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

聊城第二批市级非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布

2011-07-12 14:29:00    作者:秦臻 李永霞   来源:聊城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鸳鸯饼 传承和发展 遗产项目
[提要] 为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今年5月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开展了聊城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和评审工作。

  本网讯 为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今年5月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开展了聊城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和评审工作。
  7月初,市文广新局组织了专家评审委员会,分别对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推荐申报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资料进行了认真研究,根据传承人掌握技能实际情况、代表性、传承能力等,分门别类逐项进行了认真评审和认定,确定了聊城杂技代表性传承人王峰、茌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尹秀凤等37人为聊城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7位传承人中,东昌府区9人,冠县7人,阳谷县5人,茌平县5人,临清市4人,莘县4人,市直2人,高唐1人。其中,年纪最大的为东昌府区田庙查拳代表性传承人高步阁,今年78岁,年龄最小的为莘县古城镇鸳鸯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崔增,今年28岁。
  另外,全国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和模范共产党员、十佳文艺工作者,知名艺术家王子华先生当选临清时调代表性传承人。1977年由刘文福作词、王子华、介清作曲的临清时调《大山娶亲》,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对台湾广播的专门节目。时至今日,年逾七旬的他,仍然活跃在文艺创作第一线,为我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默默耕耘。
  我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个个身怀绝技,水平高超,专于传习,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七个类别中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传承和发扬。
  (秦臻 李永霞)

王云峰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