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菏泽

菏泽: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

2012-01-08 03:48:00    作者:本报记者 石奇亭  本报通讯员 陈新振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相继作出“东西帮扶”“突破菏泽”等一系列加快菏泽发展的战略部署,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发展新活力。去年,又把“将菏泽打造成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列入省“十二五”规划。
  □ 本报记者 石奇亭 
    本报通讯员 陈新振

  这是一片经济一度相对落后的沃土,如今迸发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激情。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相继作出“东西帮扶”“突破菏泽”等一系列加快菏泽发展的战略部署,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发展新活力。去年,又把“将菏泽打造成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列入省“十二五”规划。
  菏泽,踏上蓄势奋进新征程。
    外力激活内力
  数据显示,实施“突破菏泽”战略8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3.9倍,达到1440亿元,年均增速1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19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260亿元,增长了18.2倍,年均增长44.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6倍,达到111.5亿元,年均增长27.5%。
  为了让菏泽提速,1998年12月,省委、省政府提出东西结合、加快菏泽地区发展。2003年底,省里又作出“突破菏泽”重大决策,在交通、能源补贴、人才补助等方面给菏泽6条特殊政策。8省直部门、8经济强市、8经济强县和10大企业,结对帮扶菏泽8个县。2008年4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到菏泽调研,强调创新帮扶机制,打造区域科学发展高地。
  市委书记赵润田说,菏泽人永远不能忘记,帮扶单位视菏泽发展为己任,主要领导实地调查研究,引项目,给资金、送政策,选派干部挂职交流。8个省直部门帮扶结对县15.2亿元,其中无偿资金10.2亿元。省国土资源、水利、环保、科技等厅局,驻济金融机构纷纷响应省委号召,为菏泽发展大开绿灯。8经济强市讲政治、顾大局,力推东企西进,帮助招商引资。投资13.3亿元,援建8个工业园区。这些园区实际引进项目19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
  借助外力,激活内力。“突破菏泽”的8年,是菏泽上下负重奋进、埋头苦干的8年。从2003年至2008年,菏泽的GDP和财政收入分别提高3.9倍和6倍,经济步入上行,初步实现良性循环。2008年至今短短4年,菏泽进入快速跨越发展新阶段,地方财政收入在省内前移了3个位次,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城市化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
  财政改善,民生第一。2004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901元增加到164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212元增加到6685元;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均月工资从1200元增加到3285元,县区从605元增加到2059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4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2007年的每人每年700元提高到1400元。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480万人,改造农村危房10.3万户,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71亿元,为5万多户城镇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
    招大商招好商
  过去每有客人来菏泽参观考察,热情的菏泽人总想把光鲜一面示人,然而次数多了也就有了规律。看完发电厂看酒厂,然后到五里墩参观克隆牛。而现在,想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到牡丹区看医药化工产业集群;想看石油化工基地,到东明、到菏泽开发区;想看煤电化基地,就到郓城、巨野……过去投资亿元的属大个头,现在有了投资十亿、百亿元的大项目。
  如此变化,全靠“考核”。市里以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煤电化工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和文化旅游产业等“五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年计划、月调度、季观摩”,量化考核,并以此作为县区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进退依据。
  招大商、招好商。全市500多个招商小组常年活动在长三角、珠三角、闽浙等地区。华润电力、舜亦新能源、宇泰光电、铁雄新沙、富海能源、巨润建材、金正大国际、洋丰复合肥等大个头项目落户菏泽。
  考察菏泽工业发展,改善发展环境是贯彻始终的主线。步长集团是家外来企业,当年兼并菏泽制药厂看中的只是一个药号,目前已将集团国内三分之二的企业迁至菏泽。据企业负责人刘鲁湘介绍,步长从“小不点”到“巨人”,源自各级职能部门“保姆式”的服务。下属的山东神州制药项目从动议到施工,不到两个月办妥全部手续。2010年,步长稳居全国中药企业之首,跻身全国制药百强前八。去年,集团菏泽主营业务收入高达75亿元,纳税10亿元,增幅高达45%。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上海医药、美国辉瑞、海王药业等国内外著名医药企业纷至沓来,相继落户高新区。去年,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达170亿元,高新技术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80%以上,成为全市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后发优势凸显
  出菏泽东不远,但见天地间奔来两条钢铁巨龙,“京九”“新石”“十”字交会后向远方延伸;日东、日南、济广高速,与在建的德商、东新等8条高速公路在菏泽大地上写下大大的“米”字;新疏浚的洙水河航道,贯通京杭大运河通江达海;6条国道、14条省道纵贯南北、连通东西。菏泽成为交通中心枢纽城市。
  一条管道连接着东明与大海,这是日照港—东明千万吨级原油输送管道。2010年7月,东明石化与中石油签订合资框架协议,一直喊“饿”的东明石化忙着大上炼化能力。目前,投资23亿元的原油输送管道工程全线贯通。投资120亿元的300万吨重质油综合利用项目今年10月投产。达产后,东明石化原油加工能力将达12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炼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千亿。
  乌金滚滚从八百多米地下奔涌而出,进入发电厂、进入煤化企业。全市9县区8个有煤,蕴藏面积39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81亿吨。全市规划建设的8对矿井中,彭庄、龙堌、赵楼、郭屯等四矿井相继投产,万福、郓城、张集、陈蛮庄等煤矿正紧张施工。去年,全市原煤产量达到1250万吨,实现利税64.8亿元。
  更可喜的是,煤化产业链、石化产业链正向下延伸。在石油化工方面。以东明石化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建设以原油加工为基础,以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为主体的石化基地。去年,全市规模以上石化企业达到23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0亿元。在煤电化工方面。依托铁雄新沙、洪达化工、富海化工、聚隆能源等骨干企业,大做煤焦化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文章,到2015年可形成4000万吨煤炭、1500万吨焦化及1500万吨化工衍生品产能;依托华润电力、大唐天然焦发电、赵楼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加快电源项目建设,到2015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在此基础上,形成市开发区、巨野、郓城等三煤化园区。
  战略新兴产业迈出矫健步伐。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培育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业,去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0亿元。由此,菏泽在鲁苏豫皖交界9市中,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前列,GDP、地方财政收入跃居前二。
  菏泽,发展势头正劲。
解西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