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在军营,依然是个兵,兖矿集团退伍军人岗位铸就别样风采

2019-08-01 13:12:00 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作者:

  “不在军营,我们依然是个兵”,这是兖矿退伍军人常说的一句话。在兖矿,有7000多名退伍军人分布在各个岗位,成为与企业共成长的红色力量。在这里,通过企业的退伍军人成长机制,他们还有了“土专家”、“兵秀才”等身份。“

  “兵秀才”、“土专家”

  扎根一线干事创业

  “让兖矿保安公司,成为退伍军人之家。”兖矿保安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于峰说,保安服务对人员素质有着较高要求,组建由退伍军人为核心的队伍是最佳选择。

  成立于2014年的兖矿保安公司,现有职工1000多人,其中复退军人占到30%,党员中的复退军人占到了50%。“拥军优属是兖矿集团的优良传统,兖矿的退伍军人安置工作一直努力走在省属企业前列。”兖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说。在市场化背景下,退伍回到地方,面临着不小竞争。如何让优秀退伍军人留得住、有发展,兖矿集团专门制定了培养计划,为退伍军人开通上升渠道。

  比如,兖矿保安公司一方面鼓励退伍军人们到党校、大专院校学习深造,定向选送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优秀退伍军人到消防、技防、保安等专业机构培训。另一方面,利用现有培训基地,组织教官定期授课,通过针对性业务技术培训,解决他们的岗位适应问题。

  一系列的帮扶措施,激发了退伍军人干事创业,奉献企业的热情。退伍军人刘华东,现任保安公司三大队副大队长。2015年3月,兖矿保安公司承接第一个驻外安保项目,刘华东和同为退伍军人的杨福合主动请缨,带领24名退伍军人去往内蒙古石拉乌素煤矿,为保安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第一步,凭着过硬素质圆满完成安保任务。今年5月,刘华东又临危受命,远赴广东佛山驻点开展安保工作。

  像刘华东一样,目前已有11名退伍军人走上了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35名退伍军人被提拔为副中队长以上职务。而随着退伍军人培养计划的推进,现在兖矿的退伍军人逐渐成为消防维修、安保服务、火车押运、技防安装等业务的“土专家”“兵秀才”。

  听到哨声心归军营

  他们永保一颗初心

  兖矿救护大队成立于1991年,355名职工,退伍军人就有95名。建队以来,他们成功处理冒顶、透水、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事故182起,抢救遇险人员和搜救遇难人员586人,实现连续安全救援无事故。

  “因为当过兵,冲锋在前是来自生命深处的使命感。”兖矿救护大队直属三中队队长毛保忠说,不论日常训练还是在救援一线,他都时刻准备着。

  曾在部队荣立个人三等功的铁血战士齐高连,现任东滩矿综采一区支部书记,30多年来,他从一名学徒工到技术骨干、班长、副区长、区长、党支部书记,把采煤各个工种几乎干了个遍,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在这里,有我的青春和汗水,有我并肩作战的兄弟姊妹,等退休后,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永远都是一名采煤工。”如今,齐高连依然奔波在矿井一线。

  “我们退伍军人的初心已经融入血液中,我们坚信我们永远会保持一颗初心。”42岁的杨翠曾经是一位女兵,现在是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幼儿园园长。在她的带领下,这家幼儿园已成为省级示范幼儿园。“有一次,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带了个哨子突然吹响,当时我愣了半天。”杨翠说,虽然退伍已经20年,听到嘹亮的军歌声、军号声,哪怕是哨子声,还是会条件反射地立正,这种苦入骨子里的反应,也许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体会。

  首届“感动兖矿”十大人物王开清、集团“十佳青年岗位能手”朱培旭……现如今在兖矿,退伍军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在不同岗位,铸就别样风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徐天宝 吴玉华 记者 于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