室,我给她们配上显微镜、薄片、酒精灯等生物实验器具。她们初三上学期的时候,九点半准时完成作业,然后用半个小时练英语口语,十点准时睡觉。[详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或许每个人的定位不尽相同。今年七月,我的儿子张弛就要从山师附中毕业,赴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留学,主修架子鼓。2014年,张弛获得了第一个打击乐全国冠军,后来,在中国鼓手大赛、全国青少年打击乐大赛这两大赛事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