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7 07:14:00 我要评论
陈灏、赵仁伟 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山东频道6月11日电题:高考与素质教育能否“兼容”?
新华社记者陈灏、赵仁伟
山东省自2008年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一时领全国风气之先。3年过去了,山东教改之后的首批高中生“遭遇”高考。记者调查发现,在高考指挥棒面前,许多旨在减轻学生负担、提升综合素质的教改措施显得苍白无力,苦学、焦虑、压力仍然是考生和家长的真实状态,所谓“素质高考”俨然一个“美丽画饼”。
高中生减负背后的无奈
切实减轻高中学生过重学习负担,是山东省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山东规定,严格控制高中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学生自习时间不得分配到学科,不得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仅2010年,山东省9所高中因为违规办学而受到教育部门的处分。
既然这样,高中生的负担真的减轻了吗?对于这一问题,不少学生家长却是无奈地一笑。一些考生家长告诉记者,学校取消晚自习和周末补课之后,学生表面上是轻松了,但是多出来的休息时间却被作业和培训班所占据,并没有因此而减轻负担和压力。
“不上晚自习,周末不补课,老师是轻松了,但是却苦了孩子和家长。”7日,在山东省实验中学的考场外,正在等待女儿考完试的济南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孩子上高中之后确实没有再上晚自习,但是孩子的负担并没有减轻。据王先生介绍,女儿就读于济南市一所知名高中,平时模拟考试的成绩一直都在“一本”线以上。即便如此,她每天的作业仍旧要做到晚上11点以后,有时还要熬到一两点,而第二天早上6点还得起床上学,休息时间根本没法保证。
即便是周末,学生也不能轻松。考生家长王祥的孩子有几门功课平时成绩不是很理想,于是利用周末的时间报了数学、物理、化学三个补习班,每个周末要用一天半的时间到补习班上课,平时几乎都没有自己的时间。“光高三一年,上补习班就花了我们两三万元钱。但是为了让他能考好,我们也没别的办法。”王祥说。
抱怨的不光是家长。记者在青岛采访时,一位高中校长说,省里统一规定高中生起床时间不得早于6:30,这显然太晚了,夏天天亮得很早,大好的学习时间被浪费了。“社会上都盯着学校的高考成绩,学生也都愿意早起学习,教育部门却对学生作息时间一刀切,这不是很可笑吗?”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