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海岸线|“拽”出万米海岸线带来“幸福”休闲湾

2019-09-23 13:17:00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离烟多年的姜鹏再回到烟台市区时,这里早已不是她印象中的样子了。回到熟悉的滨海大道,变化尽收眼底。她发现,市区又多了几片可供休闲的海湾。在幸福片区,新通车的滨海西路,将早前“隐匿”的海滩拽回了人们的视线。曾经脏乱差的近万米海岸线,经过整治修复,如今正呈现出焕然新姿。

  烟台市区幸福片区内,曾经脏乱差的近万米海岸线,经过整治修复焕然一新。

  坐落在长岛海域的“长鲸一号”深水智能网箱。

  最美大道添“新成员”

  提起滨海路,在烟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徜徉在滨海路上,海岸风光尽收眼底。这条观光路,堪称烟台的“最美大道”。

  风光旖旎的滨海路,依海而建,曲折蜿蜒,如同一条“玉带”,穿起了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烟台开发区、烟台高新区等几个城区。

  17路双层公交巴士是烟台公交“最靓的仔”,可谓看海亲海的最佳交通工具。公交车一路将栈桥、月亮湾、东炮台、海水浴场、渔人码头等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成为流动的“海岸观光车”。

  关于滨海路,一直有新的话题在诞生。

  去年,滨海路又添了“新成员”。长达6.9公里的滨海西路及夹河桥工程投入使用,这条观光大道再次延长。至此,横跨五区、近百公里的滨海路实现了无缝对接。

  颠覆姜鹏印象的正是滨海西路。她认为,“不仅仅是修了一条路那么简单,重要的是这条路激活了中心城区的海岸线旅游资源,让芝罘区与开发区的海岸线‘手拉手’,让曾经隐秘的海滩现身,滨海西路的出现产生了连锁反应。”

  “拽”出来的海岸线

  早前的幸福片区,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但长久以来缺少有效规划,海岸资源还没有形成优美的景观带。

  姜鹏提到的现身的隐秘海滩,就在幸福片区。这次,经过一系列的海岸线修复整治行动,一条长度近万米的海岸线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成为市民亲水休闲的重要区域。

  一条滨海西路“拽”出来近万米的海岸线,怎么做到的?

  为了配合滨海西路及夹河桥工程的实施,烟台市芝罘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先后向上级部门申报了两大整治行动,分别是滨海西路幸福岸线综合整治修复工程和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这两个项目也成为烟台市海岸线修复整治的标杆工程。

  2017年8月,烟台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8.58亿元,主要对芝罘夹河大桥至夹河入海口岸线及幸福岸线西段,共6300米海岸线进行沙滩清理和护岸、广场建设等整治修复任务。

  烟台市滨海西路幸福岸线综合整治修复工程项目,岸线整治修复部分总投资9900万元,主要对幸福岸线东段约2000米岸线沙滩进行整治修复和护岸维修加固,目前已经基本完工。

  “拽”出近万米海岸线的,就是这两大工程。而此前,工程所在区域环境堪忧,私搭乱建现象普遍,养殖垃圾遍布,脏乱差的环境,让市民避之不及。

  修复后成旅游区

  守着大海,却不能亲水戏水,岂不是资源的浪费?目睹环境恶化,又岂能作壁上观?

  整治修复海岸线,已经迫在眉睫。

  负责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工程监理的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监代表王庆山介绍,“这片区域以前有防护林,但是海水不断侵蚀,防护林受损较大,随着防护林破坏的加剧,海水不断侵蚀海岸线,沿岸沙化情况越来越严重。”

  9月17日下午,记者在烟台市区的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现场看到,这里通过整治已经实现了大变样。原来脏乱差的状况已经大大改观,取而代之的是整齐靓丽的木栈道、景观护岸等。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显示,木栈道延伸,海岸线绵延。

  据烟台市芝罘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海域和海岛管理科科长李香鹏介绍,蓝色海湾整治项目于2017年8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涉及的海上征迁、近岸构筑物拆除与清理、顺岸木栈道建设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景观护岸、广场铺装等作业。

  他说,幸福岸线综合整治修复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古贝广场堪称该工程中的亮点,空中看去如一片慵懒的贝壳嵌在海中。夏天,这里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每当夕阳西下,人们携亲带友前来踏浪消暑。

  据介绍,海岸线修复完成后,有效改善了夹河口及幸福一带岸线环境状况,恢复了岸滩原貌。同时,拓展了居民亲海空间,提升了海岸旅游景观价值,促进了旅游产业升级转型,使之成为烟台市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

  七成受损岸线已修复

  据介绍,海岸侵蚀和沙滩流失,岸线过度开发利用,滨海公共休闲空间、亲水空间受到挤压等都是目前烟台海岸带修复的重点和难点。

  烟台市拥有长达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横跨黄渤海,对应海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随着海洋、海岸开发活动增多,以及海洋风暴潮、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烟台市部分海岸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获悉,烟台市的海岸线整治修复工作从2009年开始,已持续了10年时间,全市列入整治修复项目39个。据悉,全市受损海岸线200公里左右,现在已经修复完成70%。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项目管理科科长张建柏介绍,“烟台市在2018年制定了烟台市海域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计划,分批进行修复,现在来看,重点岸线的修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39个项目,已经完工了20多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琪 冯冬宁 张泰来 钟建军 杜晓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望岳谈|让家燕归巢,山东的这场“家宴”很走心

    22_副本.png

    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12个小时的磋商,连夜审核规范内容……这场“家宴”办得及时、解饿,并且分量十足,诚意满满。招揽本土人才返乡创业,构筑吸引人才的“强磁场”,在全国各地早已成为打造人才高地的重要手段,力度之大、方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在2018年4月,...[详细]

    09-23 14-09大众日报 新锐大众
  • 参展县区创历届之最,本届山东文博会更“接地气”

    33_副本.png

    每年的山东文博会,各个区县的展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观众敲编钟打卡。章丘展区传来了《我和我的祖国》的音乐声[详细]

    09-23 07-0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济南“夜猫子”吃货们的福利来了!市民的绿色福利也将到来

    11_副本.png

    济南市民的两大福利来了。“夜猫子”吃货们的福利按图索骥逛吃逛吃《济南购物、济南美食、济南夜间经济消费指南》出版了。《消费指南》地图清楚地标注了10个夜间经济聚集区、20个大型购物商场、20家国家钻级酒家及济南特色美食、19家旅游酒店(含星级)、15个旅游风...[详细]

    09-23 07-0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青岛人工智能,能否跻身全国“试验区”?

    44_副本.png

    2019中国人工智能大会9月21日—22日在青岛开启。围绕人工智能发展的探索从未停歇。榜单共有“企业规模、政策基础、学术基础、产业基础、资本环境”五个指标,青岛在“产业基础”一项得分较高,短板是“企业规模和学术基础”,“资本环境”明显落后于北上杭深等城市...[详细]

    09-23 14-09青岛日报
  • 打出稳产保供“组合拳”山东猪肉价格趋于稳定

    去皮五花肉每斤27.9元,去皮后肘肉每斤25.9元,带皮前肘肉每斤24.9元……这是记者22日下午在济南市历城区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看到的猪肉价格。“前段时间猪肉价格涨得比较厉害,但中秋节过后的这一个周,就基本没再涨了。”猪肉专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详细]

    09-23 08-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育种专家的丰收故事谷 满仓的背后,萌生着新品种的“密码”

    在现代育种科技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优质种子被培育出来。图为山东省农科院智能化温室。作为山东农科院甘薯团队学术带头人,王庆美带领其他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优质鲜食型甘薯济薯26等品种[详细]

    09-23 08-0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