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航空是烟台连接内地沟通国外的重要桥梁,是烟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搭建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84年烟台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一举站在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当年,民航烟台莱山机场首航成功,掀开了烟台民航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序幕。
8月9日,“聚焦首批对外开放城市——烟台”全国媒体行活动走进烟台国际机场,近距离见证民航机场到“国际化空港”的华丽蝶变。
烟台机场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对于港城市民而言,航线的开拓无疑使得市民出行更为便捷。2018年夏航季在烟台机场投入运营航班的公司达到27家,过夜飞机从莱山机场时期最多的11架,发展到目前的18架。国内外航线网络快速发展,运营公司和航班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烟台各条航线上的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和灵活,价格也将更加亲民。
“面向日韩、贯通南北、连接西北、辐射西南”是烟台国际机场的航线网络格局,截至目前,烟台机场与国内外65个城市实现定期通航,航线网络基本国内重点城市,国际及地区航线覆盖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东北亚的重要门户口岸。
机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区域发展中举足轻重。当前,烟台国际机场客货“并驾”,随着吞吐量不断提升,机场二期正在加紧推进中,计划2019年开工建设,2021年建成启用。规划目标2030年,按年旅客吞吐量23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20万吨、年起降17万架次设计。
城市发展,离不开空港繁荣;空港繁荣,助推的是城市的新一轮发展。烟台机场转场带来的烟台速度,也必将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腾飞发展,将烟台带向全新高度。开航30多年来,烟台国际机场集团坚持以建设“面向亚洲与世界的国际化空港”为目标,大力开拓市场,客货运输量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烟台机场国际货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基本形成以国际货物为主体的航空货运格局。未来,烟台国际机场还将建设综合、集中、齐备的航空物流库区,实现“七库一楼”的多功能空运区。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各层次、类型高等学校在计算岗位总量时按不低于以下生员比标准进行核算。引进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直接申报认定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随时申报,经核准后予以聘用,不占核定的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数量。[详细]
炎炎夏日,海滨成了人们避暑的好去处,现在,在山东沿海城市,人们又多了一项新选择:到海洋牧场平台上进行生态观光、休闲海钓。据悉,我省已启动实施《山东省海洋牧场示范创建三年计划(2018-2020年)》,探索海洋牧场建设新技术、新模式,推进海洋牧场生态化、装...[详细]
企业开办再提速,简化水气暖报装,组建市、县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今天召开的市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我市印发了《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十大重点任务攻坚战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实施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涉企信贷产品与服务,针...[详细]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985.43亿元,增长7.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4.5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0.5亿元,其中,民生支出652.1亿元,占全部支出的77.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29亿元、增长10.2%,国际贸易总额567.1亿美元、增长4.8...[详细]
8月8日下午,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烟台峰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东山宾馆举行。安徽省青企协、佛山市青商会、香港山东商会联合总会、项目签约方以及烟台市青企协代表等嘉宾共100余人参加活动。[详细]
1861年开埠的烟台港,目前是中国环渤海港口群主枢纽港,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 目前,西港区正在推进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原油管道复线、LNG码头、接收站、管道等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重大项目的工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