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1 11:41:00 我要评论
来源:鲁北晚报被猫抓伤
需打疫苗
据了解,在发情期的猫,性情不稳定,极易出现伤人情况,小区内流浪猫的不断增多更是给居民带来了安全隐患。那么,若不小心被猫抓伤之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王院长告诉记者,被猫抓伤之后,应该立即用肥皂水进行清洗或用碘酒进行消毒,“时间应不低于20分钟”;然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到医院或卫生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为安全起见还要打破伤风疫苗)。同时,猫的性情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温和的,建议市民不要轻易去惹怒它们。
半夜猫叫 居民难入眠
8月30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该小区见到了陈女士。“这里的猫太多了,光我知道的成年猫就有大约七八只。”陈女士对记者说。据她讲,这些猫全是没有主人的流浪猫,经常在院子里窜来窜去,饿了就到小区的垃圾桶里翻找垃圾吃。晚上的猫叫声此起彼伏,吵的人睡不着觉。由于是白天,记者在小区内并没有发现猫的踪迹。
8月30日晚上8点整,记者再次来到该小区。在该小区西侧的一垃圾投放点,记者确实发现有一只猫正蹲在垃圾桶旁,还有两三只正在垃圾桶里找食吃,而这些猫见有陌生人过来却一点都没有要离开的样子,完全不害怕。据在小区内乘凉的几位老大妈讲,这些猫确实都是流浪猫,“晚上到了深夜10点或11点以后,正是这些流浪猫活动最为频繁的时候”。据居民们反映,小区里的流浪猫自去年就有了,然而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猫的数量“现在越来越多,有的母猫还生了好几窝小猫”,这些都导致现在小区里出现了“猫患”。陈女士说,他们也曾联系过小区物业,小区物业也曾试图捉住一些猫,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据家住黄河四路市教育局小区内的刘大爷反应,该小区中也有流浪猫出没,晚上的猫叫声“经常吵得休息不好”。此外,在黄河五路与渤海九路交叉口附近的彭李小区、黄河五路的环保小区以及电业局小区等,居民反映也都有流浪猫出现。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流浪猫的存在几乎已经成为各个小区较为普遍的现象。
繁殖能力强 流浪猫成患
这么多的流浪猫究竟是怎么出现的呢?它们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
据滨州市宠物医院院长王强介绍,这些流浪猫的出现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有的年轻人养了一段时间后因各种原因就不再想养了,而又没有地方送,只好把猫放逐在外;还有的就是部分市民在搬家时,往往把猫抛弃了,这些猫就由家养的猫变成无家可归的“野猫”。王强说:“也有一些爱心人会把流浪猫送到宠物医院来,我们一般会对这些流浪猫进行检查,有病的猫我们会进行医治,以及注射疫苗。”而据了解,目前对于饲养宠物猫,现有法律条文中尚没有相关规定,也无需办理证件,这也导致居民养起猫来比较随意。
王强介绍,猫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一只成年母猫一年中能产3—6窝,根据品种不同,每窝的产仔数量在3—5个不等,有的甚至更多。如此一来,若任其繁殖的话,一年中一只雌猫几乎能生产30只以上的小猫。而对于流浪猫而言,由于无人管理,猫的生育和繁殖也就放任自流,数量不断增加。
猫也应做好“计划生育”
记者了解到,猫的繁育能力这么强,导致流浪猫数量不断增多。若要控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做好猫的“计划生育”工作,对猫做手术,进行节育,则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对猫进行节育手术,能有效降低流浪猫的数量。对于流浪猫,“一般在小区里经常喂养它们的人,接触它们的机会要大一些,这样实施起来更有可能性”,王强院长告诉记者。但是“猫的数量毕竟很多,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而加强市民的公共意识,养猫之前想好了是不是确实喜欢它们,是否有能力饲养,同时做好宠物的管理工作,也是控制流浪猫增多的重要环节。而对于对猫实施节育手术,其实也是出于对猫的一种关爱。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