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2 14:25:00 我要评论
刘守龙 来源:齐鲁晚报
17日,在两城镇一家生猪交易中心,一批生猪即将上市。 本报记者 刘守龙 摄
本报记者 刘守龙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造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饲料价格上涨,疫情严重、自繁自养模式等三个原因。
◇原因—饲料价格涨四成
养一头猪光饲料钱就得近千元,加上人工、场地、防疫、水电等也得600元,一头猪的成本价总共是1600元,一头猪能挣300元-400元。“玉米是猪的主要饲料,今年价格涨得最厉害。”闫玉华说,去年玉米的价格是9毛多一斤,今年玉米的价格已经达到1.39元,每斤涨了4毛钱,增幅较大。
人工费也涨了,闫玉华说,很多村民都不养猪就是因为现在打工挣钱也不少,养猪有时候不挣钱还要搭进两个人,养猪还不如打工。“去年养猪雇佣一个工人得五十块钱一天,今年工资都涨到了一百元。”他说,饲料、人工费用的增长成为肉价上涨的主要推手。
“8块钱是生猪的底价。”闫玉华说,低于8块钱,他养猪就会赔钱,“养猪的成本价是1600元,一头猪按200斤算,生猪每斤就得8块钱。”他说,除了饲料、人工等费用,小猪因染病死亡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原因二疫情突出愁坏猪农
“疫情决定行情。”两城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夏培民认为,今年猪肉价格一直高居不下与疫情重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作为生猪供应重地的东北三省受病疫影响产量降低,影响了生猪供应情况,猪肉紧缺、肉价高涨。
“开春时,养的小猪仔病死很多,一头猪能产十几个崽,能活十个就不错了。”养猪户闫玉华说,病疫让他现在生猪供应量提不上去。他说,现在猪圈里已经没有能卖的猪了,中秋节能卖的都卖了,等下次出栏还得两个月时间。
“猪养在很小的猪圈里,不能走动,只管吃饭,免疫力降低了,很容易染病。”夏培民说,养猪规模化是趋势,但是这也降低了生猪的病疫抵抗力,稍微有点疾病,生猪就会死亡,甚至感染同栏的猪。“现在天气逐渐变冷,猪染病的概率又会增加,不少养猪户可能要面对减产的风险,夏培民认为,从中秋节开始到年底猪肉的需求量只会更大,猪肉价格在节日期间可能还会涨。
◇原因三自繁自养致供应滞后
闫玉华认为,日照养猪户还是沿用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养猪户依赖自己养的母猪繁殖猪仔,养大后出栏,而不是选择引进小猪仔直接喂养。自繁自养生产模式决定了生猪的供应量在短期内很难提上去,生猪供应相对市场有一定延迟性。
养猪户沿用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不愿用小猪仔补栏也有他们的苦衷。今年养猪行情好,养猪户都将小猪仔留下喂养,本地小猪仔供应商几乎没有,能买到的猪仔多数是江苏等地的外地猪。
受生存环境差异和日照养殖技术条件限制的影响,在新的环境小猪仔存活率低,经常出现病死现象。另外,肉价上涨也拉动了猪仔价格,现在一头20斤左右猪仔的价格已经不低于400元,比去年价格翻了近一番。养猪户担心在高价买进猪仔后猪肉价格会下跌,所以不敢贸然引进。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