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改革是一场革命,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不触及本质就不是真正改革。要抓好改革,就必须紧紧盯住改革的痛点、难点、堵点集中发力。
现在有些地方和部门,一说到改革,方案不少、举措不少,但群众却感受不深,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有的改革没有触及问题本质,没有抓到影响事物发展最根本的东西,“结”没打开,而是在一些非主要的、非内在的、非必然的环节上作不痛不痒的改动、修补,结果解决不了问题,释放不了活力,群众自然就感受不到改革的红利。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种原因是抓改革的人对改革没有认识,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不知道事物的本质规律,抓不到主要矛盾;另一种原因,是虽然认识到了问题,但患得患失,打自己的“小九九”;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事情想明白了,但是组织能力太弱,找不准改革的切入点,形不成改革的合力和攻坚的阵势。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
问题是绕不开躲不过的。特别是改革进入深水区,许多问题解决起来确实有难度,广大党员干部更需要有敢于触及问题本质、解决根本问题的责任担当,更需要一股“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精气神。
●访谈:潍坊市委书记刘曙光——
改革要触及本质打开“结”
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每一项改革往往都涉及到利益调整,尤其是经常触动改革者本身的利益。近年来,潍坊市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主动放权,割自己的肉,解开了一批症结,释放了新发展动能,让群众得到了改革红利。
改革如果不能触及本质,就难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这是潍坊推进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产业专项资金是市长、县长的重要权力,但现实中存在配置效率不高问题,我们率先将3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设立为产业引导基金,交给市场主体滚动运营,累计带动金融、社会资本565亿元,用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把竞争机制引入产业用地分配,由以往市长县长分配土地指标,改为严格按照项目质量打分,按排名分配产业用地指标,形成了鲜明的动能转换导向机制。
尽管我们的改革在不断深化,但对照省委要求,对照发展要求,对照群众期待,差距仍然很大,行政效率不高、运行机制不畅、政务服务不优、信息共享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究其原因,就是有些改革抓不住问题本质,找不到症结所在;找到了问题症结,由于患得患失,不想改、不愿改、不敢改,个别甚至顶着不改;受限于视野狭窄能力不足,找不准切入点,打不开局面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对标先进地区,继续紧紧扭住触及本质打开“结”这个根本,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坚定不移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打破利益固化藩篱,通过政府有序地退与市场有序地进,更多激活市场、让利企业、惠及群众,释放市场活力、激发发展动力。
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问题分析、研究得越透彻,解决起来就越有针对性。
改革进入深水区,许多问题解决起来确实有难度。敷衍了事、上交矛盾、私心作祟,视问题为瘟疫,视解决为畏途,不仅会错失改革良机,还会将问题越拖越大。在各种困难和复杂因素面前,各级各部门必须在认识上保持清醒、在行动上积极应对,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韧劲,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和恒心。
●访谈:省农业厅厅长王金宝——
正视问题不足 加快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要求我们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我们要正视问题和不足,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要义。
从外部看,城乡二元体制机制还没有真正打破,城乡之间的要素不平等交换依然存在,要素进城下乡的双向流动渠道还不畅通,先进要素进不了农村,留不在农村,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还比较普遍。
从内部看,农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数量和质量的不平衡,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比如生产和生态的不平衡,资源短缺与浪费、资源外流与污染两个并存;再比如“统”和“分”的不平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还没有真正实现有机衔接等。
从深层次分析,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每一项都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农业农村改革的内生动力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调整完善农业生产关系依然任重道远。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船大难调头,体量越大、惯性越大。对于山东农业如此大的体量来讲,要在短期内实现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压力很大,必然会经历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任务。这几年,我省粮食连年丰产丰收,近6年都稳定在900亿斤以上。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不能忽视粮食生产,更不能在粮食问题上犯历史性错误、战略性错误。同时,种业是基础中的基础,发展民族种业是国家战略,必须要牢牢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如何做强产业,夯实夯牢农民增收的基础?从我省实际看,实现产业兴旺,就要把保障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益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主要目标,推进农业全面发展、多样化发展、高质量发展。
质量安全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讲,即便只有0.1%的不合格率,乘上我们1亿多吨蔬菜、1700多万吨水果这样一个底数,那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质量安全是一个长期任务,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
农业是固碳产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最强,同时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队”和“主力军”。过去,为了满足老百姓填饱肚子的需求,农业不得不选择了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为此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当下,应坚持“减增消”并重,努力做到新账不再欠,旧账逐步还。
农业竞争力不足的基础性原因,在于农业经营的规模过小,一家一户的小农分散经营仍占据很大比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破解现有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我省在主体培育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和优势,但主体规模小、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前看,要重点解决好如何吸引主体、发展主体和规范主体的问题,发挥好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对山东农村改革而言,如何闯新路、试新招、干实事?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面对新时代、新要求,特别是对标先进省份,我们面临着结构不优化、质量档次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特别是在思想解放和发展理念上,和南方先进省市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落实好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指示精神,我们敢闯敢试敢干的这股子劲头绝不能丢,必须敢闯新路、敢试新招、敢干实事。广大人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当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重头戏,山东应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真正实现有机衔接,构建紧密完善的利益链接机制。
抓改革,要攻克阻碍经济发展的难点。对山东而言,凡是高质量发展推不开、走不动的地方和部门都是难点所在。
当下,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方向已经明确,但有的市县、部门还只是泛泛抓转换,没有找到主攻点,没有地方特色,“上下一般粗”;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省里出台了10条意见,但像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真正能体现革命性、触动利益格局的改革,还没有落实到位。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真分析改不好的原因、改不动的症结,从制约改革发展最突出、从释放发展活力最有效的问题抓起,才能确保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
●访谈:济宁市委书记傅明先——
突破资源依赖
攻克阻碍经济发展难点
济宁既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必须以自我革命、壮士断腕的勇气,突破资源依赖、利益羁绊、体制束缚,全力做好城市转型与文化建设两篇大文章。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产业转型。济宁转型发展虽然取得较大成效,但产业结构偏重、需求动力减弱、创新驱动不强、要素支撑不足的“四大短板”没有根本改变,煤炭“一业独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针对这些短板和问题,必须破除“资源鼎盛不愿转型、资源枯竭无力转型”的魔咒,下好主动转型“先手棋”。近期,济宁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按照“1+5+N”总体布局,实行“一区(一园)一业(或两业)一所(产业研究所)”,形成“一极引领、五区示范、多点突破”格局,加快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引爆区、先行区。着力构建“5+5”产业体系,设立50亿元以上的市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实施“510”企业培育工程,成立十大产业专班集中攻坚。
以开放创新的理念利用好文化资源。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光看传统意义上的有形资源,更要看到无形的资源。传统文化是济宁十分宝贵的无形资源,但是目前还没有挖掘出应有的价值,还没有充分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章。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济宁时的殷殷嘱托,一方面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全力落实“四个讲清楚”的要求,加快推进儒家文化研究阐发和传播交流,努力在世界儒学传播中保持充分话语权;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和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等重大文化项目,全力打造文化发展新高地。
以“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的作风促改革抓落实。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行动。济宁将盯住“放管服”改革难点卡点集中发力,开展“帮基层解难题、帮群众解忧虑、保项目推进”活动,设立营商环境测评体系,建立问题反映直通车。从今年起,连续四年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对重要改革重点项目进行挂图作战,发挥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作用,落实“一线工作法”。
抓改革,要消除群众反映的痛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指出,要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等问题,加大投入,补齐短板。基层群众也反映,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政策衔接不够紧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比较普遍。
针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动大手术”,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实现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访谈: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
紧盯痛点难点
解民忧谋民利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广泛关切,舆论高度关注。我们正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取得新进展。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群众的“痛点”“难点”,就是我们改革的着力点和主攻点。打好这场“减负战”,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内外兼管。“疏”的方面,实施分层教学,规范中小学生作业布置、考试组织,严查严处“非零起点”教学、超纲教学和有偿补课等行为,坚决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禁止义务教育学校实行考试招生;着眼于解决小学生家长“三点半”难题,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主动作为,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满足课后服务需求。“堵”的方面,持续开展校外辅导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建立台账、纳入监管、依法依规,治理规范。“导”的方面,注重家校共育,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消除盲目攀比心理。
择校热,让学区房价格畸高,让家长陷入焦虑,群众意见很大。择校热反映的是教育质量不均衡问题,折射的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企盼,解决的根本在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我们将持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鼓励中小学校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自主特色发展,大力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均衡城乡师资配置,缩小校际、城乡办学差距,推动我省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是群众生活中又一个痛点。我省已出台《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机制,不断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总量。未来三年内全省每年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0所、新增幼儿学位50万个,多措并举以补齐我省学前教育短板。
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实实在在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最终检验改革成果的,是实践和群众评判。深化改革发展,“喊得响”不算“改得好”。我们要把满足群众对教育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做到心中有民、一切为民,实打实地改,实打实地干,拼搏奋进,走在前列。
抓改革,就要疏通影响市场活力的堵点。一谈到山东发展中的问题,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市场机制不畅、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社会创新力不够。政府这只手该出手时不出手,不该出手随意出;市场这只手该出手时出不了、出不好。
这些堵点,堵就堵在一些部门抱着权力不放,不愿动自己的“奶酪”。深化改革,必须向部门利益开刀。要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梳理营商环境问题清单,该合并的合并、该优化的优化,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好”,让群众办事更舒心,让企业办事更方便,充分释放市场的活力。
●访谈:泰安市委书记崔洪刚——
叫响“一次办好”
激发社会活力
结合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通过深入基层和企业走访座谈,我们了解到,当前仍存在办事效率低、审批速度慢、中介少收费高等问题,群众和企业对改革的获得感不够强,还不尽满意。
这些表象的背后,还是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观念保守落后,有的部门、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你急我不急”,宁可少干事也不惹事、不犯错误,有的还抱着部门利益或既得利益不放。为此,我们把问题摆上市委常委会深入研究,明确将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维护群众利益的“关键招”,决定三管齐下,砍好“三板斧”。一是以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为突破口,做到“一章审批”“一窗通办”。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在“应放尽放”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把该放的、能放的权力放出去、放下去,确保放得更彻底、更到位,达到“减无可减、放无可放”。在市县及具备条件的园区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相对集中审批,使审批过程更加标准透明、更加高效便利。二是加快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变“面对面”为“键对键”。实现数据共享、网上办理、24小时办理、不见面审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更好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三是大力推行“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服务模式。在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设立专门的政府服务代办员,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以“店小二”式的贴心代办服务,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
(采写:杨国胜 王川 方垒 吕光社 王桂利 王原 姜言明 统稿:廉卫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适应统计工作转型变革需要的基层统计人才队伍,现就开展首期基层统计人才培育工程选拔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2.按时报送材料,请于2018年7月31日前将推荐工作报告、山东省基层统计人才培育工程入选人员审批表(附件1)、山东省基层统计人才培育工程推荐人选汇总表...[详细]
在烟台一家水果公司,出口美国的苹果经过自动化苹果清洗机。发展现代果园提升苹果品质 “在烟台,很多果农宁愿花50元买个脱毒苗,也不愿意掏2元钱买个普通的苗子,这跟很多地方的果农截然不同。”退休的东明学在北流水村的“沂源红”苹果栽培示范基地担任技术员,探索...[详细]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印发《2018文化产业项目手册》,共收录492个项目,其中山东省入选16项。[详细]
7月2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置”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山东省国土厅厅长李琥在《实施意见》说明中提到,任务之一就是要重点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详细]
新时代实现思想再解放,就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这一理论宝库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找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要求山东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有效进展。[详细]
在这个关键节点,要深入、有序、协调推进我省改革,就必须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重要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跳出一时一地、一部门一行业的局限,实现上下“一盘棋”的整体谋划、协同推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