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文/图 半岛记者 王丽平
在青岛胶州湾畔,有一座专门处理海水淡化的工厂,叫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公司,它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市政海水淡化项目,也是有效增加青岛水资源总量的民生项目,更是助力青岛海洋攻势的重大工程。近日,记者走进了这家专业高科技企业,看它是如何将海水变成淡水的。
“我们位于胶州湾畔,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技术优势。”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公司运营主任李珂介绍,该项目设计是日产10万吨的淡化水,在2017年实现了满负荷达产,也是全国首个达产的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该项目采用先进的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所谓双膜,就是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两道主要工序。
“我们从胶州湾取水,随后储藏在海水湖中,之后经过1.38公里的管线输送到厂区,首先进入超滤车间。”李珂说,在这里将海水中比较大的颗粒杂质去除,随后海水会经过超滤膜,这个膜可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个薄薄的膜,而是一根根圆柱筒,每个筒内含有1.4万根膜丝,每根丝就像一根根细面条一样,膜丝是中空的,海水就是从这一根根直径0.8mm的膜丝中通过,经过对海水施加压力,将海水中的杂质、病毒、微生物等过滤掉。通过这道工序后,就能产生洁净的海水。
李珂介绍,在这个车间内,共有2400根超滤膜。海水从超滤车间出来后,就会流到一个巨大的储存库超滤产水罐中。随后,纯净的海水从超滤产水罐进入到反渗透车间,在这里,纯净的海水将经过脱盐处理后,最终变成可以饮用的纯净水,这也是海水淡化中最核心的工艺。
“洁净的海水通过高压泵50公斤的压力,进入反渗透膜中,与海水中的盐分脱离,经过矿化后处理,就能形成近似矿泉水的水,进入传统市政管网且不产生腐蚀。”李珂介绍,从海水取水到最终产出纯净的淡化水,整个管道有2000米,需要经过上万个膜的过滤,总共花费1小时,淡水回收率为44%。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望岳谈|山东开花,省外结果,这样的新闻应该再少些6月27日,《问政山东》曝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科研团队参与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GV971的有关情况。”由“管华诗新药GV971”出山东,新锐大众记者想到了"Arikan教授的5G技术”进中国[详细]
理上网来|“减负年”过半,基层压力减了多少。《通知》说,2019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详细]
力保文明度夏。济南将深入开展不文明行为夏季集中整治[详细]
多款新能源汽车实现青岛造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浪潮,在中国市场愈演愈烈。与此同时,青岛已聚集了国轩电池、乾运高科、特锐德等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充电企业[详细]
山东这三城2020年底前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系统原标题 全国46城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山东三城在列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垃圾分类成为上海人的社交新话题,这一改善环境节约资源的新举措未来如何向全国推广,记者28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到2020年底,...[详细]
济南2019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调整。济南2019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调整,明天执行30日,记者从济南市社保中心获悉,济南市新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及缴费标准从2019年7月1日起开始调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