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70年来,全省文化和旅游事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如同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令人欢欣鼓舞。9月2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70年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的成就。
70年来,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市场主体不断孕育和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拓展,文化和旅游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3年的1834.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120亿元,占比从3.32%提升到了4.29%,年均增长15%以上,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旅游消费总额从2013年的5000亿元增长到2018年1万亿元,实现翻番。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网吧5323家,KTV等娱乐场所3607家,艺术品经营单位1401家;旅行社2565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229家;5A级景区11家,4A级景区222家,3A级以下旅游景区1048家。五星级饭店34家,四星级饭店151家,三星级饭店391家,文化主题饭店25家(金星级文化主题饭店15家,银星级文化主题饭店10家)。评选出省级五星级精品民宿8家,四星级精品民宿39家。
文化消费促进行动越办越好。从2017年开始,创新举办了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三届,对文化消费拉动效果明显,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广泛赞誉和充分肯定,成为全国开展范围最大、企业参与最多、消费者分布最广、平台模式最新的文化消费促进行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0华诞之际,为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激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省文化和旅游厅特推出“山东人游山东”活动,并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70年来,全省文化和旅游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积极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目前,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化交流关系,省直及各市艺术院团平均每年赴国外、境外举办演出、美展、非遗展1000余场,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最活跃的省份之一。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对外文化和旅游工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搭建高端交流合作平台,健全宣传营销体系,山东文化旅游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着力打好“孔子牌”,形成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书屋等平台,推动齐鲁文化既在“器物”层面走出去,又在价值层面走出去。与文化和旅游部合作共建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大力实施“好客山东”品牌宣传推介,推进实施孔子旅游大使计划,在我省海外重点客源市场发展孔子旅游大使、专家、使者2900余名。据统计,2018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513.1万人次,增长3.8%;入境游客消费33.6亿美元,同比增长6.0%。随着文旅融合向深度拓展,入境游客在领略齐鲁美景的同时,也对齐鲁文化有了深刻体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12个小时的磋商,连夜审核规范内容……这场“家宴”办得及时、解饿,并且分量十足,诚意满满。招揽本土人才返乡创业,构筑吸引人才的“强磁场”,在全国各地早已成为打造人才高地的重要手段,力度之大、方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在2018年4月,...[详细]
每年的山东文博会,各个区县的展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观众敲编钟打卡。章丘展区传来了《我和我的祖国》的音乐声[详细]
济南市民的两大福利来了。“夜猫子”吃货们的福利按图索骥逛吃逛吃《济南购物、济南美食、济南夜间经济消费指南》出版了。《消费指南》地图清楚地标注了10个夜间经济聚集区、20个大型购物商场、20家国家钻级酒家及济南特色美食、19家旅游酒店(含星级)、15个旅游风...[详细]
2019中国人工智能大会9月21日—22日在青岛开启。围绕人工智能发展的探索从未停歇。榜单共有“企业规模、政策基础、学术基础、产业基础、资本环境”五个指标,青岛在“产业基础”一项得分较高,短板是“企业规模和学术基础”,“资本环境”明显落后于北上杭深等城市...[详细]
去皮五花肉每斤27.9元,去皮后肘肉每斤25.9元,带皮前肘肉每斤24.9元……这是记者22日下午在济南市历城区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看到的猪肉价格。“前段时间猪肉价格涨得比较厉害,但中秋节过后的这一个周,就基本没再涨了。”猪肉专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详细]
在现代育种科技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优质种子被培育出来。图为山东省农科院智能化温室。作为山东农科院甘薯团队学术带头人,王庆美带领其他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优质鲜食型甘薯济薯26等品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