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旭日 报道 12月22日早晨,开往青岛大学路小学的校车即将到达学校,学生们欢呼起来。 |
今秋以来,教育部在全国6个地区启动校车试点,虽然不在试点之列,青岛也开始了探索运营,但校车普及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价格堪比奥迪A6的专业校车,谁来买?谁来养?
孩子喜欢 家长放心
12月22日,青岛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
早上6:55,天刚刚亮,青岛大学路小学的刘艺桥就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离家不远的站点等候乘车。此时,这辆被她形象地称为“大鼻子”的专业校车,正在司机张宝卿的驾驶下稳步行驶。10分钟后,刘艺桥和妈妈挥手告别,熟练地打卡、上车。
“和妈妈开车送我相比,我还是喜欢坐校车。”能够乘坐青岛市第一批“大鼻子”校车上学,韩旭给出的理由是:“有人玩,还能交朋友。”
这条校车路线穿越青岛市区繁华地段。每到一个站点,接上孩子,护导员李莉都会在乘车名单上打上勾。
尽管路权保障仍有待加强,“大鼻子”的安全性能还是吸引了众多家长。这款校车由宇通公司仿制美式校车生产,车体为醒目黄色,因为采用全钢结构,防撞能力强。
7:35,“大鼻子”抵达大学路小学,学生们在护导员的看护下鱼贯而下。此时,盯着监视平台的青岛交运集团温馨巴士有限公司校车分公司经理杨杰松了一口气。通过这一后台系统,他可以监控包括这辆车在内的所有“大鼻子”的运营情况,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和跟踪,对车辆的错误行驶情况发出纠正指令。
款式新潮、安全性好的“大鼻子”驶上青岛街头,始于今年9月22日。当天,青岛交运集团温馨巴士有限公司启动专业校车试点,正式开通10条校车线路。此后,“大鼻子”又相继开进市北区、四方区的两所中学。截至目前,青岛已有15辆“大鼻子”投入使用,每天可接送接近700名中小学生上学放学。乘坐校车支付的成本是——试点阶段,每生每天10元,每月接送22天,共计220元。
试点亏损 资金愁人
在青岛交运集团的规划中,校车普及是一项长期计划,不仅成立了校车运营公司,还制定了长达百页的校车运营方案。
“尽社会责任”——这是青岛交运集团温馨巴士有限公司总经理曲国庆解释公司之所以推动校车普及的主要原因。
“一辆‘大鼻子’拉40多个孩子,代替了40多辆私家车,减少了多少二氧化碳排放!”曲国庆说,大量私家车接送学生,不仅造成了中小学周边路段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情况突出,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在安全方面还存在隐患。
青岛市教育局调查数据显示,青岛现有接送学生车辆(5人以上)1216辆,接送约4.5万名学生上下学。其中,政府统购85辆,占7%;政府租赁333辆,占27%;校(园)自购84辆,占7%;校(园)租赁163辆,占14%;企业、个人以及家长自发组织的运营车辆551辆,占45%。
在曲国庆看来,已有校车由于并非专业客运企业持有、运营,多数缺乏营运资格、管理经验,容易滋生安全隐患。
12月12日,青岛市教育局联合交通委、公安局等召开运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座谈会。会议期间,青岛交运集团透露了校车项目发展计划。明年,在青岛市区投入100辆校车,“十二五”期间,校车数量达到2000辆,其中1500辆用于农村市场。
但令曲国庆发愁的是,试点阶段,“大鼻子”亏损经营。
曲国庆算了一笔账:收费方面,每生每月220元,以每辆车核载50人、一年运行10个月计算,一辆校车一年的收入不过11万元;成本方面,按一年运行10个月计算,一辆车最低费用在17万元左右,其中,折旧费4000多元/月,工资支出(1名驾驶员、1名护导员,以及后勤管理人员)约7000元/月,燃油约3600元/月,保险约2300元/月。
曲国庆坦承,公司采购的专业校车由宇通公司生产,办齐了要40多万元,按照明年上路200部计算,光车辆采购就得8000多万元。如果再算上运营成本,公司资金压力更大。
收费高了 难以普及
高成本自然导致高价格。不少学生家长希望,“大鼻子”能够降低价格。由于收费较高,刚刚开通的青岛实验二中线路,原本报名的600多人中,最终只有100多人乘车。
除了新开路线、运营安全,曲国庆关注最多的还有如何为校车推广“找钱”。
曲国庆表示,要想长远发展,校车项目必须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营,规范管理”。前期试点,可由企业自筹资金购买车辆投入运营,但因校车是高投入、低回报、高风险项目,随着规模扩大,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是校车企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青岛市教育局安保处处长孙建国表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规范管理”的原则,青岛市教育局计划参考市区做法,由青岛交运集团牵头成立专门公司,在农村地区运营校车。
相比城市,农村校车条件更差,也更需要专业校车。可在市区已被认为不便宜的“大鼻子”校车,如何让农村家庭承受得起呢?
青岛交运集团平度分公司总经理侯明亮介绍,为了让农村家庭负担得起,设想由平度市政府、学校所在地镇政府以及学生三方来共同承担乘车费用。在车型选择上,针对乡镇路况狭窄等特点,计划使用35座左右的“小鼻子”校车,车辆的样式、结构、性能和“大鼻子”一样。
“专业校车的普及,一定得解决高收费问题,要不然只能是个别学校拥有。”青岛市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从世界经验来看,专业校车作为一项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大都有政府的财政补贴,有的补贴给企业,有的补贴给学生。与学校自购校车相比,青岛正在探索的“专业公司运营、政府补贴”模式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校车运营的主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