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当你走进水果店,面对琳琅满目的水果,是否设想过有一天,你会和其中一种美味永远绝缘呢?最近,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一篇报道称,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由于全球变暖,到2050年,香蕉或许将完全消失。
据报道,专家对27个国家的香蕉产量进行研究后发现,由于全球变暖,自1961年以来香蕉的产量有所增加。但是,温度持续上升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即到2050年,香蕉或许将完全消失。
研究人员称,现在香蕉面临的一个最严重的威胁是“巴拿马疾病”。这种疾病是土壤中的真菌镰孢菌引发的,这种菌会侵害整个香蕉种植园,同时又耐化学处理,可能会转而侵害健康植物。
为了让读者相信这一推断并非捕风捉影,报道还指出,目前十个国家的香蕉产量每年都在减少,印度和巴西将来可能会出现香蕉严重短缺现象。
再过上三十年,你可能吃不上香蕉了,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香蕉还真是这样一种十分脆弱的品种,甚至在历史上,它其实已经“灭绝”过一次了——我们现在吃到的香蕉,其实是“正版香蕉”的代用品,如果你能穿越回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吃到当时的香蕉,也许会惊奇于那时的香蕉怎么这么好吃。
作为一种出身于观赏植物的水果,香蕉的种类十分繁多,但真正好吃的只有有限的几种。在20世纪中期以前,种植的是一种叫做“大麦克”的香蕉,自19世纪初开始,大麦克香蕉的种植就已遍布美洲、非洲以及欧洲,并一度向世界各地广泛出口,而且口味据说非常不错。
其实,这种香蕉的味道今天也能尝到:你今天在超市买到的香蕉牛奶,最初就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软饮料厂商根据“大麦克”的口味通过调制食用香精配出来的。
所以,你有没有感觉香蕉牛奶比你今天吃到的香蕉味道更好呢?这种饮料其实承载了人们对一种更加美味的水果的古老回忆。
对比一下香蕉牛奶与今天香蕉的味道,你会明白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对这种“大麦克”香蕉如此迷恋,以至于很多南美国家单靠种植这种植物就能支撑国民经济,所以才会有“香蕉共和国”一说。
然而,香蕉却有一个软肋,它是一种“多倍体植物”。所谓多倍体植物,就是植物在特殊环境下发生染色体加倍现象,细胞内原有的全部遗传物质(统称基因组)都多了一倍甚至两倍。对这些植物而言,由于控制生长、营养及糖分合成的基因多了一倍以上,植株的茎秆往往更加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更加巨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都显著增多。但多倍体植物是无法正常繁殖的。因此,香蕉无法像普通植物一样通过杂交培育新品种,因为三倍体属于高度不育品种,种植方式只能为扦插繁殖,每一株均为果农在母株上砍下的侧芽,从这个角度说,同一种香蕉的不同个体,其实只是一棵母株的不同枝干,它们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学过一点生物学的小伙伴都知道,基因型的高度统一,意味着一种生物的抗病性极差,而大面积种植无疑增加了其遭遇病毒的风险。其结果就是随着香蕉越种越多,走遍全世界,遭遇“克星”是迟早的事。
果然,自1927年起的30年,香蕉枯萎病菌1号种陆续在部分地区传播,由于当时人们对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防御没有足够的认知和防治经验,大麦克香蕉陆续在美洲、非洲绝迹,导致无数农场主破产,美国人民一度没有香蕉可吃,只能靠喝人工调制的香蕉牛奶回味一下当初的美味。
更有甚者,大麦克香蕉的绝迹还导致巴西等国种植业遭遇毁灭性打击,这场灾难其实要对二十世纪后半叶拉美经济的步履蹒跚负一定责任。
在大麦克香蕉被团灭后,育种学家不得不加快寻找可代替的香蕉品种,我们今天吃的华蕉以及粉蕉便是当时作为“替补”上场的香蕉品种。虽然口味比“大麦克”稍差,但香蕉枯萎病菌1号种对这两种香蕉并不致命,可以在被病菌孢子污染后的种植园继续种植,于是人们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不过,由于华蕉和粉蕉同样通过扦插繁殖,因此全球范围内种植的所有华蕉均为同一植物的无性繁殖后代,一旦有新型病菌开始侵染它们,很可能会和大麦克香蕉一样全军覆没。也许有一天,我们可能真的会告别如今还算可口的香蕉,不得不去寻找另一种口味更差但扛过新一轮灾害的“代用品”。如此看来,香蕉似乎在人类的助推下走向了一条“退化之路”:越好吃的香蕉会越先被推广,也越先灭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5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发布预警信息,省气象台于9月5日06时30分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今年第13号台风“玲玲”(强台风级)今天05时中心位于距离台湾省宜兰县东偏南方向约375公里处(北纬23.8度、东经125.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详细]
◆针对性措施解决养殖端问题 ◆龙头带动补栏增养 ◆适时投放储备保障市场均衡供应 备受关注的猪肉价格仍在一路看涨。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我省将严格防疫监管,进一步强化监测排查、消毒灭源、应急处置、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加快推进洗消中心建设。[详细]
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调查项目考古队员在水下搜寻(资料照片)。这是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第一期调查项目出水的一块“定远舰”的铜铭牌(资料照片)。图为停泊在山东威海旅游码头附近的定远纪念舰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定远纪念舰上常设一个关于定远舰历史的...[详细]
“原来我们来济南办理因公出国手续,至少要往返四五次,还要自己跑到北京去送签证、办手续。”让昌邑市外办主任初存强感到实实在在好处的,正是今年7月省外办正式运行的审护签“一站式”服务平台。[详细]
继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召开启动建设暨动员大会之后,9月5日,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又有新动作,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即将正式揭牌。无差别综窗受理,不见面审批等一批简洁高效的政务服务新举措开始实施。[详细]
近日,山东省属国企陆续披露上半年财务报告。在净利润方面,山东重工实现净利润71.6亿元,同比增长18.49%;兖矿集团以36.61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单第二;山东能源集团位居第三,净利润为36.04亿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