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 辉
通讯员 刘国贤 李飞 报道
本报乳山讯 2011年12月4日,乳山市内燃机配件厂的供货仓库外,工人们正忙着将气门座和气门导管成品装车,运往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我们的产品占有国内近90%的市场份额,现在路上跑的斯太尔重型汽车每10辆中就有8辆用的是咱们生产的气门座和气门导管。”签着发货单的总经理仇祝鹏自豪地对记者说。
多年前,这家村办企业规模不大,在汽车配件产业中默默无闻。就在同行纷纷转身做起内燃机整机产品时,他们决定放弃整机“大产品”,专攻配套“小零件”。专一和专注成就了气门座和气门导管的“乳山造”。目前,这个“袖珍型”企业不仅在同行业中名声显赫,而且成为问鼎行业桂冠的“隐形冠军”。
在乳山,诸多中小企业不捡西瓜捡芝麻,在市场竞争中攥紧拳头产品,放弃没有竞争力的产品,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的专业化之路,争创行业“隐形冠军”。
“芝麻”不好捡,关键是要手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技术。为此,乳山设立了8000万元的转贷扶持基金、1000万元的科学研合作基金、1200万元的科技专项基金,对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补贴扶持,对企业实施重大科研专项、专利、成果转化等给予奖励,其中与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联盟并收到实效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50万的奖励扶持。近年来,乳山市每年累计完成技改研发投入200多亿元,完成鉴定科技成果30余项,拥有专利技术187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6.8亿元,每年发放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品牌运作等各类奖金达1200多万元。
手握核心技术,乳山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在同行中一骑绝尘。乳山市佰德信新材料公司研发的汽车用尾气净化处理催化剂载体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是目前国内唯一达到欧4、欧5、欧6标准的高科技企业,3年后生产能力将达4800吨,占领全球市场15%的份额。双连制动材料有限公司在政策的激励下,先后投资2800多万元不断加强生产设备及设施改造,自主创新研发的特种陶瓷纤维摩擦材料刹车片,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世界级汽车主机厂零部件配套供应链,开启了中国摩擦材料企业进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主机配套(OEM)市场先河,产品75%以上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芝麻”多了也飘香。乳山市的100多家中小企业在整个产业中不显山露水,但在各自行业中却有着举足轻重地位,正是这些“隐形冠军”推动着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始终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幅,撑起了乳山传统工业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