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钱老把戏一周上演12次 警方提醒莫贪小便宜

2012-02-22 09:46:00    作者:陶相银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游戏账号 钓鱼网站 谷歌 高司机 受害人
[提要] 12日至19日,环翠区共发生诈骗类案件12起,而这些骗局均是冒充军人采购、网上卖车、无抵押贷款、QQ好友借钱、捡钱平分、祛病消灾等老套骗术。16日和17日,各发生一起冒充军人采购的骗局,受害人急于做成一笔“短期暴利”的生意,盲目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共被骗2.11万元。

  12日至19日,环翠区共发生诈骗类案件12起,而这些骗局均是冒充军人采购、网上卖车、无抵押贷款、QQ好友借钱、捡钱平分、祛病消灾等老套骗术。
  警方提醒市民,在网络中交易,切勿轻易付订金、预付款,不要相信无抵押贷款、花钱买平安、捡钱平分等“好事”,若有好友在网上借钱,一定要仔细核实。
诈骗案例 没见面就付了5.2万元购车款
  17日,荣成张先生从赶集网上看到一辆二手奥迪轿车,仅售6万元。他拨通了“车主王总”的电话,这名操南方口音的“王总”称19日就可把车开到威海,跟张先生交易。双方讨价还价,最终商定交易价为5.2万元。
  19日中午,张先生接到一南方口音男子的电话,对方自称姓高,是“王总”派来送车的司机,已经到了威海市区某酒店。张先生赶紧带着妻子和几名亲属赶到威海,“高司机”却要求只能有张先生一人去看车,其他亲友到银行等待,待张先生验完车后立即汇款。同时,“高司机”以方便联系为由,还要走了张先生妻子刘女士的手机号码。
  “高司机”将验车地点换了两次后,张先生最终独自赶到了高区一家酒店停车场,“高司机”让他先关掉手机等一会儿。十几分钟后,张先生感觉有些不对,赶紧开机给妻子打电话,却被妻子告知,已经把5.2万元汇出了。
  原来,就在高先生关机的时间内,刘女士接到了“高司机”的电话,但来电号码却是张先生的号码,“高司机”称张先生已经验完车,让她赶紧汇款。刘女士毫不怀疑,分数次将5.2万元汇入对方指定账户内。这时,任由张先生拨打对方电话,却再也无人接听。
  无独有偶,来自荣成的林先生也于19日上午,被不法分子以同样的手段骗走了1.3万元。
民警分析 骗子根本没来威海
  城里派出所民警介绍说,这两起网络卖车骗局中,不法分子利用了买家贪便宜的心理,而刘女士之所以能接到“张先生”的电话,是因为不法分子使用了改号软件。
  “开了3年的奥迪车只卖5.2万元,这是不可能的事。不法分子为了诱导受害人上当,会编造各种理由,比如说是走私车、黑车,受害人若不贪这个便宜就不会上当。”
  经民警查证,“王总”使用的“15122709718”号码归属地为天津,“高司机”使用的电话归属地为浙江省丽水市。
  记者在百度搜索栏中键入“15122709718”,检索出来的信息五花八门,这一电话号码出现在丹东、珠海、六盘山、石家庄、上海等几十个城市的售车信息里,均称出售低价走私车,有的还甚至叫卖美容产品、麻黄素,联系人又变成了“李君”、“李哥”。
  此类骗局中,不法分子都是在异地通过电话远程操控。为了取信于受害人,他们会自称在某酒店,继而又到另一家酒店,甚至还会用威海的座机给受害人打电话,让受害人觉得对方的确在威海。但这些手段很简单,通过百度地图或谷歌地图,每个城市的主要建筑名都能看到;通过改号软件,任意城市的座机号码也可以显示出来。应对改号软件也很简单,只需回拨电话,骗局就不攻自破。
延伸调查 老套骗局近期频发
  就目前的发案情况看,网上售车诈骗案例并不多,最多的是与这一骗局相似的小额贷款、无抵押贷款骗局。贷款骗局的广告不仅出现在网络里,还出现在街头、宣传单、DM广告单,甚至出现在可信度较高的报纸分类信息里。
  16日,一威海市民在某网上看到一则无抵押贷款信息,在与对方取得联系后,被对方以收取手续费、押金、风险金、关系费为由,多次要求受害人汇款,共达2.2万元。
  据民警分析,许多受害人嫌银行的手续繁琐,或达不到银行小额贷款、无抵押贷款的规定,便想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一笔钱,结果一步步地落入圈套。实际上只有贷款、房贷双方当面签署的协议才有法律效力,发放贷款不可能像骗子声称的那样可以通过传真签协议,通过交几千元押金就可以贷款几万元。
  近期,市区还发生三起网络中的诈骗。15日,一男市民在网络中出售自己的游戏账号时,“网站”称其账号已被冻结,需要向账户内汇款方可重新启用。这名市民为了挽救游戏账号,向“网站”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1万元。
  15日,另一女市民在网上聊天时,其一好友通过QQ向她借钱。这名女市民给“好友”汇款1万元后,才得知好友从未向她借钱。19日,一青年在网上求职,被对方骗走手续费500元。
  民警提醒说,在网上交易时一定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千万不要直接向对方账户里打款。为了避免误入‘钓鱼网站’,一定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的链接网址。而识破好友网上借钱的骗局更简单,只需打一个电话核实一下即可。
  16日和17日,各发生一起冒充军人采购的骗局,受害人急于做成一笔“短期暴利”的生意,盲目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共被骗2.11万元。另有两名市民分别被捡钱平分、祛病消灾骗局骗走2000余元和手机、6000余元和金首饰一宗。此外,近期还发生不法中介收取中介费、上门为孤寡老人办证两起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分别为200元、300元。

王晓亮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