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港西港区:中国最大铝矾土接卸港,年出货4000万吨

2018-08-10 08:56: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秦雪丽

  1861年开埠的烟台港,目前是中国环渤海港口群主枢纽港,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改革开放后,转制成立烟台港集团,现拥有芝罘湾、西港区、龙口港、蓬莱港四大港区。烟台港西港区作为烟台港集团发展的核心港区,肩负着港口功能和货源结构调整的重担。也被赋予“发挥龙头作用,建设世界上最深的码头,接卸世界上最大的船舶”之厚望。8日下午,“聚焦首批对外开放城市——烟台”全国媒体行活动走进烟台西港区,带领记者亲身体验强港风貌。

  改革管理模式 打造完整高效原油体系

  烟台港西港区距离芝罘湾港区35公里,水深15-28米,是我国沿海为数不多的深水岸线之一,具有成为综合性深水大港的先天优势。规划码头岸线总长27.9km,占地面积约33.3平方公里,可形成各类码头泊位70个,年综合通过能力2.5亿吨。规划形成LNG作业区、通用作业区液体散货作业区、干散货作业区、原油作业区等五个码头功能区,预留集装箱作业区和铁路轮渡区,码头作业区后方规划物流区、公用配套设施等功能用地。自2005年9月启动建设,现已完成30万吨(级)原油码头、40万吨(级)矿石码头、540公里长输管道、271万立方罐区以及防波堤、航道、疏港高速等配套项目建设,能源进口体系、矿石混配体系、铝矾土全程物流体系、集装箱航运体系四大体系已全部建成。

  按照专业化码头的要求,烟台港集团致力构建现代企业的战略框架,全面推动港口高效有序运行。几年间,先后有泰山石化公司、西港通用公司、矿石公司西港区作业站、烟台港万华码头公司等生产单位挂牌成立,货物吞吐量连年增长,码头生产逐步驶入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的快车道。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平的铁矿石、液体化工、散杂货通用码头泊位相继建成投产。有了强健的“身躯”,更要有高效运转的“神经中枢”。而对西港区而言,这条“神经中枢”就是,强化现场调度指挥,统筹货源开发、生产组织和生产要素。

  在采访烟台港西港区管道公司中控室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管道运输的监控大屏幕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盯着屏幕,密切关注着原油输送管道的监控图,如果哪条线有比较大的波动,就代表压力出现了变化,说明可能是管道破损,就得立刻派人去查看。

  据悉,管道项目只是烟台港原油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270万立方仓储罐区和540公里烟淄管道项目,烟台港携手战略合作伙伴成功打造出了集码头装卸、罐区仓储、管道运输于一体的原油体系。值得一提的是,烟淄管道项目于2016年投入使用,是山东省第一条直输各炼厂的公共服务管道。项目采用高标准保温、先进的技术工艺,该系统可以通过对原油流速、密度等进行监测和精确计算,实现了原油间的立即切换。该管道从首站到末站4个场站,均具备加热功能,即使凝点达到30℃的高黏度原油都可照常输送,可满足用户95%以上的原油品种的输送。集“船舶—码头—仓储—管道—最终用户”于一体的完整物流链条,让港口与用户之间实现了“门到门”一站式服务,且具有安全、经济、环保、快捷等特点。烟台港原油一体化项目的运营,在进一步调整港口布局、优化港口功能的同时,也为山东地炼企业发展提供原料运输保障。

  发挥区位优势 搭建矿石开放“大码头”

  西港区30万吨级(兼顾40万吨)矿石码头是渤海湾南岸唯一的、全国沿海港口为数不多的大型、深水、专业化矿石码头,投入试运行后大大提升了烟台港的大型船舶靠泊和接卸能力,对港口生产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

  记者在西港区矿石码头看到,满载几内亚铝矾土的“兰梅”轮正在卸船作业。卸下的优质铝矾土将通过二程船转水至滨州套尔河,再经公路运输直达原料用户。据工作人员介绍,依托几内亚博凯内港、滨州套尔河,烟台港西港区携手战略合作方成功建设的自国外矿山开发至国内终端用户于一体、长达14000多海里的铝矾土全程物流链发力,2018年实现年铝矾土出货量4000万吨以上。该项目已成为中国企业深耕“一带一路”的成功案例,也让烟台港西港区发展成中国最大的铝矾土接卸港。该条铝矾土运输航线还开启了中国至西非海运物流的新模式,利用几内亚铝矾土船返程,开通烟台港-几内亚散杂货、集装箱运输服务,承运水泥、工程机械、钢结构、集装箱等货种,逐渐发展成为集铝矾土勘探开采、陆地运输、内河港口协作、海上物流运转、远洋运输为一体的综合供应链系统。

  目前,西港区正在推进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原油管道复线、LNG码头、接收站、管道等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重大项目的工程。烟台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集装箱码头也将从老港区搬到西港区,各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未来,烟台港集团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投资规模,完善港口功能,将西港区建设成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进出口、仓储中转基地和辐射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矿石中转分拨基地,发展成为以油品、矿石、煤炭、铝矾土、化肥、钢铁、再生资源等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化港区。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崇敏

推荐阅读
  • 山东发布意见,首次提出以“生员比”确定高校岗位总量

    1_副本.jpg

    各层次、类型高等学校在计算岗位总量时按不低于以下生员比标准进行核算。引进符合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直接申报认定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随时申报,经核准后予以聘用,不占核定的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数量。[详细]

    08-10 08-08山东省人社厅
  • 山东海洋牧场运营怎样?综合收入2100亿居全国首位

    2_副本.jpg

    炎炎夏日,海滨成了人们避暑的好去处,现在,在山东沿海城市,人们又多了一项新选择:到海洋牧场平台上进行生态观光、休闲海钓。据悉,我省已启动实施《山东省海洋牧场示范创建三年计划(2018-2020年)》,探索海洋牧场建设新技术、新模式,推进海洋牧场生态化、装...[详细]

    08-10 08-08新锐大众
  • 济南开展十大重点任务攻坚战 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3_副本.jpg

    企业开办再提速,简化水气暖报装,组建市、县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今天召开的市政府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我市印发了《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十大重点任务攻坚战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实施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涉企信贷产品与服务,针...[详细]

    08-10 08-08舜网-济南日报
  • 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 青岛市政府部门半年报亮点频现

    4_副本.jpg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985.43亿元,增长7.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4.5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0.5亿元,其中,民生支出652.1亿元,占全部支出的77.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29亿元、增长10.2%,国际贸易总额567.1亿美元、增长4.8...[详细]

    08-10 08-08青岛日报
  • 一组照片带你看海南30年巨变

    30年前的今天,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曾经的海口三角池地区。(来源:海口市城建档案馆)  如今的海口三角池夜景。(摄影:石中华)  曾经的海口国贸片区等城市景观。[详细]

    08-10 08-08人民日报客户端
  • 财物埋沙里下海游泳照样被偷 民警高温守候抓获两贼

    财物埋沙子里就下海游泳,以为万事大吉,没想到早被别有用心的贼盯上了。经审查,该二人如实供述了今年7月份以来结伙窜至崂山区石老人海水浴场多次盗窃财物的犯罪经过。[详细]

    08-10 08-08青岛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