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着眼加强省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长远建设,进一步畅通源头活水,打造“双招双引”全国名片,济南市委组织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同有关部门从5月16日到6月26日,先后赴山东大学等12所驻济高校,组织开展“济南‘出彩型’好干部驻济高校行”活动。
40天时间、30名“出彩型”好干部、12场报告会,让济南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神走进高校,让广大驻济高校看到了一座充满激情与活力、令人向往的城市,让更多人坚定了“选择济南、留在济南”的信心。与此同时,活动也得到中央新闻媒体关注,各级网络媒体宣传报道点击量突破500万次,不少市民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报告会,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虽然活动已告一段落,但其后续效应还在持续发酵。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专门作出批示,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精心打磨的一场“精神盛宴”
“济南‘出彩型’好干部驻济高校行”,是去年济南市“出彩型”好干部“十个一”系列活动的延续,也是以“出彩型”好干部为抓手、打造“出彩型”城市的创新举措。
“40天时间走遍12所高校,62人次先后演讲,一路随行,一路感动。我们被这些演讲者的故事感动着,被高校领导们热情的接待感动着,被学生们的眼泪感动着,被媒体报道感动着,被身边的工作人员感动着……”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感慨,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台前幕后群策群力的结果。
据了解,市委领导、相关部门单位、驻济高校以及报告团成员,都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当作济南的大事、自己的要事合力推进,为活动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活动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忠林对活动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亲自带队赴高校宣讲,市委副书记苏树伟专门会见报告团成员……12场报告会,每场均由1名市级领导带队。规格之高、标准之高,是历年来没有过的,充分体现了济南市对驻济高校的高度重视。而驻济高校也对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齐鲁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英龙等高校领导主动安排媒体专访,表示服务济南义不容辞,校地合作大有可为。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表示,在毕业生即将离校之际,这样的报告会是一场及时雨,不仅为学生择业提供了帮助,更是对学生今后人生之路的一次校准定向。
报告会场场爆满、次次精彩,离不开报告团成员的精心准备。他们认真撰写宣讲材料,反复进行彩排演练,确保宣讲精彩、好听好看。正是因为每位报告人的故事出彩感人,报告团每到一校,都会收获无数的掌声和感动。
为扩大传播效果,各新闻单位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媒体、全方位报道。每场报告会都提前一天对媒体发布预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爱济南”和济南广播电视台“天下泉城” 新闻客户端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和重点推送,增强了新闻宣传的时效性。针对每场报告会,市委组织部都提前策划宣传主题,及时提供中央、省、市媒体,确保各级各类媒体第一时间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形成报道合力。
主题鲜明是整个活动的最大特点。
——紧贴招才引智大局。着眼深挖高校人才“金矿”,留住驻济高校“本土人才”,活动期间我市与12所高校签署了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合作协议,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整合编印我市人才系列政策,向高校师生发放5000余册。每场报告会播放“选择济南”“人才泉城”宣传片,现场讲解“人才新政30条”等干货实招,让广大师生既眼前一亮又怦然心动。
6月26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亲自带队赴山东财经大学,介绍了济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宣讲了济南市系列人才政策,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招才引智的诚意和决心,商定了下步具体工作措施,在驻济高校引起强烈反响。
——紧贴思政教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要求,活动把报告会作为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报告团成员以事感人、以理服人,把理想和信念的旗帜树立到了学生心里。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表示,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紧贴主题教育。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力载体,活动提前谋划思路,及时跟上行动。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当天下午,“济南市‘出彩型’好干部驻济高校行”活动第五站,走进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特别策划了以“铭记初心”为主题的系列报告会,为师生们带来了令人震撼的初心故事。随后7场“铭记初心”系列主题报告会陆续展开,让高校学子切身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营造了浓厚氛围,具化了济南的城市“初心”。
——紧贴打造“出彩型”城市。从活动一开始,就谋划了以“出彩型”好干部为抓手,打造“出彩型”城市的整体思路。围绕这一主线,每场报告会各自精选角度和引爆点,通过“城市精神”“出彩文化”“活力济南”等12个角度,构建了完整的宣传推介体系。风格迥异、各具特点的策划创意,全面展示了济南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出彩”。
突出精准精细是活动成功的“秘诀”。
针对“四个中心”建设所需人才类型,在驻济52所高校中,活动精心筛选出12所有代表性的重点高校,围绕受众群体,突出心理亲和力、事迹鲜活力、榜样感召力、情感融合力,精心搞好策划创意,努力做到一校一策、各具特色。
精心挑选报告人。30名“敢担当、善作为、能攻坚”的“出彩型”好干部和社会知名创业代表组成报告团。他们一般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超过三分之一的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更有“泰山学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他们事迹突出,有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全国大咖;也有来自基层一线的最美扶贫人、援藏归来的基层街办主任;还有知名作家、企业家、行业翘楚。报告团成员中,有3人还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精细打磨宣讲主题。针对艺术类、政法类、理工类、师范类等不同高校,分别推出“文艺盛宴”“法治宣讲”“出彩教育”“工匠精神”等不同主题的专场报告,合理搭配每场宣讲成员,高校师生普遍感觉“对口对味”。同时,12场报告会紧扣“选择济南,留在济南”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展示济南人才环境,呼吁高校学子投身泉城发展浪潮。
展现城市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
“济南‘出彩型’好干部驻济高校行”活动,通过报告团成员讲述自己的故事描绘了泉城济南的“出彩”符号,也让大家认识了全新的济南——
“这是一座求新求变的活力之城。”来自各行各业的“出彩型”好干部代表,把自己置身全市发展浪潮,通过讲述奋斗故事,展示了济南的发展速度、发展成就、发展势头和不甘落后的急切感。不少师生用“不可思议”描述济南近年来的变化,“感到曾经的‘钝感之城’变得活力四射、朝气蓬勃。”
“这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希望之城。”来自交通、教育、城建、工业、高新产业、创新创业等各条战线的报告团成员,用点滴事例讲述了各行各业争创一流的魄力和为“走在前列、扬起龙头”所做的努力,让广大师生感到济南正变得“大强美富通”。师生们纷纷表示,济南的发展像是一部正在上演的震撼大片,让人激情澎湃。山东女子学院党委书记郭翠芬说,对生活了几十年的济南,以前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现在是“爱你爱不完”。
“这是一座令人向往的魅力之城。”今年一季度全国改革热度指数评估报告显示,济南市改革热度位列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三名,济南的改革力度速度得到包括驻济高校在内的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活动过程中,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大众网等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报道,市级传播平台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学习强国平台进行重点推介,掀起了舆论热潮,进一步提升了济南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地展示了城市形象,“魅力之城”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这是一座温暖之城。”报告会在宣讲济南人才环境、干事氛围的同时,注重从人文、气质、精神、细节等方面,诠释济南“温度”。全国知名作家叶萱评价济南:“这里的节奏、这里的人、这里的安全感,一切刚刚好”;全国青联常委魏新则通过“济南的泉、人、精气神”阐释了对济南的无比热爱。不少师生表示,济南人的淳朴与热情、城市管理的处处用心和数不尽的凡人善举,“让人有回到家的感觉,很踏实。”
“济南‘出彩型’好干部驻济高校行”活动中,30名报告人用初心讲述“出彩故事”,是展现济南干部队伍形象的流动宣传队。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济南干部的奋斗底色,看到了理想信念坚定的优秀品质,看到了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看到了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看到了敢闯敢试的担当勇气——
传播昂扬向上的鲜明精神。报告团成员统一着白色衬衣、深色裤子、佩戴党徽,个个精神抖擞、激情洋溢,展现了济南干部能干会干、干就干好的进取精神。54岁的高淑贞壮志满满、意气风发,在处理繁重村务的同时,先后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570多次。被选为报告团成员后,经常是路上啃个面包,甚至饿着肚子直接上台宣讲,展现了新时代济南干部“务实肯干、不怕吃苦”的作风形象。
传播奋斗出彩鲜明标签。从脱贫攻坚一线,到项目建设现场;从保家卫国,到艰辛创业……报告团成员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鲜活事例,诠释了新时代担当出彩的丰富内涵。驻济高校师生普遍为好干部的担当精神所激励,为好干部的专业素养所折服,为好干部的牺牲奉献所感动,很多人激动地流下眼泪。
传播担当实干鲜明特点。出彩的事情,需要出彩的人干。12场报告会,让济南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形象洒满高校、走向全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东方时空》对济南市通过“出彩型”好干部精彩报告会诠释“奋斗”初心展示榜样力量进行了报道。新华社新闻周刊《瞭望》以《济南寻找‘出彩型’好干部》为题,《中国青年报》以《济南‘出彩型’好干部正成为城市新名片》为题,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当前,担当作为“出彩型”好干部已成为济南鲜明标签。“明天的济南有多精彩,关键是今天的我们有多出彩”这一理念,已在驻济高校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引起共鸣。
“济南‘出彩型’好干部驻济高校行”活动向济南80万在校学子发出了“英雄帖” ,大学生们通过聆听演讲,深刻感受到了济南对人才的重视——
展现济南求贤若渴的新姿态。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呼唤天下名士共襄盛举。报告会成员的讲述,让驻济高校感受到了济南在人才培养和招揽方面所做努力,感受到了济南对人才的强烈呼唤。通过宣传推介系列优惠政策,全面展示了我市引才育才、用才兴才、留才助才的满满诚意。
展示成就人才的平台环境。发展的济南,渴求人才;成长的济南,成就人才。优秀干部的成长经历,生动体现了济南“你有多大才,就有多大舞台”的鲜明用人导向;社会创业者通过分享创业故事,让高校师生感受到了济南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展现吸引人才的强大磁力。优越的区位、富集的资源、发达的产业、澎湃的活力……临近毕业季开展“驻济高校行”活动,向广大驻济高校师生传达了“今日之济南,既有求贤若渴之诚意,又有海纳百川之胸怀”的强大磁力。7月6日落幕的2019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型招聘会,4万余人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1.2万人次。其中大批求职者正是受到“驻济高校行”的感召,决定选择济南。
展现校地合作新前景。“驻济高校行”活动作为桥梁纽带,融合了校地感情,为校地合作提供了新思路,打开了新端口。对校地人才合作,各驻济高校提出了互派干部、及时通报情况、开展订单培养、进行精准对接等很多建议,这些都为今后密切合作提供了好思路。山东建筑大学党委书记陈国前表示,以前与济南的合作沟通,很多时候只能借助个人资源。这次通过签署协议,双方终于有了正规渠道。
筑梦青春共绘一幅城市“出彩”蓝图
为进一步加强校地联系、密切校地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使“驻济高校”成为“省会高校”,下一步我市将乘势打造“出彩型”城市名片。以“出彩型”好干部为抓手,持续打造“出彩型”城市。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用好近两年“出彩型”好干部资源,在驻济高校和省内重点高校、知名企业、大型社区等,持续开展巡回报告。通过编印出版《济南“出彩型”好干部驻济高校行纪实》图册,向驻济高校发放,继续扩大工作影响、持续放大效应。
同时,针对校地双方缺乏沟通联络渠道、缺少牵头部门等问题,我市还将注重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建立校地合作精准对接机制,组织区县、市直单位与驻济高校无缝对接,推动校地由交流互访向深度合作、由着眼短期实用项目合作向立足长远战略合作转变,实现智力共享、人才共育、工作共推,真正打通校地合作“最后一公里”。
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程”的方案》,近日我市将公开遴选36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此次干部遴选工作,济南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立足省会优势,广揽英才而用之。除了市属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方面优秀专业人才,也把驻济高校纳入到这次选拔培养范围。各高校积极响应,推荐优秀干部,踊跃报名参加。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更是亲自组织召开动员会,动员符合条件的职工报名参加,拿出最大的热情支持省会发展。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通过建立驻济高校参与省会建设机制,打通校地人才流通渠道,推动校地干部双向交流,为省会事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明月
山东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拥军活动,共庆“八一”建军节山东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拥军活动,共庆“八一”建军节文化进军营共叙鱼水情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八一”前夕,山东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进军营”拥军活动。7月16日至27日,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详细]
望岳谈|流程再造,从“再造”观念开始山东省党政代表团从北京、上海、雄安新区学习归来,总结提炼出四字“真经”——流程再造。我们有些地方,在这方面差距着实不小[详细]
剑指北方总部基地。这是济南底气[详细]
7月31日下午,青岛在市南区召开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现场观摩了市南区多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市区共有136.7万余户居民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分类覆盖率达到75.5%,其中市南区、高新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详细]
今年山东评选50名“齐鲁工匠”。符合条件的“齐鲁大工匠”优先推荐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产业技能类)[详细]
4块一天,10块一天的,同为路边停车泊位,收费标准还不一样。为了进一步引导停车服务消费,广泛宣传收费政策,减少乱收费行为,近日,市场监督管理局给出了一份消费提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