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青岛9成市民不赞成现在买房 6成认为8000最合理

2011-11-15 07:14:00    作者: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均价 户型房源 房价调控 8000 合理
[提要] 整个金九银十,位于胶州湾北岸的青岛风景楼盘抢尽了风头。不远处的白沙河区域也不逊色,龙湖和青特更是打起了价格战 。当龙湖释放出起价 5500元/平方米的炸弹后,青特就在马路边拉起了广告:“花园洋房起价 6300元/平方米”。上个月,龙湖宣布400套房源全部售空,这个月要推出二期房源,价格大约6000元/平方米。

  ◎关于政策

  仅12%的人认为政策不会再加强

  近日,对于楼市调控政策,国务院释放出的信号是继续打压,调控政策不会放松。其他城市方面,相关调控政策也立即有了跟进。11月10日,中山市正式出台限购令,前不久珠海市也推出了限购令。去年的时候,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城市纷纷推出限购政策,二线城市也有跟进的。

  众所周知,青岛限购令的期限暂定一年,时间截至2011年12月31日。前段时间,住建部表态,限购令是行政手段,在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后会逐步退出 。也有专家表示,房产税政策可能要全国推广。楼市调控政策到底会不会放松?这直接影响房价的走势。

  “现在看来,年初制定的房价调控目标肯定能实现。青岛的房价涨幅肯定低于GDP的涨幅,其他城市也大致如此。明年限购令很可能延续,但其他调控政策肯定不会出台了,房贷政策已经够严厉了。如果再出台调控政策,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真的没法玩了。”李沧某楼盘营销总监告诉记者。

  11月12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青岛至少有3家房地产企业转让100%的股份。此次问卷调查中,53% 的参与者明确回答,青岛楼市调控政策会继续加强,还有35%的市民认为至少不会放松。仅有 12%的参与者认为不会再加强调控了。

  ◎关于买房

  近9成市民反对现在买房,过半考虑抛售

  在今年8月份的问卷调查中,48% 的参与者答复说今年不买房,有36%的市民计划在国庆节前后购房。年底快到了,对于购房时机的把握上,购房者有没有新的变化?

  在信报与搜房网推出的本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您觉得什么时间才是买房最佳机会?”2049名参与者的答复出奇一致:超88%的市民认为,现在还不是买房最佳机会,剩下近12% 的人认为年底前该买房子。

  先不说青岛房价跌幅问题,单是买房成本就足以让不少购房者望而却步。11月12日记者调查发现,即使是首套房 ,贷款利率也需要上调10%。要知道在去年,只有2套房才会有这样的遭遇。在2009年的时候,首套房是享受7折优惠的。

  在城阳区一家楼盘售楼处,谈到房贷问题,置业顾问告诉记者,首套房 1.1倍利率,合作银行会及时放款。而二手房市场就没这么好运了,不只一家中介遇到了贷款难的事情 。“二手房尤其是老房子,办理房贷最难了,这直接影响到了房子的成交。”宁夏路附近一家中介老板说道,“明年政策也不明确,不知道房贷会不会放松。”

  前段时间,温州曾出现了投资客一次抛售多套房源的极端例子。记者多方调查得到的信息是,青岛暂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然而,二手房市场挂牌房源在大幅增加,一个小区出现100多套出售信息,市内四区表现尤为强烈。

  “您是否考虑近期将多余的房子卖掉?”在此次问卷调查的13个问题中,这个问题分歧最大。选择抛售多余房子的参与者稍占上风 ,比例约为51% 。同时 ,也有48% 的市民觉得不会抛售。“现在即使挂牌也很难成交。5年内的二手房税费那么高,购房成本太高了。我买的李沧区的房子,不可能卖出去,买的时候价格就有 7800元/平方米,现在卖 8500元,根本没法卖。新房才卖 8000元呢。”在市南区工作的王先生向记者介绍说。

  投资客魏先生则站在了抛售的行列。“今年年初的时候,两套房子都卖出去了,现在名下还有两套。一套自己住,一套还在建设中,属于期房 。”魏先生说道,“限购令出台是最大的制约因素。还好年初的时候形势还不明朗,很快出手了。现在再卖就很难了。”

  买房方面 ,50% 的购房者选择的户型是81~100平方米;25%的市民选择了 61~80平方米的户型;15% 的市民属于改善型需求,选择了 101~130平方米的户型。付款方面,仅有近4% 的参与者选择了一次性付款,按揭贷款仍然是主流选择。

高娜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