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碎玻璃的第二位"青岛最美路人"找到了 巧合的是她也叫于娟

2019-09-27 07:29:1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缘分使然,本报编辑于娟(右)点赞两位重名姐妹的做法。

文/半岛记者 孙雅琴

图/半岛记者 吴璟

上班高峰路上,他们弯下腰捡起人行道上的碎玻璃,随后快速离开……近日,岛城三位热心路人的善举引起全国网友的关注,同时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官微等转发,他们被誉为“青岛最美路人”。9月23日,本报把第一位“最美路人”于娟的故事进行了报道。9月26日下午,“最美路人”中的第二名女士也找到了!巧的是,她也叫于娟!还有更巧的是,本报参与设计的融媒设计师也叫于娟,三个于娟彼此间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天她们还在第一时间见了面。

“最美路人”都叫于娟

“喂,是半岛记者吗?我看你们报纸上在寻找‘青岛最美路人’,这里面有一位是我的同事!”9月26日下午,一个陌生电话打给本报记者,这位爆料人是青岛山东路小学的教务副主任刁杰。他告诉记者,本报寻找的三位“青岛最美路人”中的另一位女士是他同事,名字也叫于娟。

“捡玻璃是上周发生的事了,感觉也不是多大的事,转头就忘了,我是昨天才知道这件事竟然上了报纸。”随后,记者赶到山东路小学,见到了这位于娟老师。于娟说,25日早晨,有同事问报纸上刊登的“于娟”是不是自己,她匆匆看了一眼上面的报道和照片,不像自己,但是事情却有些熟悉,“当时心里还在想,不会真的这么巧吧,这也会重名!”到了中午,她看到了同事发来的视频,点开一看那个扎着丸子头,穿着红裙子,背着白色帆布包的人可不就是自己嘛!更巧的是两人竟然都叫于娟,“这真是太神奇了!”在采访过程中,于娟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

怕伤到孩子顺手捡起来

记者采访了解到,于娟是青岛山东路小学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今年25岁,老家即墨,2016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参加工作刚满3年,主要是教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目前在学校附近租房住。每天早晨她都是7点左右出门,步行20分钟左右到达学校。

9月19日早晨,于娟像往常一样去学校上班,经过山东路和敦化路路口的时候,正好看见有两人在人行道上蹲着捡东西。“走到跟前,我才发现地上都是碎玻璃,他们俩捡的位置碎玻璃比较集中,而外围还有一些比较大块的碎玻璃,我就顺手帮他们捡了捡。”于娟告诉记者,由于那段路上学的孩子比较多,过马路的信号灯时间又很短,当时她就只想着赶紧把碎玻璃收拾干净,别伤着孩子。随后,她把碎玻璃拾起来放到了其中一名男生手里的半截酒瓶中,就匆匆离开了,全程三人基本上没什么交流。“都是上班时间,大家都很忙,教室里还有一大帮孩子在等着我呢,所以这件事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于娟说,她每天都会在7点半左右到教室。

“于娟老师还不大好意思,说是件小事,不值当说。但是我觉得越是这样的举手之劳,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格。这不仅代表的是我们山东路小学,更是整个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刁杰说,所以他才决定给记者提供线索。

同事不意外纷纷把赞点

其实,在同事们眼中,于娟是学校里有名的“热心肠”。于娟是学校里最年轻的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上都很积极向上。同一办公室里的温老师和刘老师都夸她,“这个姑娘平时热情开朗、勇于担当、乐于助人,在办公室里也经常帮我们倒点热水、收拾一下书本之类的,我们都很喜欢她。”

“虽然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这也反映了于娟老师高尚的师德。证明她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生活中,都具备优良的品格。她所传递出来的正能量,值得每个人学习。”山东路小学校长金延清也为于娟老师点赞。她说,每逢节假日,于娟老师都会和其他青年教师一起带着学生们到周边社区参加“助老”活动。“所以她做这件事情,我们学校老师并不觉得意外。”据悉,山东路小学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节前夕就启动了师德活动月系列活动,很多老师的师德故事被广为流传。这次于娟老师的热心故事,学校随后也将组织老师们一起进行分享交流。

作为一名班主任,于娟也把“热心”的特质带给了自己的学生。“低年级孩子年纪小,对很多事情理解有限,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身体力行地去影响他们。”平时于娟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们要团结友爱,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现在班级里孩子们的关系都很和谐,大家也经常会做一些令她觉得很温暖的事情。

“比如说,班里有生病的孩子,其他孩子会主动站出来帮他背书包。有的孩子不舒服呕吐了,其他孩子也会主动站出来帮他收拾,不会觉得脏。而就在昨天,一个孩子做值日洗拖把的时候,不小心在三年级一个班级门口溅上了水,这个孩子觉得地面湿滑可能会影响到别人,就主动去把走廊的地面都拖了一遍。”于娟笑着说,孩子们其实内心都很有爱,老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只要有孩子做了好事,她就会在班里“大肆宣扬”,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渐渐地班级里形成了人人争做好事的氛围。

三个“于娟”要将缘分继续

因为本报之前报道过的热心路人跟自己同名同姓,于娟也迫不及待地跟记者要了第一位于娟的联系方式,在采访过程中她就给对方拨通了电话。“真是太巧了,看到名字的时候,我还在想难道是别人做的好人好事,留下了我的名字?没想到真的是同名同姓,感觉真是太神奇了,我们之间一定是有着特别的缘分!”两个于娟交谈甚欢,挂了电话两人就互加了微信。而本报先前报道过的于娟也表示,缘分这东西真是有趣!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居然让两个重名的人相识了。

记者了解到,先前本报报道过的于娟是在连云港路上的7080中心广场上班,距离山东路小学的于娟不到一公里。当天下午下班后,两人就迫不及待地见面了。“见面后还是感觉很神奇,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的。”两个于娟都这样表示。

更巧的是,本报参与设计的融媒设计师也叫于娟,三人彼此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听说了另外两个于娟这样的缘分,本报的于娟也跟随记者一同与两个于娟见了面。“我在报纸上经常看到你的名字,虽然这个姓名比较普通,但是每次在报纸上看到你的名字,都觉得很亲切。”三个于娟见了面都激动不已,她们也相约今后会经常联系,继续书写这段难得的缘分。

小喇叭

“最美路人”还剩一位

欢迎广大市民提供线索

本报报道的“青岛最美路人”事迹引起强烈反响,同时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官方微信等转发,全国网友纷纷留言点赞。截至目前,“最美路人”中的两位女士已经找到,只剩下最后一位男士。

“当时就是擦肩而过,那个男青年30岁上下,应该是一位上班族。”先前报道的于娟告诉记者,因为当时情况紧急,她也没有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希望认识他或了解相关信息的,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663反映。青岛是一座充满爱的城市,暖心的故事经常上演。如果您身边也有类似正能量的事件发生,您可以采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样可以拨打半岛热线96663,联系记者一起将正能量传播得更广。

返回半岛网首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 大都市的双机场时代到来,山东会有吗?

    飞机场.jpg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成为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个拥有两个4F级别机场的城市。从经济体量来看,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包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成都、武汉和杭州均可能成为双机场城市,而成都距离进入双机场时代已经越来越近[详细]

    09-27 13-09齐鲁壹点
  • 证卡合一!山东首发加载残疾人证功能的社会保障卡

    医疗.jpg

    “社保卡和残疾人证‘证卡合一’十分便利,现在只要拿着社保卡就能办理人社和残联两个领域的业务了。此卡共享社保卡各项应用,持卡残疾人还可领取电子社保卡,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办理各项人社和残联的业务。[详细]

    09-27 08-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青岛经济竞争力排第85位

    青岛.jpg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青岛经济竞争力全球第85位。可持续竞争力跃居全国前十[详细]

    09-27 13-09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 "胡大麻烦"麻烦大了 这个涉黑恶犯罪团伙被打掉

    26日,青岛开发区公安发布消息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青岛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会同黄岛分局在市公安局的统一指挥下,打掉了以胡成斌(绰号 胡大麻烦)为首的涉黑恶犯罪组织,现已抓获犯罪嫌疑人胡成斌、胡成河、胡亚东、颜盛源、薛林青、宗坤等人,目前该六人已经...[详细]

    09-27 13-09青岛早报
  • 二手房也能网上办证!济南10月底前实现

    房子.jpg

    记者今天获悉,我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互通共享、网上“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及“不见面申请”等目标,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我市提出,年底前全市抵押注销登记、地址变更登...[详细]

    09-27 08-09济南日报
  • 这三大“瘟神”,山东是在全国率先基本消灭的

    泰山作证山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胜黑热病、丝虫病、疟疾三大“瘟神”的伟大成就,感天动地,彪炳青史!杨义堂■编者按1958年,山东率先基本消灭黑热病;1983年,率先基本消灭丝虫病;1988年,率先基本消灭疟疾……伴随着新中国七十年史诗般的伟大历程,在党的领导下,在山东...[详细]

    09-27 08-09大众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