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举办系列活动庆祝山东省第24届环卫工人节

2018-10-26 20:26:03 来源: 滨州日报/滨州网 作者:

  召开庆祝山东省第24届环卫工人节座谈会。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10月26日,滨州举办系列活动庆祝山东省第24届环卫工人节。副市长郝吉虎参加活动。

  现场观摩渤海国际地埋式智能垃圾收集站。

  听取城区道路保洁等工作情况介绍。

  环卫设备作业展示。

  郝吉虎一行首先现场观摩了渤海国际地埋式智能垃圾收集站,随后又到市滨环城市保洁有限公司的作业基地听取了城区道路清扫保洁、职工技能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数字化管控等情况介绍,观看了环卫设备作业展示,并慰问了环卫工人代表。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听取了全市环卫工作情况的汇报,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发言。

  慰问环卫工人代表。

  庆祝山东省第24届环卫工人节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郝吉虎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环卫工人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并肯定了近年来全市环卫工作取得的成绩。郝吉虎表示,近年来我市环卫作业模式实现了由人工向机械的巨大转变,全市城乡环境焕然一新。在下阶段的工作中,要继续扩展环卫保洁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环卫保洁标准。要加大环卫投入,更加关注环卫事业、关心环卫工作、关爱环卫工人,推动环卫事业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优化创新作业模式 提高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

  我市环卫事业发展亮点纷呈

  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局牢牢锁定“争一流、上水平”的工作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复审为契机,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制度,优化创新了主次干道清扫、垃圾收集清运、河道打捞等多个作业模式,并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我市环卫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乡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我市主城区主次干道实现机械化清扫和洒水作业100%全覆盖

  近年来,为提高保洁效率和保洁质量,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市城管执法局积极尝试市场化运作、专业化保洁、机械化作业的新模式,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保洁质量和保洁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具体的工作中,积极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道路保洁采取“机械化清扫+定期冲洗+人工快速捡拾”的作业模式,彻底改变了“人工清扫为主”的传统作业方式。目前,仅市本级就有各类道路清扫清洗设备40余台、电动保洁车150台,市主城区主次干道实现了机械化清扫和洒水作业100%全覆盖。除此之外,在环卫保洁作业及管理模式方面进一步提高精细化水平,采取“人工+机械”的配合模式, 330公里人行道全部水扫作业,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由主路面向人行道的延伸;人行道及护栏、路口四角实现了精度清洗。

  稳步推进深度保洁,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精心打造深度保洁示范路。在前期成功试点的基础上,2017年将深度保洁示范路数量提高到18条,深度保洁面积提高到73.6万平方米,约占所辖主次干道和人行道面积的13.5%。

  市本级及部分县区(市属开发区)餐厨垃圾收运体系投入运行

  市城管执法局不断优化调整移动公交收集模式,目前沿街移动公交收运体系共有大型压缩收集车12辆、收集线路12条;小型垃圾收集车20辆、收集线路14条,沿街垃圾收运体系逐步完善。在单位(小区)垃圾清运方面,今年对清运路线进行了局部优化调整,对部分重点单位、小区生活垃圾实施二次清运,确保各单位、小区垃圾日产日清。目前,市环卫清运大队共有各类生活垃圾压缩车40余辆,承担市城区656家单位(小区)、90余个城中村和42个中转站的生活垃圾清运任务,日均清运生活垃圾300余吨。

  为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前端收运体系和末端处理项目建设。2018年,市财政投资451.8万元用于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新购置餐厨垃圾收集车3台、餐厨垃圾桶2000个、移动清洗车1台、建设固定清洗站1座。目前,市本级、沾化区、滨城区、开发区、高新区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全面投入运行,日收运量50吨左右。

  加快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为缓解市民如厕难、环卫工人缺少休息场所等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市城区公厕及环卫工人休息室规划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市城管执法局环卫处管辖市城区公厕63座,其中包括移动环保公厕22座,环卫工人休息室一体式公厕14座。去年以来新建的6座公厕还增设了“第三卫生间”,解决了一部分特殊人群如厕不便的问题。

  公厕工作“三分建、七分管”,市城管执法局积极完善公厕设施,改善内部环境,打造便民服务品牌。其中,在18座公厕配备打气筒、雨伞等便民用品,在9座公厕安装便民充电器;在所辖63座公厕管理间放置卫生纸,供市民免费使用;在晨练人群集中、门店集中、人流量大的重点位置选取13处公厕,24小时全天候开放;将辖区内的环卫公厕和对外开放的社会公厕信息录入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电子导航系统,实现一键快速“找公厕”。

  积极推动垃圾收集站建设,近年来先后建设了彩虹湖、滨州职业学院、为民市场、桃李花卉市场、银座中海店5处垃圾收集站。为解决渤海国际、新悦国际、中央公园三大商业区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今年又建设了渤海国际地埋式智能垃圾收集站1处。为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转运效率,2014年在原市垃圾处理厂院内建设固体废弃物转运中心。该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垂直压缩工艺,目前可实现日转运生活垃圾500余吨。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建设完成 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我市把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积极理顺体制,强化督导,落实责任,推动工作实施。目前,我市各县区均实现了“户集、村收、镇转、县(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无缝隙、全覆盖、常态化运转,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2016年以来,我市又结合大气污染防控、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积极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向铁路、公路、河流沿线环境治理延伸,向农村“三大堆”治理延伸,向庭院卫生治理延伸,消除盲区盲点,实现全覆盖、无缝隙。

  在垃圾处理方面,今年初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目前该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达120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依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共建共享,已经投入运行。项目累计投资1600万元,设计日处理能力100吨,我市城区餐厨废弃物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解读支持实体经济45条:优化要素保障 提速动能转换

    11.jpg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机遇难得,时间宝贵。新项目尽快建成,新动能尽快见效,都有赖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一系列支撑要素的合理流动、有效集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把握土地、人才、资金三大核心要素,选择矛盾最突出、呼声最强烈的环节加强制度...[详细]

    10-27 08-10大众日报
  • 17种抗癌药纳入山东省基本医保工伤和生育险药品目录

    11.jpg

    26日,山东省人社厅官网发布《关于将17种抗癌药纳入山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18年11月30日起,统一将国家谈判的阿扎胞苷等17种抗癌药纳入《山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详细]

    10-27 08-10齐鲁晚报
  • 进口废品改生产日期继续卖!济南销毁5000多瓶橄榄油

    11.jpg

    近日,济南市历下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销毁了5000多瓶过期橄榄油,这些橄榄油是该局2016年查处一起过期橄榄油篡改生产日期再销售的案件时罚没的。为了实现资源再利用,该局特别联系了一家生物柴油公司来处理。而这批橄榄油被济南一公司以废品名义进口后,部分被篡改生产...[详细]

    10-27 08-10齐鲁晚报
  • 山东超一半职场人都有跳槽倾向,哪个地市职场人最爱跳槽?青岛最活跃!

    11.jpg

    2018年秋招正式进入高峰期,用人单位在此期间广纳贤才,就业市场暗潮涌动,职场人纷纷将跳槽提上日程。就目前山东地区来看,各地市职场人稳定性如何?不同年龄、学历跳槽情况又呈现出什么规律?据齐鲁人才网发布的《2018山东秋招跳槽数据报告》显示:秋招以来跳槽人...[详细]

    10-27 08-10爆三样
  • 未来3年山东将建设70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

    齐鲁网烟台10月26日讯山东省把海洋牧场作为“海上粮仓”建设的主战场,加快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主任王熙杰告诉记者:“这一年我们建设了海洋牧场的观测网和多功能平台,把我们海洋牧场的建设,由近海走向深远海。[详细]

    10-27 08-10齐鲁网
  • 山东梆子小戏《相亲》聚焦乡亲乡情 山东省十一艺节绽放异彩

    故事发生在鲁西南某农村,剧中共四个人物:进步女青年小翠,小翠的继母,继母的儿媳和小翠未来的公爹王老二。据悉整个剧情围绕父亲过世后小翠带继母出嫁一事引发,剧中人物王老二是小翠的继母改嫁前的小叔子,同时也是小翠未来的公爹。[详细]

    10-27 08-10齐鲁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