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深挖齐鲁文化叫响“好客山东”

2019-09-24 07:56: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70年来,山东文化和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深挖齐鲁文化叫响“好客山东”

9月23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我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的成就。

记者了解到,至2018年,全省公共图书馆达到154个,文化馆157个,美术馆55个,艺术表演场馆106个,各类博物馆541个;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总人数8.6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892.4亿元。“好客山东”品牌在海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20个剧目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70年来,文艺创作百花齐放,人民文化文艺生活日益丰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明池介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我省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其中有20个剧目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个剧目获文华大奖,3个杂技节目获“金小丑”奖。  

全省文艺工作者先后推出了吕剧《李二嫂改嫁》、京剧《奇袭白虎团》《红嫂》、话剧《丰收之后》、柳子戏《孙安动本》、山东梆子《墙头记》等享誉全国的优秀舞台剧目,涌现出方荣祥、郎咸芬、张春秋、王玉梅、黄遵宪等全国知名的表演艺术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文艺创作勇攀高峰,屡创佳作。先后创作推出了民族歌剧《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舞剧《红高粱》,京剧《瑞蚨祥》《项羽》,杂技剧《聊斋遗梦》等精品剧节目,其中《沂蒙山》被誉为山东舞台艺术的新高峰。”张明池说。  

综合文化站建成率达到99.3%

完善的公共文化体系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已基本建成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服务方式持续创新,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品牌工程扎实推进。”张明池说。  

全省共有154个公共图书馆,157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的建成数量和等级标准均居全国前列。全省182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率达到99.3%,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成率达到97.5%。全省共建成城市社区儒学讲堂1600余个,开展活动10500余场次,参与群众86万余人次;已建成乡村儒学讲堂2.2万个,开展活动11万余场次,参与群众267万余人次,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博物馆、重点文保单位居全国首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70年来,我省一批珍贵、濒危、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名录体系和传承机制不断健全,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和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

目前,全省共普查各类非遗线索120多万条,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73项,省级名录751项,市级名录3490项,县级名录10544项。目前,全省共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19万个,年营业收入1572亿元,利税146亿元。  

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我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截至2018年底,山东省各级、各类、各所有制博物馆541家,总量居全国第一。486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博物馆总数的90%,博物馆社会公益属性进一步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由97处增加到192处;省政府两次公布省级文保单位,由606处增加到1711处,总数居全国首位。

旅游消费总额5年翻番  

文化和旅游及相关产业是我省经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1834.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120亿元,占比从3.32%提升到了4.29%,年均增长15%以上,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旅游消费总额从2013年的5000亿元增长到2018年10000亿元。

全省文化和旅游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积极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打好‘孔子牌’,形成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书屋等平台,山东文化旅游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张明池说。  

据统计,2018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513.1万人次,增长3.8%;入境游客消费33.6亿美元,同比增长6.0%。随着文旅融合向深度拓展,入境游客在领略齐鲁美景的同时,也对齐鲁文化有了深刻体验。

从5000亿到1万亿元,山东旅游消费总额5年翻番

国庆山东将发放惠民消费券,山东人游山东141个景区能打折

博物馆总量全国第一,山东九成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 望岳谈|让家燕归巢,山东的这场“家宴”很走心

    22_副本.png

    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12个小时的磋商,连夜审核规范内容……这场“家宴”办得及时、解饿,并且分量十足,诚意满满。招揽本土人才返乡创业,构筑吸引人才的“强磁场”,在全国各地早已成为打造人才高地的重要手段,力度之大、方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在2018年4月,...[详细]

    09-24 07-09大众日报 新锐大众
  • 参展县区创历届之最,本届山东文博会更“接地气”

    33_副本.png

    每年的山东文博会,各个区县的展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观众敲编钟打卡。章丘展区传来了《我和我的祖国》的音乐声[详细]

    09-23 07-0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济南“夜猫子”吃货们的福利来了!市民的绿色福利也将到来

    11_副本.png

    济南市民的两大福利来了。“夜猫子”吃货们的福利按图索骥逛吃逛吃《济南购物、济南美食、济南夜间经济消费指南》出版了。《消费指南》地图清楚地标注了10个夜间经济聚集区、20个大型购物商场、20家国家钻级酒家及济南特色美食、19家旅游酒店(含星级)、15个旅游风...[详细]

    09-23 07-0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青岛人工智能,能否跻身全国“试验区”?

    44_副本.png

    2019中国人工智能大会9月21日—22日在青岛开启。围绕人工智能发展的探索从未停歇。榜单共有“企业规模、政策基础、学术基础、产业基础、资本环境”五个指标,青岛在“产业基础”一项得分较高,短板是“企业规模和学术基础”,“资本环境”明显落后于北上杭深等城市...[详细]

    09-24 07-09青岛日报
  • 打出稳产保供“组合拳”山东猪肉价格趋于稳定

    去皮五花肉每斤27.9元,去皮后肘肉每斤25.9元,带皮前肘肉每斤24.9元……这是记者22日下午在济南市历城区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看到的猪肉价格。“前段时间猪肉价格涨得比较厉害,但中秋节过后的这一个周,就基本没再涨了。”猪肉专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详细]

    09-23 08-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育种专家的丰收故事谷 满仓的背后,萌生着新品种的“密码”

    在现代育种科技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优质种子被培育出来。图为山东省农科院智能化温室。作为山东农科院甘薯团队学术带头人,王庆美带领其他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优质鲜食型甘薯济薯26等品种[详细]

    09-23 08-0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