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福录
本报通讯员 张宝国 史春浩
滨州市文化中心是滨州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最引人注目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规模7万平方米,投资7亿多元。4月5日,记者到这里采访时看到,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预计11月上旬竣工并投入使用。
滨州市把文化事业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建设并重的战略高度,不断创新机制,搭建文化发展新平台,提高了效率,激发了活力,被评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市。
把文化工作列入各级党政考核体系,成为“一把手”工程,滨州市各级各部门通过多元化融资机制,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公共文化建设。到2010年,滨州市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0个,农村文化大院3371个,实现了全覆盖。建立并完善了省市县三级资金投入联动制度,每个列入投入规划的乡镇一次性配套9万元设备。目前,滨州市现有常年活动且有一定规模的农村文化大院3100多个。
细心的滨州市民发现:每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滨州市京剧团、吕剧团的演员都会穿上戏装,挂上胡子,唱起《借东风》《姊妹易嫁》;每到旭日东升,云开雾散,还是这些演员,又在庆典仪式上敲起锣鼓,舞起狮子。滨州市京剧团团长邵云勇说:“这是两业并举,多元经营。自从建起打击乐团和舞狮队,我们京剧团56名演职员的收入比5年前增加了3倍多。2010年,自营创收超过了130万元。”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舞台。滨州市京剧团、吕剧团、歌舞团三家直属文艺团体,转换思路找出路,走出剧场拓市场。5年时间里,京剧团人均年收入增长1.3万元,吕剧团增长1.5万元;市歌舞团从零发展到固定资产400万元。到去年10月,这三家文艺团体固定资产达2243万元,比5年前增长了5倍。
接着,市电影公司、市影剧院等6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也进行了资源整合,组建滨州北方文化有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演出会展、网络服务、图书报刊、文化旅游、广告策划、美术装潢、艺术品鉴定、音像制作等12项内容,至今已创收1130万元。
像往年一样,今年的农历正月十二,惠民县胡集镇的胡集书会再度吸引各地民间艺人不拘远近,负鼓携琴,云集于此。据惠民县文化馆副馆长孙光新介绍,胡集书会至今兴盛不衰,关键在政府支持。2007年起,胡集书会实行“政府买单,送书下乡”,为说书艺人安排食宿,提供演出场所。国务院批准胡集书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像胡集书会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滨州市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倾注了大量心血。去年10月15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办,滨州的武定府酱菜、博兴草柳编、滨州民间剪纸、蓝印花布、芝麻酥糖、清河镇木版年画、布老虎、面塑、泥塑、锡壶制作、微缩器具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非遗项目传承人耿延帧、张凯、王庆亮、兰福梅、刘清华等分别展示蓝印花布印花技艺、泥娃娃着彩、木版年画雕版、草柳编编织、剪纸、布老虎制作等技艺,现场围观的来宾赞叹不已。目前,滨州市有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89项市级非遗项目。
滨州市财政不富裕,但各级政府每年都拿出大笔资金投入文化事业发展,支持举办会展活动。去年12月8日,山东省第六届小品曲艺大赛决赛在滨州举办。这是我省最高级别的小品曲艺赛事。2004年以来,已连续在滨州举办了六届,成为全省舞台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夯实了物质基础。近三年来,滨州市文艺创作取得显著成绩,先后创作各类文艺作品2000余件,其中大中小剧目110部,舞蹈作品120个,音乐作品170个,获全国性大奖30项,省级大奖150项。其中,现代吕剧《梨花雨》《杨广和》分获全国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现代京剧《冬枣红了》获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