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非遗民俗展现场的捏面人体验项目。
文/图 半岛记者 肖玲玲 报道
本报1月28日讯 一卤鲜海鲜腌制技艺、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李氏小儿推拿秘笈……1月28日下午,市南区文艺轻骑兵“最浓市南情 欢乐中国年”弘扬传统文化非遗民俗展在金茂湾负一层西镇博物馆开展,现场展示了市南区20项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股幸福的年味突袭西部海岸,激起文化传承的浪花儿。据悉,此次非遗民俗展将持续到正月初七(2月11日),感兴趣的市民不要错过!
非遗展以文化大集的形式集中展示与百姓节日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项目,通过展示、品尝、互动、现场操作、讲解的方式,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海鲜腌制技艺、鸭尾酥、成式篆刻、九嶷派古琴、植秀堂八白散、李氏小儿推拿等非遗文化的深层魅力。
1月28日下午,市南区文艺轻骑兵“最浓市南情 欢乐中国年”弘扬传统文化非遗民俗展在金茂湾负一层西镇博物馆开展,现场展示了市南区20项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快过年了,我们特别准备了一卤鲜海鲜和鸭尾酥互动展位,办一场舌尖上的‘非遗’。”市南区文化馆馆长董婷表示,互动类项目只展出前两天,有想体验的市民可得抓紧了。
■现场探访 非遗展上都有啥非遗
一卤鲜海鲜腌制技艺
一卤鲜海鲜腌制技艺是胶东沿海渔民发明并传承的独特技艺,至今已有数百年的传承历史。从现存报纸上可知,约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湛山的一卤鲜海鲜腌制技艺就已经知名青岛了。第三代传承人张恕玉致力于海鲜腌制技艺的研究与开发,其创制的“一卤鲜手撕鲈鱼”风靡省内外,已成了各大酒店的招牌菜。一卤鲜手撕鲈鱼和酸辣鲅鱼丸先后被山东省商务厅评为《齐鲁名吃》;一鲁鲜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青岛市2015年度最具创新力企业。一卤鲜海鲜腌制工艺在2017年4月入选青岛市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同年入选青岛市级非遗保护名录。
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
八白散是由白丁香、白茯苓、白牵牛、白附子、白僵蚕、白蒺藜、白芷、白芨等八种中草药制成的方剂。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是在八白散配方的基础上,配以膏药温敷,加上砭术经络手法和背部淋巴排毒技法,从而达到疏通血淤、调和气血、驻容养颜的功效。2016年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名录。
李氏小儿推拿秘笈
李德修少年修习《推拿三字经》,艺成后曾自设诊所,后到青岛市中医院工作,手法精准、受益者广,被誉为近代小儿推拿三字经学派的奠基人、李氏小儿推拿的创始人。历经1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该流派成为近代小儿推拿疗法中颇具代表性的重要流派。2016年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李氏小儿推拿秘笈善用独穴治急症,取血少而每穴操作时间长,推拿手法简洁易学,偏重望诊及五脏辩证,治疗取血以五行生克为原则。常取具有便于掌握与操作的定位穴,效果确切,可重复验证性强,创造了推某穴代替某方的独特风格。
鸭尾酥
青岛开埠以来,英记楼、顺兴楼、春和楼、聚福楼,四大酒楼以各自的经营特色闻名遐迩。四大酒楼首推英记楼,英记楼主要是达官贵人和社会贤达聚会的场所,其糕点是客人们的最爱,迄今已有120多年历史。秉承:“制作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祖训,英记楼“鸭尾酥”,在1997年被评为山东名小吃,同年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我省出台省属事业单位转制新规。关于事业单位转制为私营企业的费用预留问题,《意见》明确,转制前退休(含内部退养)人员统筹外待遇,满80周岁的预留5年、不满80周岁的预留至85周岁。[详细]
山东多市两会召开,为发展定基调,来看看都有啥亮点。各地为未来一年发展勾勒出怎样的发展蓝图?各地如何牢牢抓住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机遇,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我们梳理部分市政府工作报告,从中寻找答案。[详细]
在城市更新中重塑城市特色。在今年济南市政协委员的提案中,有不少关于传承历史文脉、保护济南文化的内容,例如民盟济南市委员会在一条提案中就关注了城市更新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详细]
1月27日,青岛政务网发布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刚在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关于二○一八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二○一九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详细]
山东将开展乡镇文化站专项治理本报讯。(驻山东记者苏锐)1月23日至24日,2019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详细]
“高效审批中,干部主动作为让人难忘”。第一天土地摘牌成交,第三天凌晨2点核发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四证”,同日9点半正式开工……2018年12月14日,当位于济南高新区孙村片区、占地500亩的费斯托济南全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