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盛会引来三个国际大项目 开启健康产业建设“加速度”

2019-09-23 08:17:00 来源: 水母网 作者:

  一场盛会,引来三个国际大项目

  开启烟台全产业链大健康产业建设“加速度”

  水母网9月23日讯(记者 慕溯)一处集产业健康、医疗服务、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国际健康小镇,一次对数字化健康产业的“改革”,一座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研究学院……在昨天的国际健康产业大会开幕式上,三个“大健康”项目落户烟台———烟台高新区与中信正业控股集团签署国际健康产业小镇项目合作协议;新西兰皇家工程院院士谢胜泉与兰湾智能科技烟台公司签署康复医疗机器人和可穿戴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滨州医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康复医学工程研究院揭牌。三大项目落户烟台,为我市打造千亿级健康产业,构筑全产业链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带来了“加速度”,搭建起了“双招双引”健康领域国际平台。

  构建健康产业集群

  “我市在健康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着眼高新区,刚规划的51.7万平方公里金山湾新区,将依托沿海及周边优良的生态资源,以养生养老、康养体验、度假休闲、生态社区等功能为主,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于红绫介绍说,此次与中信正业控股集团签署国际健康产业小镇项目,不仅成为该区打造“康养城”板块的重要部分之一,也将利用全球健康产业资源,进一步聚合整合产业链条,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健康产业集群。

  提及此次签约的“健康产业小镇”,国际健康产业论坛秘书长罗军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有很多类型的健康产业小镇和大健康产业园,对于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我们应该科学认识健康产业,多关注国外健康产业发展趋势,主动对接高端医疗机构、国内外科研机构,主动对接特色医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产业。在启动产业小镇之前,做好项目规划和项目招商,确保项目与产业同步。”

  健康产业“数字化”

  本次大会最大的亮点,即汇集了德国、英国、瑞典、瑞士、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的16名国际院士,共同为烟台健康产业出谋划策。如何利用好全球资源,为烟台健康产业把脉?“康复医疗机器人和可穿戴产业化项目”的签约,让记者找到答案。

  “之所以选择烟台,一方面是因为滨州医学院在康复领域发展很快,让我们看到了合作的可能和未来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烟台健康产业优势明显。”新西兰皇家工程院院士、利兹大学康复医疗机器人中心主任谢胜泉介绍,“此次合作的可穿戴设备,它是‘聪明的、智能的’,可以传感、可以驱动,在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方面,都有广阔的需求。我们将与兰湾智能科技共同合作,继续发掘这一领域的‘可能’。” 谢胜泉说,多位院士参加此次会议,“这样有助于双方深度合作,让国内了解人工智能方面全球最新发展趋势,同时也让海外专家了解国内的市场需求。”

  数字化健康产业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兰湾智能科技烟台公司总经理李强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谢院士将带领团队进行技术研发,我们则侧重于如何实现康复医疗机器人和可穿戴产业化。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能把先进的经验、产业项目引进到烟台,开展真诚务实的交流合作,携手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

  同样备受谢胜泉关注的,是“滨州医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康复医学工程研究院”揭牌。“医工结合是现在国际健康产业发展的基础,这一研究院的揭牌将为促进中国康复工程事业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谢胜泉说。

  记者从会上获悉,该研究院将对标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发展布局要求和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引领产业升级的总体要求,重点投向医工融合的医养健康领域的应用技术研发,共同致力于推动康复工程临床研究、材料研究、转化应用研究、3D打印辅具等研发水平的提升,在康复辅助器具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着力开展辅具临床应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等。双方将各自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共同努力建设省部级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滨州医学院作为我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康复医学领域具有全国领先优势,尤其在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康复医疗等方面特色优势明显。伴随着烟台校区国家级特教康复园区一期工程完工,该研究院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康复工程产业融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康复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望岳谈|让家燕归巢,山东的这场“家宴”很走心

    22_副本.png

    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12个小时的磋商,连夜审核规范内容……这场“家宴”办得及时、解饿,并且分量十足,诚意满满。招揽本土人才返乡创业,构筑吸引人才的“强磁场”,在全国各地早已成为打造人才高地的重要手段,力度之大、方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在2018年4月,...[详细]

    09-23 07-09大众日报 新锐大众
  • 参展县区创历届之最,本届山东文博会更“接地气”

    33_副本.png

    每年的山东文博会,各个区县的展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观众敲编钟打卡。章丘展区传来了《我和我的祖国》的音乐声[详细]

    09-23 07-0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济南“夜猫子”吃货们的福利来了!市民的绿色福利也将到来

    11_副本.png

    济南市民的两大福利来了。“夜猫子”吃货们的福利按图索骥逛吃逛吃《济南购物、济南美食、济南夜间经济消费指南》出版了。《消费指南》地图清楚地标注了10个夜间经济聚集区、20个大型购物商场、20家国家钻级酒家及济南特色美食、19家旅游酒店(含星级)、15个旅游风...[详细]

    09-23 07-0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 青岛人工智能,能否跻身全国“试验区”?

    44_副本.png

    2019中国人工智能大会9月21日—22日在青岛开启。围绕人工智能发展的探索从未停歇。榜单共有“企业规模、政策基础、学术基础、产业基础、资本环境”五个指标,青岛在“产业基础”一项得分较高,短板是“企业规模和学术基础”,“资本环境”明显落后于北上杭深等城市...[详细]

    09-23 07-09青岛日报
  • 打出稳产保供“组合拳”山东猪肉价格趋于稳定

    去皮五花肉每斤27.9元,去皮后肘肉每斤25.9元,带皮前肘肉每斤24.9元……这是记者22日下午在济南市历城区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看到的猪肉价格。“前段时间猪肉价格涨得比较厉害,但中秋节过后的这一个周,就基本没再涨了。”猪肉专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详细]

    09-23 08-09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育种专家的丰收故事谷 满仓的背后,萌生着新品种的“密码”

    在现代育种科技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优质种子被培育出来。图为山东省农科院智能化温室。作为山东农科院甘薯团队学术带头人,王庆美带领其他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优质鲜食型甘薯济薯26等品种[详细]

    09-23 08-09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