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日前,济南入选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近日,在济南文旅智库,“东亚文化舜耕论坛”揭牌。随后,“东亚文化之都”专家座谈会召开,与会专家就“东亚文化之都”创建的意义、创建的路径等问题发表了观点。
为何要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人文领域重要成果,是中日韩文化合作的重要品牌,是由三国共同创立的国际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动。自2013年启动评选以来,我国的泉州、青岛、宁波、长沙、哈尔滨、西安,日本的横滨、新潟、奈良、京都、金泽、东京都丰岛区,韩国的光州、清州、济州、大邱、釜山、仁川共18座城市获此殊荣。
本次座谈会由山东泰山文化和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济南文旅智库秘书长常德军主持。山东省文旅厅对外联络处处长王荣国,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闫险峰,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传播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广告研究中心主任臧丽娜,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登德,济南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石兆宏,莱芜博物馆馆长邓庆昌,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王学军等参加了座谈。
为什么要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与会专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首先,本次“东亚文化之都”申报,对济南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背景和机遇。随着济南经济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和发展,要突出城市的国际化建设路径要求,这是认识、评估、塑造城市文化个性,让国际社会重新认识济南、感知济南的重要契机,是济南提升城市文化的国际认知度、进而以文化国际化加快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契机和路径。
其次,这是重新梳理济南城市文化脉络、激活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交流,完善文化发展体系与机制的重要契机,通过进一步的梳理、整合和传播,将济南文旅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再次,以“东亚文化之都”为切入口,通过论坛的形式,把高校专家学者层面、社会企业单位层面、市民大众层面进行有效衔接,构建起济南、全省、国内、中外各领域专家交流研讨的长效机制,持续推动文化交流发展,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怎么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怎么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与会专家认为,在当前国际大环境下,文化作为外交的润滑剂和助推器,文化外交、软性外交的作用正不断凸显。就此,专家们提了七条建议。
第一,把握国际视野与济南文化的结合点,站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回望济南的文化个性,寻找可与国际社会、与东亚文化圈对话的文化个性。
比如,聚焦日韩,关注中日韩民间、政府、企业各渠道的文化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对日韩文化内涵进行提炼总结梳理,研究日韩的优势,找准并把握济南的切入点打造亮点。再比如,随着济南成功纳入自贸试验区,今后应更加关注未来中日韩自贸区的发展路径前景。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中,文化产业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将创建工作充分地融入自贸区建设工作中。
第二,把握历史与现实、传承与创新的结合点,以此挖掘和塑造济南文化个性。历史与传承,是塑造城市文化的源头,创新是文化走向现实生活、赢得公众认可的引擎。
比如,聚焦文旅融合,“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文旅产品、文旅产业、多态融合等都被列为重要的评选标准。再比如,持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在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尊重并体现市民多样性的文化需求。
第三,把握区域文化与济南城市文化的结合点,着眼于济南都市圈乃至山东齐鲁文化的整体格局,审视和评价济南作为东亚文化之都的赋存条件。
比如,作为齐鲁文明的最佳代言人,济南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底蕴。应参照评选标准,全面梳理省会都市圈的作用,发挥好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和示范,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激发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把握古代历史文化与近现代文化的结合点,以此全面梳理和呈现济南的文化构成和文化个性。
除了传统文化,还要结合近现代济南的发展,工业文明、商埠后的商业文明以及西方生活方式对城市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些共同构成了济南文化个性的一部分。
第五,把握来访者的济南与市民的济南,这两种文化审视的结合点。文化建设是一个内外互动的过程,文化建设、对文化个性的塑造,首先要符合市民的感知与要求,与市民感知疏离的文化(文化精神、文化载体等),很难获得来访者的好感。
第六,把握政府推动与市民参与的结合点。应该把这项工作看作城市形象塑造和市民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政府要有系统地推进计划,动员市民广泛参与,只有“我们”的文化之都,才会是“东亚”的文化之都。出台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政策,健全部门联动机制,争取让更多的部门参与到申报创建工作中,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第七,借“东亚文化之都”评选之机,进行济南城市品牌建设。
城市品牌形象是新时代体现国家形象的重要呈现方式,是从城市形象到国家形象、从城市品牌到国家战略的传播需求。
比如建立“中央厨房+N个文旅推广中心”的城市文创宣传推广体系,更好地应对从1.0传统模式向4.0互联网模式转化的新型对外推介,规划“济南城市品牌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体系”;整合多方力量,做好对城市特质的精准表达;策划互惠互利的文化、经贸交流合作活动,关注创建国际性文化活动品牌和从官方走向民间的发展趋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第八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共设置9大展区和1个供需洽谈区。特别是“一带一路”展区、新媒体展示专区、沿黄省区文化产业联展、文博会与文化惠民消费季有机结合、网上文博会等,成为本届文博会亮点。[详细]
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力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百姓安居新山东,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宜居水平显著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村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据李力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省城镇化率由...[详细]
自今年6月19日出台《关于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济南市确定在主城5区和高新、长清等7区打造首批7个精品夜间经济聚集区,制定出台了《济南市夜间经济聚集区建设与管理规范》。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区积极性高,落点实,分期分批推出夜经济举措,夜间经济消费...[详细]
桔子财经|进入工业城市转型“实验班”2年,淄博趟出什么新路子济南因为莱芜并入走进强省会时代,青岛获得建设上合示范区的大礼包,烟台落地自贸区,临沂跻身国家级物流枢纽,淄博怎么走。截至目前,淄博获得的最高级别国家政策红利,是“中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详细]
齐鲁政情|山东调整多市纪委书记,最年轻的生于1975年。据烟台市纪委网站消息,9月16日下午,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省委批准,初炳玉同志任中共山东省委第十二巡视组组长,不再担任中共淄博市委常委、委员,中共淄博市纪律检查...[详细]
山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20日开幕。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本次成就展是我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安排,以“奋进的山东”为主题,分为“百废俱兴艰苦创业”“勇立潮头砥砺前行”“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部分,精选600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