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2 14:27:00 我要评论
刘守龙 来源:齐鲁晚报
在大学城大一新生正在接受军训。日照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军训服,但是如何处置成了难题。 本报记者 冷炳豪 摄
日照各大高校大一新生的军训已经基本宣告结束,陪伴他们20余天,曾经让他们新鲜的军训服如今却成为一个处理难题。21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军训服款式比较落后,质量也差,大多数学生选择扔掉。而缺少正确的处理途径也是军训服沦为一次性服装的重要原因。
文/本报记者 刘守龙
款式旧、布料差军训服成一次性服装
“也许会留作纪念品吧。”21日,在曲阜师范大学大一新生小苗同学说,她们在17日就结束了军训,“军训服又肥又大,质量一般,尤其是塑胶鞋子很难看,很多同学已经扔掉了。”对于军训服如何处理小苗说,“觉得军训服不时尚、材质差,女孩子平常穿会很没面子。”
记者了解到,一套军训服装包括外套、裤子、鞋子、腰带等,价格普遍在90元左右,由于价格不算高,所以很多学生就对服装的处理没有认真对待,甚至有不少学生军训一结束就将服装塞进垃圾箱。
大一新生想把军训服留作纪念品,大四学生想法如何?“我们在大一军训结束后也曾想把军训服留作纪念品,但到四年后能保存完整的人很少。”曲阜师范大学大四学生牛兆鑫说,从往年看,在军训结束一两个月后,很多同学就把军训服扔掉了。
“能保留军训服的人很少,就算保留的也压在箱底,从来不穿。”牛兆鑫介绍,有的同学干脆把衣服撕了当抹布用。“时间长了,军训时的热情也就淡了,穿起来也不好看,放着还占地方。”
“我的衣服已经带回家了。”也有学生告诉记者,军训结束后,她就把衣服带回家了。“扔了怪可惜的,这一套要90块钱呢。”她说,学生顾忌形象军训穿完后以后很少会穿,父母一般不嫌弃,在家干活的时候穿着还方便,所以就把军训服带回家。
没人收、没人管如何处置成难题
记者了解到,军训服难逃压箱底、变抹布、进垃圾箱的命运除了与服装本身设计、学生观念有关外,军训服缺少捐赠、转让渠道也是军训服沦为一次性服装的重要原因。
据曲阜师范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工作人员反映,学校一般不参与学生军训服装的处理,“军训服属于学生自己的财物,怎么处置由学
生自己决定,学校也不方便介入。”曲阜师范大学工作人员说。
另一方面,军训服在社会上也缺少关注,学校里没有社团或学生会组织把闲置的军训服收集起来,捐给需要的人,甚至连收购军训服的商贩也没有。军训服捐不出去,也卖不出去,很多大学生选择一扔了之。
大学城东升园门卫刘先生在大学城工作已经有四五年时间,据他介绍,每年军训结束后,垃圾箱就会被军训服塞满,“最后只能被收垃圾的捡走。”刘先生说。
东升园一位宿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每年军训结束,我们都要处理大量的军训服装,衣服不值钱,自己留着也没用,只能交给收垃圾的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