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毛德勋
2008年
无意中的一句话引出11年帮烈士寻亲之旅
2008年清明节前,张景宪和社区党员一起到陵园祭扫。聊天中一句无意中的话,开启了张景宪为烈士找家的旅程。
但无名烈士生前属于哪支部队、叫什么名字,一直无人知晓。
2009年
找到烈士们当年参战部队
张景宪辗转找到菏泽市牡丹区党史办退休专家祝厚江,获知一个重要线索:当时鲁西南战役中,参战部队是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
2013年
确认烈士生前部队如今的番号
2013年2月,一位老战士刘浩然看了媒体报道后联系张景宪,并告知张景宪,他退伍前所服役部队的前身就是当年烈士们所在的部队。
2014年
6年寻找,终于知道了他们是谁
2013年,张景宪和祝厚江老人向该集团军发出了一封“求证函”,引起部队的高度重视。
2014年,张景宪和祝厚江老人受邀来到该集团军驻地,经过军史比对、查证,战役的时间、地点和烈士埋葬地点全部吻合,终于确认了这些无名烈士的身份;在部队的帮助下,他们还找到了当年的一本花名册,上面记载了94位烈士的姓名等信息。其中86人有详细的姓名、年龄、职务和家庭地址, 4人的家庭信息只记载到省或者县,还有4人只有名字和职务,没有任何家庭信息。
2014年
通过打电话找到第一位烈士亲属
拿到花名册后,张景宪心情激动,他第一时间通过拨打114查号平台查询,经过数次电话寻找,在十天之内,张景宪找到了烈士张文禄的亲属。
2014年-2019年
1000多封寻亲信发往十余省份
考虑到效率等原因,张景宪此后开始采用信件的方式给烈士寻亲。但几乎都被以“查无此人”“查无此地”等原因退回。
山东、河南、江苏、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福建、浙江、广东……此后,他坚持每年至少寄两次信,一次7月份、一次春节。一次又一次,张景宪共寄出一千多封信。然而收到更多是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的退信……
经历一次次失败之后,张景宪为了引起邮递员的重视,开始在信封上加上一句话:该烈士(年龄)于1947年12月牺牲于菏泽战役,望邮递员同志再辛苦一下,帮烈士找到家。
2016年
临沂邮递员先后帮忙找到四名烈士亲属
2016年,在临沂蒙阴县坦埠镇邮递员王德建的帮助下,经多方打听验证,找到了公建厚烈士(实为龚建厚)的亲属。
经邮递员王德建之手,还找到了一共四位烈士亲属。
2016年-2017年
找到一位“活烈士”魏元吉
2016年下半年,张景宪发往滨州阳信县的邮件经爱心人士在朋友圈中迅速传播,找到了一位活着的“烈士”魏元吉。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连同魏元吉在内的四位阳信县烈士成功归乡。
2017年清明节,95岁的“活烈士”魏元吉颤巍巍赶到张和庄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此的战友。
2019年至今
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寻亲队伍中来
2019年春天,全国各媒体和爱心人士陆续加入到帮烈士寻亲的队伍中来。截至目前,十多年来,张景宪共为19位烈士找到亲属。
2019年,在媒体报道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张景宪又在山东省蓬莱市找到了另一位活烈士,他就是1947年菏泽战役阵亡名单中的“活烈士”阎寿光(烈士名单中的“闫守光”)。阎寿光已98岁,如今老人已是五世同堂。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毛德勋
山东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拥军活动,共庆“八一”建军节山东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拥军活动,共庆“八一”建军节文化进军营共叙鱼水情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八一”前夕,山东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进军营”拥军活动。7月16日至27日,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详细]
望岳谈|流程再造,从“再造”观念开始山东省党政代表团从北京、上海、雄安新区学习归来,总结提炼出四字“真经”——流程再造。我们有些地方,在这方面差距着实不小[详细]
剑指北方总部基地。这是济南底气[详细]
7月31日下午,青岛在市南区召开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现场观摩了市南区多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市区共有136.7万余户居民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分类覆盖率达到75.5%,其中市南区、高新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详细]
今年山东评选50名“齐鲁工匠”。符合条件的“齐鲁大工匠”优先推荐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产业技能类)[详细]
4块一天,10块一天的,同为路边停车泊位,收费标准还不一样。为了进一步引导停车服务消费,广泛宣传收费政策,减少乱收费行为,近日,市场监督管理局给出了一份消费提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