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练好内功跨越“三道坎”
——从广交会青岛军团管窥外贸形势
■第124届广交会场馆一景。沈俊霖 摄
第124届广交会上,一大批青岛外贸企业以舍我其谁的自信、百折不挠的坚韧,审时度势,逆势而上,抓订单,促成交。据大会统计,广交会一期青岛交易团实现成交8.93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5%,实现了难得的平稳增长。
“三道坎”
作为“外贸风向标”,广交会屡屡准确测出外贸“风向”。
中美经贸摩擦是本届广交会最高频的热词,也是横亘在外贸企业面前的一道坎。美国最新宣布的对2000亿美元中国货物征收10%关税自9月24日正式生效,到年底税率将提升至25%。受访企业普遍表示,美方第一轮加税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但总体可控。
“我们出口的木工机械被列入了美方加税目录,从9月24日起加征10%的关税,但加税后,仍有一定的竞争力,美国客户仍在不断追加订单。”青岛金岭电器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许志英说。
为了规避关税壁垒,尤其是避开年底新一轮25%的高关税,不少美国进口商采取提前下单、提前交货的应急措施。“加税措施公布后,美国客户就不断追加订单,原本计划明年上半年执行的订单纷纷提前到了今年10月和11月。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我们工厂正在加班加点,争取在年底新一轮加税前完成交货。”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鹏说。避税效应在本届广交会进一步放大,统计显示,大会一期青岛交易团对美国成交2844万美元,增幅高达惊人的72.7%。
汇率大幅波动是摆在外贸企业面前的第二道坎。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曾经在2月和3月均触及过6.26—6.27的阶段高位,10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338,较前一交易日下行102个基点,今年以来,累计贬值超过10%。“人民币贬值理论上有利于降低出口成本,增强中国制造海外竞争力,扩大出口,但在贸易实务中,贬值的部分不但不能完全转化为出口企业的利润,还会影响海外客户的信心。”一受访企业负责人表示。
当下,以操控汇率为重要手段的贸易博弈引发的“货币战争”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国际贸易的“拦路虎”。根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非美元货币兑美元贬值幅度在两位数的货币达到7种,分别是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印度卢比、俄罗斯卢布、印尼盾。其中,阿根廷比索以兑美元贬值高达50.8%,紧随其后的土耳其里拉贬值幅度也超30%。“由于南非本币大幅贬值,一些客户直接‘甩单’,货不要了,连订金也不要了,给我们造成了较大损失。”一受访企业负责人说。
外贸成本居高不下是外贸企业面临的第三道坎。今年以来,大宗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及物流费用持续上升,企业盈利空间被一再压缩。“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到目前累计上涨15%,大大侵蚀了公司利润空间。”青岛骑士玻璃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朱凤山说。
“先行一步”全球布局
所有的危机中都蕴含着机遇,想要抓住机遇,必须练好“内功”。“要想应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关键在于‘做好自己’。”海尔海外电器产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庆福说,在这一轮中美经贸摩擦中,海尔受到的冲击较小,主要得益于海尔的全球视野,特别是多年来对国际市场的深耕。“对GE家电的成功并购让海尔在北美市场的本土化战略有了坚实的基础,对化解本次经贸摩擦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张庆福说,今年1—8月,海尔冰洗空冷4大品类出口实现同比增长18%,是行业平均增幅的近两倍,而美国市场同样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青岛企业“先行一步”的全球布局,正在转化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自美国公布加税清单后,我们就果断停止了美国订单在国内工厂的生产,并及时将这些订单转移到了公司位于越南的工厂,避开了关税壁垒,增强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青岛青禾人造草坪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林荣昌说。
事实证明,三年前海信在墨西哥的布局极具前瞻性。“为应对关税壁垒,我们进一步扩大了墨西哥工厂产能,承接更多的美国订单,实现了海外市场的平稳增长。”海信集团国际营销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王宝说,下一步,海信还将继续优化海外布局,增强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海外竞争力。
全球化布局增强了企业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目前,青岛企业境外投资贸易占全市国际贸易的比重达到20.3%。而日益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则让青岛企业有了价格话语权和可观的盈利空间。“外贸发展历程证明,面对危机,技术落后、附加值低、品牌力弱的产品往往最先被淘汰出局,而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品牌力强的产品总是‘笑到最后’。”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本届广交会上,海尔以“飨宴冰箱”为主打的高端产品签下了欧盟和加拿大总计1.2亿美元订单,“净界”自清洁空调凭借先进的健康空气解决方案,签下了南非、中东、加拿大总计2.2亿美元订单,而其紫水晶洗衣机、空气洗洗衣机等高端产品则顺利签订了欧盟、南非和加拿大的1.5亿美元订单。以“技术立企、稳健经营”为发展战略的海信,在广交会展上推出的ULED电视和激光电视等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产品十分受客户青睐,前9个月,其海外自主品牌销售同比增长27.5%,自主品牌占比超过六成。澳柯玛凭借自主研发的风冷冷柜和不锈钢冰箱等创新型产品,收获了4377万美元的订单,同比增长两倍。
平稳增势有望延续
谈到第四季度及明年的外贸走势,不少受访企业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我认为,外贸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即便对美出口也不可能出现断崖式下跌。”张庆福说。王宝则更为乐观:“预计第四季度,海信整体海外销售额将增长20%左右。”澳柯玛、海容商用冷链、征和工业等公司纷纷预测,第四季度及明年将延续平稳增长势头。
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当然,信心源自非凡的实力与清醒的认知,而非盲目与无知。“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锁具最大的生产基地,未来,这一地位还将进一步牢固,是任何其他市场无法替代的。”青岛三链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辉信心满满。
“青岛拥有全球配套最全、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的小推车基地,这是任何海外市场无法匹敌的。我们目前的订单已排到了明年3月份。”青岛华天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源说。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玻璃产品线和强大的玻璃研发能力,这种竞争力短期内难以被取代。”朱凤山说。
放眼青岛,外贸转型升级发展已初见成效,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极具指标意义的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17年,青岛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比42.9%、9.2%,比2012年提高了6.4个、2.7个百分点。最近的多届广交会,青岛品牌企业成交占比70%以上,成为抢订单促成交的绝对主力,竞争力不断牢固。同时,青岛货物贸易中一般贸易出口占比达到69.7%,比2012年提高了14.9个百分点,说明青岛对加工贸易的依赖进一步降低。
信心亦来源于“有形的手”一揽子制度设计。10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决定,从11月1日起,提高部分现行货物的出口退税率,为出口企业减负。“从11月1日起,链条的出口退税率由现行的13%提至16%,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美国加税的影响,稳定了美国市场。”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大志说。
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将“稳外贸”作为“六稳”之一以来,外贸领域的利好政策加快出台落地。仅9月下旬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接连三次聚焦稳外贸,从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到提高出口退税率,推出一系列对外贸企业产生直接利好的措施,并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10月22日,青岛召开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专题会议,提出围绕降成本、提效率、抓长效,做到省时、省事、省钱、省心,全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这给青岛广大外贸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全球货物贸易增长态势也面临挑战,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外贸稳增长的根基愈发牢固,势头愈发强劲,前景可期。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今天上午,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召开新闻和文艺工作恳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塑造山东新形象、构筑强大正能量”为主题,就加强改进新闻舆论和文学艺术工作进行座谈交流。会上,王磊、梁国典、吕芃、王家新、徐锦庚、余孝忠、赵秋...[详细]
省政协主席付志方今天主持召开省政协十二届六次主席会议,审议将要召开的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有关事项。会议听取了省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艺华所作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议程、日程、增加讨论组的建议的情况汇报,决定会议10月30日在济南开幕。[详细]
济南地名新规提报明年立法调研,要从根本消除洋地名本报在22日、23日连续报道济南楼盘取名大、洋、怪、重的问题。24日,记者从济南市民政局了解到,《济南市地名管理办法》的修订已经提请申报明年人大立法调研项目。[详细]
青岛海尔在德国正式挂牌上市。中国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24日正式登陆中欧国际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D股市场(中欧所D股市场),通过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准入并挂牌交易实现上市,成为中欧所D股市场第一支D股股票。[详细]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玮24日在回应“消费降级”等问题时表示,让消费者更加“能消费”,即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要尽快落实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和办法,明确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确保明年1月1日起实施。[详细]
在《规划》中,山东明确提出推动渤海海峡通道前期工作,在蓬莱东港预留跨海通道起点建设空间。山东先期将谋划在青岛、烟台间建设磁悬浮线路,还考虑预留青岛、日照间磁悬浮研究线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