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种了砍,砍了种,美丽乡村何日大树参天?

2019-06-01 07:41:00 来源: 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作者:

(1)

近期,山东省内有学者在基层调研发现,一些地方为了所谓的村容整洁、重新“绿化”,居然出现了“砍树造绿”的现象。

为了砍树,有的村里安排了许多人手和几台挖掘机,强行将村庄内农民栽种的道旁树、宅旁树全部砍伐,在路边重新规划建设绿化带,种上冬青等灌丛。

为了保证“砍树进度”,镇政府还专门派人天天来盯着。这样,原来绿树成荫的村庄逐渐变成了建筑荒漠。

这一行为,在乡村民众中引起了强烈不满。

有的村民反映:镇上派人盯着,住宅一米以外不能有树;一米以内不能有超过两米的树,必须栽绿化树。有的地方甚至要求,村庄里不能有一棵树。

有的村民质疑:乡村振兴,就是把村里所有带绿叶的树全部砍掉,门外街道上啥也不让留,全部弄成水泥路吗?

有的村民感慨:现在回农村,绿化面积还不如城市了,村里一点绿叶没有,村外全是麦田,已经看不到树了。

还有的村民哀叹:大树以后可能只能在城市的植物园里见到了。

这种现象,在城市也并不少见。有读者反映,小区里的树长了20年,因为市容改造,被全部砍掉,重新栽种树苗,树木20年的生长值全部归零。

这种砍树造绿行为,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和“大呼隆”。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植树、护树的好传统。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

如果种了砍,砍了种,又何日能见大树参天、绿树成荫?

(2)

总书记曾经讲过,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

可以说,“砍树造绿”的钱,不仅仅是“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还对广大乡村方方面面的发展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从生态作用上看,枝冠巨大的树木被砍伐,不仅原有的杀菌、降尘、遮阳、增湿等生态功能丧失,而且对于风灾、水土流失等也失去了一道有效屏障。

从农民增收上看,村中树木被砍伐还影响到农民收入。本来这些树能卖不少钱,但现在买树的听说“限期砍”,都不收了,因为不砍也得砍,过几天就可以免费拉走了。这很有可能激化基层社会矛盾。

从乡村财政看,“砍树造绿”浪费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有些地方,将很大一部分资金用在村庄树木的砍伐以及重新进行的绿化带规划建设中,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

这让我们想起曾经采访过的一位低碳经济学家唐方方,他讲了这样一个实例:北京有个住宅项目,标榜“全生态、零排放”,其技术的确可算是低碳建筑的标本,但是,其大部分材料和技术都从国外引进,甚至所用地砖全部从意大利进口,可谓价值不菲。低碳的背后是不计任何成本的代价,这是用高碳打造的低碳做法,不可取。

话说回来,砍树造绿,已经违背了造绿的初衷。

(3)

那么,乡村里的树木,就完全不能砍伐吗?当然不是。

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绿化,只要是根据村庄实际进行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规划,必要的砍伐是应该得到支持的。对于的确影响交通或带有安全隐患的树木,可以移栽;对于其他树木,则应该尽量保留。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让乡村保持本色,从而望得见树,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在这方面,青岛市有个鳌角石村,就是很好的典型。

我们的记者前去采访,孟夏时节,走进鳌角石村,一下子就被村里上千棵水杉树吸引到了。这些合抱之木,笔直地矗立在村庄东西、南北主干道两侧,每棵高约20米,高大挺拔、枝叶繁茂。

鳌角石村党支部副书记李云好回忆说,1978年春天,李爱昌从外地引进了一批水杉树苗,发动村民一起种在了村里。

此后40多年里,村“两委”班子多次换届,但每一任党员干部都自觉“接力”护树。

曾有外地园艺商开出了每棵树五六千元总价五六百万元的高价收买,但村干部们抵住了诱惑,果断拒绝。

随着水杉地下根系不断扩张,个别紧邻大树的房屋出现裂缝,有村民找到村里要求砍树,但党员们商量后还是决定:树不能砍,村集体出钱维修房屋。

“40多年了,村干部换了五六茬儿,每年都有好几拨人来商议买树,可谁也没同意。”鳌角石村党支部副书记李云好说,“这些水杉树从种下到现在,只砍过两棵,还是因为架设高压线存在安全隐患。”李云好说。

广大乡村中千姿百态的树木,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底蕴和象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对于这些树,哪些能砍,哪些不能砍,鳌角石村的村干部们,用40多年一以贯之的行动,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原作者:王格芳 王成新

转化编辑:李檬 邵方超 马清伟 任宇波 策划 / 张德春

原载于5月29日《大众日报》8版论丛周刊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齐鲁政情|项目建设看规模?看数量?且以亩均论英雄

    置顶2.jpg

    临沂用A、B、C、D给企业定档,“按档给地”;荣成市正式启动“亩产效益”改革,挂图作战……“占地亩均贡献率”这个词在山东不是第一次出现,不管是在地方实践过程中,还是在省里出台的文件里,“占地亩均贡献率”的角色越来越重。“亩均论英雄” 发端于浙江,山东...[详细]

    06-01 11-06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山东6000多万亩小麦丰收在望 小麦“开镰”“无人”作业

    置顶1.jpg

    据省农业农村厅分析预测,今年我省小麦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后期如无大的灾害,全省小麦有望再夺丰收。当前,我省小麦正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渐成熟。据了解,今年小麦将于6月上旬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20日左右麦收基本结束。 [详细]

    06-01 11-06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 济南轨交3号线“小蓝1号”首次试跑 6月开始还要“实地操练”4个月

    置顶3】.jpg

    5月31日,“小蓝”在济南东车辆段试车线试跑。一条地铁线路开通运营,在土建、轨道等基建部分完成以后,需要经过冷滑试验、限界测量、热滑试验、空载试验、模拟载客试验等阶段。[详细]

    06-01 11-06舜网-济南时报
  • 青岛出租车确权相关权证手续今起受理 8月底完成

    置顶4.jpg

    本报5月31日讯根据有关通知精神,自6月1日开始,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行政审批局将受理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巡游出租汽车规范经营关系相关业务。[详细]

    06-01 11-06青岛日报
  • 剿灭空中“蜘蛛网” 济南老街巷露出最美天际线

    剿灭空中“蜘蛛网”。耗时近5个月,线缆剪除35000余米,涉及大小胡同16条,拔废弃线杆27根,新增多功能线杆8根……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泉城路街道办全力进行杆线整治落地的结果,换来的是辖区环境的整体提升,老街巷逐渐露出“最美天际线”[详细]

    06-01 11-06生活日报
  • 为什么这些博士后留鲁工作补贴15万,点进来看答案

    30名在站博士后获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为5万元/人;出站留(来)鲁企业工作补贴人员16人,补贴标准为15万元/人。经个人申请、审核上报、研究复核、公示等程序,山东省确定2019年“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在站生活补贴人员30人,补贴标准为5万元/人;出站留(来)鲁...[详细]

    06-01 11-06大众日报·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