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州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电子桩考半数考生未过关

2011-07-29 13:11:00    作者:王金强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暑假是传统的扎堆考驾照的时候,很多教师和学生急于在暑期长假里迅速拿到驾驶证。不过电子桩考实行后,不少考生因为不适应电子考试的“杠杠太硬”,往往事与愿违,欲速不达。7月28日,记者来到德州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心汇一考场,与这些“电子考官”亲密接触,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


考生的一举一动,在电脑前都一览无余。本报记者 王金强 摄

    本报记者 王金强

    暑假是传统的扎堆考驾照的时候,很多教师和学生急于在暑期长假里迅速拿到驾驶证。不过电子桩考实行后,不少考生因为不适应电子考试的“杠杠太硬”,往往事与愿违,欲速不达。7月28日,记者来到德州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心汇一考场,与这些“电子考官”亲密接触,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

    考生急于暑期拿证,每天有数百人待考

    大学生徐龙这个暑假回家练习驾考,他想赶在暑假结束前把驾驶证拿到手。德州市一所高中的小张说,暑假放假前他忙于竞争上岗,周末也抽不出空,好不容易放假了,想抽空学车拿证。

    7月28日,在德州市华晨驾校练车场内,学车的学员中多了许多年轻面孔。德州市德安驾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暑期档中,“学生族”报名的很多,如果现在想学车要排到一个月之后了。

    记者走访德州市各大驾校了解到,很多教师和学生都纷纷加入暑期档“驾考族”,急于在放假期间通过考试拿到驾驶证。在德州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心汇一考场,考生小王顶着烈日在考场的栅栏外观看,“同学今天考试,我提前过来看看,确保我考试的时候一次通过。”小王说,他在今年暑假和同学一起报了名。

    德州市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中心汇一考场考官刘新军告诉记者,暑假急于拿证的考生扎堆,最多的时候每天有近800名考生参考,少的时候每天也有四五百名考生来这里考试。

    电子桩考“铁面无私”,不到半数考生过关

    7月28日上午10时许,记者随交警支队监考科科长许云阁进入桩考场地。只听见场地里的语音系统不停地提示考生,按照步骤参加考试,考场内一片繁忙。

    根据语音系统提示,陵县考生刘女士将考试车开回起点,一脸郁闷地开门下车。“电子考试好难啊,我还没有倒进去就被判定不合格了,重新考又得等好几天。”刘女士说。跟刘女士一样,考生马先生也觉得“电子考官”“铁面无私”,“我都考了三次了,我看着是没压线的,却被提示压线不合格”,马先生说,现在他一考试就有点打怵。

    “终于考过了,手都出汗了。”考生党高勇一脸兴奋,他告诉记者,倒车移库这一项,他小心翼翼,开车的速度几乎是以厘米往前推进的。“我们第一次入库都找不准方向,经过适应以后,大伙儿通过电子桩考都不成问题,但对于学员来说,电子桩考还是有点难度。”一位驾校教练告诉记者。

    中午12点15分,记者来到汇一考场监考办公室,工作人员经过电脑统计,当日上午,共有183名考生参加小车桩考,只有92人顺利过关,有116人参加场地考试,只有41人过关。

    很多考生不太适应,但也并非高不可攀

    电子桩考施行半年多以来,很多考生不适应,觉得太难。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称,每次考试都要艰难地排队等待、忐忑不安地参加考前练车、跌跌撞撞地进行考试。这位网友的经历引来不少网友跟帖,他们纷纷“晒”自己考驾照时漫长等待的经历,并期望后来人能少走弯路。

    电子桩考真的有那么难吗?德州交警支队监考科科长许云阁告诉记者,由于驾考市场需求的持续火爆,很多驾校急功近利开分校,但场地建设不能及时跟上,不符合桩考的要求,考生一上来就面对“电子考官”,难以通过是很自然的事情。

    “举个例子说吧,考生考试时如果有人闯入,他的成绩就得作废。”许云阁说,这些“电子考官”可谓铁面无私,电子桩考几乎杜绝了作弊行为。电子桩考系统有语音提示,进入桩考的学员按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学员如果在考试中失败,语音系统会立即让学员结束考试,并指出失败原因,学员若顺利通过考试,语音系统现场即可告知。

    许云阁告诉记者,电子桩考主要考察学员驾车规范,整体难度可能比以前大一些,比如说稍微碰杆、车身出线现在都会被判为不及格。他说,难度大一些实质是为了学员能掌握过硬的驾驶技术,不过电子桩考也不会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高不可攀,考生只要勤练习,掌握过硬的驾驶技术,肯定能顺利通过。

解西伟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