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导演潘鲁生讲述青岛峰会文艺演出的幕后故事

2018-06-09 23:2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磊

  合作海阔天空,文明熠熠生辉

  ——副总导演潘鲁生讲述青岛峰会文艺演出的幕后故事

  大众网青岛6月9日讯特派记者 王磊)6月9日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有朋自远方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璀璨绽放,迎接出席峰会的各国嘉宾。这台以天空为屏幕、以大海为舞台、以城市为景观的灯光焰火演出,使人置身于辽阔的天海之间,以灯火勾绘城市影像,以视觉艺术诠释了友谊合作如沧海长空般广阔的空间、沟通发展如城市灯火般温暖便捷,在广阔自然与城市人文交融的语境中,诠释了“上海精神”关于合作共识、关于友谊的理念、视野与格局,以艺术为纽带,形成一种共鸣。

  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本次活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文艺演出副总导演潘鲁生教授,在第一时间接受记者专访,讲述青岛峰会文艺演出的幕后故事。

  

  艺术阐释“上海精神”,展现中华文明

  视觉艺术往往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阈限,主题形象鲜明突出,富有感染力。“作为灯光焰火艺术表演,既以最璀璨绚丽的方式呈现,又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精准的表明主题、表达思想、表现意境。”潘鲁生说,如何在二十多分钟里以焰火灯光的艺术语言诠释“上海精神”和峰会主题、展现中华文明,是总导演张艺谋、总制作沙晓岚和主创团队最富思想深度和艺术功力的地方。

  “合作海阔天空,文明熠熠生辉。”他介绍,为落实习近平主席外交理念,主创团队经过深入构思、反复研讨、不断论证推敲和完善,形成了“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并按照序篇“上合之光”及“天涯明月”“齐风鲁韵”“国泰民安”“筑梦未来”与“命运共同体”五个篇章展开,集中呈现上合组织发展历程、齐鲁文化特色、中国发展成就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诠释了礼乐文明和大国外交风范。最后的大型焰火表演,象征四季平安,寓意合作共赢,表现友谊繁花似锦,达到交流对话的高潮。

  当晚,嫦娥奔月的舞蹈、太空人的表演,童声朗诵的《论语》、“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影像画卷以及人民笑脸、生命连理树等画面给来宾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台演出展示了大量的山东元素。”潘鲁生表示,语出《论语》的“有朋自远方来”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主题,纳百川之海、可览群岳之泰山、圣人孔子是文明的象征。同时,以民间剪纸形式表现的济南、青岛是自然人文风光,潍坊风筝、菏泽牡丹、胶州秧歌和胶南农民画等,展现齐鲁文化,表现山东人民的获得感,是一幅具有新时代气息的齐鲁生活画卷,热情歌颂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科技拓展舞台意境,体现时代精神

  以天为幕,以海为台,以城为景。“张艺谋导演和他的团队非常注重运用科技实现艺术创意、拓展舞台意境,使这次演出区别于以往传统演出形式。”潘鲁生告诉记者,通过海上舞台多媒体球面视频、环幕投影与海岸线城市景观楼体相结合,创造性地将青岛的城市灯光夜景融入舞台表演之中,是文化与科技交融、海天与城市呼应、灯火与音乐融会的视听体验。

  记者了解到,海上舞台总跨度达到百余米,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营造了浩渺无极、长流不息、奔腾向前的海天圣境。潘鲁生介绍,LED球屏幕、环型投影网幕和青岛城市楼体灯光屏幕三位一体,亦真亦幻,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协同的成果。激光与威亚矩阵灯的互动表演,展现出人类不断探索、科技不断发展、世界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主题。艺术表演尾声,焰火伴随音乐绽放在青岛夜空,为峰会留下永恒难忘的瞬间。

  “先进的舞台技术、世界一流的灯光设备、辉煌的焰火表演,都是科技对艺术的支持和拓展,从艺术语言上来看,也是一种推陈和创新。”潘鲁生认为,这使演出所传达的文明理念、文化思想、友谊合作理想等更加富有时代气息。悠久的文明历史、美好的艺术语言、发展中的高新科技本身,也成为对中国、对上合、对国际交流发展愿景的一种生动诠释和表达。“从中能够体会到一种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能限’的进步力量与方向。”

  主创团队倾力创意,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这场艺术表演的筹备过程历时半年多。“如何克服海上作业及排练的种种困难,特别是要把城市景观作为舞台、把舞台变成城市与大海的组成部分,为创作提出新挑战。”潘鲁生参与了筹备过程,谈到张艺谋导演以及团队所有成员的创作热情、创新精神和敬业态度时,他深有感触,“从头脑风暴创意设计到节目的编排落地,张艺谋带领创作团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取舍与颠覆,从细节中发现创新点,从理念中力求突破。”

  “再重来一次”,“半秒都不能有误差”,潘鲁生介绍,在整个创作中,张艺谋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倾力创意。而面对天气变化与预案处理,艺术表现与技术支撑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他都以乐观的态度认真对待困难,严谨修改方案。

  潘鲁生表示,正是导演组以及导播、演出、舞美、灯光、激光、焰火、视频等工作团队,密切配合,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推进各项工作,保障焰火、灯光等技术安全,最终呈现了一件令人赞赏的艺术作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推荐阅读
  • 山东: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搜狗截图18年06月09日1021_3.jpg

    近日,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名单出炉,淄博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名列其中。据悉,山东近期还计划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内文化企业发展情况监测系统,完善数据采集、分析和推广应用机制,以及时掌握和报送企业发展情况。[详细]

    06-09 10-06中国文化报
  • 齐鲁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

    搜狗截图18年06月09日1039_5.jpg

    为给基层民众搭建展演展示平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济宁市于2012年启动了“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共文化科科长白红波说,基层文化设施尤其是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广覆盖,对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详细]

    06-09 10-06中国文化报
  • 全球首架孔子文化主题飞机首航济南—广州

    搜狗截图18年06月09日1040_6.jpg

    6月6日下午16:05,全球首架孔子文化主题飞机执行首个山航航班SC1171,由济南遥墙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广州,为机上旅客开启了一段中华传统文化之旅。随后,乘务长陆续抽取了六位幸运旅客,分别赠送了一张国美酒提货券,并邀请旅客来到前舱诵读《论语》中的经典章节。[详细]

    06-09 10-06新锐大众
  • 青岛港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频繁 海运年出口50万标准箱

    搜狗截图18年06月09日1018_1.jpg

    目前,青岛港青港物流公司海铁联运中心共开通25条火车大列线路,包括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开通的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等4条过境大列。在青岛-中亚过境班列的班次计划上,2018年青岛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条线路达到1天两列,二连浩特、满洲里一周三列。[详细]

    06-09 10-06青岛新闻网
  • “最美初夏游齐鲁”火爆 拟赴蓬莱游客请调整线路

    由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大力支持,青岛市旅游协会积极倡导的“休闲惠民 最美初夏游齐鲁”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的广泛关注与参与。连日来,进入烟台市热门景区的游客数量激增。[详细]

    06-09 21-06大众网
  • 樱桃“唱罢”蓝莓又登场,青岛奏响“田园牧歌”

    6月9日,第八届崂山蓝莓采摘节正式开幕。走进崂山蓝莓生态园,一串串硕果累累的蓝莓挂在翠绿青葱的枝头上,娇艳欲滴。抿一颗,轻轻咬破薄薄的表皮,在唇齿间爆浆的一刹那,收获夏天最酸甜的回忆。[详细]

    06-09 17-06大众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