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凤祁
久负盛名的第23届崂山北宅樱桃节刚刚落下帷幕,45万游客纷至沓来,拉动旅游收入突破9000万元。
编者按:6月9日至10日,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迎来上合青岛峰会。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也是继2012年北京峰会后上合组织领导人再次聚首中国。“青岛之约”,世界目光在此聚焦。即日起,大众网特别推出“印象青岛”系列报道,带您走近青岛,近距离感受她的魅力。
“印象青岛”(1)
樱桃“唱罢”蓝莓又登场,青岛奏响“田园牧歌”
大众网记者 王宗阳 青青之岛,亲亲上合。开放、美丽、文明的青岛,正以最美的姿态喜迎四海宾朋。此时,当你漫步岛城,空气中似乎飘着樱桃与蓝莓的果香。在崂山,久负盛名的第23届北宅樱桃节刚刚落下帷幕,45万游客纷至沓来,拉动旅游收入突破9000万元。樱桃 “唱罢”,蓝莓又闪亮登场。一个红,一个紫,这俩“小果子”,让青岛的乡村游“大红大紫”。
近年来,青岛不断做强精品农业,利用“农业+园区”的模式将农业链条做深、做透,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石、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延伸、休闲旅游为主打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如今,一幅美丽的《田园牧歌》画卷,正在青岛徐徐展开。
青岛有个“网红”樱桃节,游客果农“笑弯了腰”
在青岛崂山深处,有个名叫北宅的街道。别看这里远离闹市,却诞生了青岛的“网红”节日——樱桃节。自1996年以来,崂山北宅樱桃节已连续举办了23届,成为崂山生态旅游的龙头项目,也是青岛市最成功的节庆活动品牌之一。
大众网记者走近北宅发现,这里四面环山,无污染,光线充足,昼夜温差大,很适合樱桃的生长。正因为无可比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北宅樱桃甜美可口的品质。目前,全街道共有崂山小樱桃、崂山樱桃、乌梅及早、红灯、砂蜜豆、沙蜜脱等数十个樱桃品种,樱桃树达到42万株、1.1万亩。
前不久,第23届北宅樱桃节刚刚落下帷幕,45万游客纷至沓来,拉动旅游收入突破9000万元今年。今年,家住北九水的农户衣玉洁开心地说,过去路不好走,很多游客想来都怕堵车。为了让大家好地品樱桃、赏崂山,北宅街道对进村采摘的道路进行改造,并配备了很多旅游设施,提升了旅游品质。我们农户赚的更多了,游客也更愿意来了。许多外地游客能在这里采摘、爬山,还能体验传统的农家文化。
樱桃 “唱罢”,蓝莓又闪亮登场。一个红,一个紫,这俩“小果子”,让青岛的乡村游“大红大紫”。
一红一紫俩“小果子”,助推青岛乡村游“大红大紫”
初夏六月,樱桃刚刚跃下枝头,蓝莓采摘就到正当时。6月9日,第八届崂山蓝莓采摘节正式开幕。走进崂山蓝莓生态园,一串串硕果累累的蓝莓挂在翠绿青葱的枝头上,娇艳欲滴。抿一颗,轻轻咬破薄薄的表皮,在唇齿间爆浆的一刹那,收获夏天最酸甜的回忆。
如今,这一红一紫两个“小果子”,正助推青岛乡村游实现“大红大紫”。在崂山区,政府有关部门全力提升园区的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绿化提升、景观提升、打造停车场等配套提升。依托樱桃与蓝莓采摘,也进一步提高了农家宴的水平。在北宅的一家特色农家宴里,记者看到许多游客在购买樱桃之余,还对槐花、蚂蚱菜、崂山参、草鱼、土豆合等当地特色美食情有独钟。水果采摘与农家饭,实现了完美结合。
我们再把目光对准黄岛区。如今,“黄岛蓝莓”已被农业部评为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目前,黄岛蓝莓种植面积约10万亩,占全国蓝莓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让黄岛蓝莓品牌叫响全国。日前,黄岛蓝莓还佩戴上了“身份证”,每盒出售的蓝莓产品都可进行追溯。以蓝莓为纽带,各种特色园区、“蓝莓小镇”发展迅速,乡村旅游在当地很火爆。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高了青岛乡村旅游的美誉度,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农业+园区”加快三产融合发展,美丽的“田园牧歌”正在上演
两个“小果子”的故事,是青岛将农业链条做深、做透的缩影。近年来,利用“农业+园区”的模式将农业链条做深、做透,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石、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延伸、休闲旅游为主打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做精“樱桃+蓝莓”,让产业发展充满活力,进一步拉长乡村产业链,带动了农家宴、民宿和旅游的多项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崂山北宅街道党工委工作人员胡声锐告诉大众网记者,自1996年以来,崂山北宅樱桃节已连续举办了23届,收获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今年,他们第一次发布北宅樱桃节卡通形象,第一次发布北宅樱桃节的LOGO,第一次展示北宅樱桃节的文创产品,第一次举办乡村小型乡村音乐会……胡声锐认为,樱桃不只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乡土文化的载体。通过赋予樱桃节更多的文化元素,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品尝甜蜜的同时,也能品尝当下的农民生活和农耕文化。一棵老树、一座老宅子、一个传说都承载着乡愁,对乡村记忆而言,这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从农家乐、采摘大棚,到区景一体、产业一体的特色小镇,青岛正在探索推动实现乡村旅游规模由小到大、布局由分散到聚集,业态由单一到丰富、思路由传统到创新的转型发展。下一步,青岛将全面谋划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打造一批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及文化气息浓重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精品项目,持续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综合价值,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精准扶贫。2018年,青岛市将培育形成42个旅游强镇、85个旅游特色村,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凤祁
近日,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名单出炉,淄博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名列其中。据悉,山东近期还计划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内文化企业发展情况监测系统,完善数据采集、分析和推广应用机制,以及时掌握和报送企业发展情况。[详细]
为给基层民众搭建展演展示平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济宁市于2012年启动了“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共文化科科长白红波说,基层文化设施尤其是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广覆盖,对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详细]
6月6日下午16:05,全球首架孔子文化主题飞机执行首个山航航班SC1171,由济南遥墙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广州,为机上旅客开启了一段中华传统文化之旅。随后,乘务长陆续抽取了六位幸运旅客,分别赠送了一张国美酒提货券,并邀请旅客来到前舱诵读《论语》中的经典章节。[详细]
目前,青岛港青港物流公司海铁联运中心共开通25条火车大列线路,包括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开通的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等4条过境大列。在青岛-中亚过境班列的班次计划上,2018年青岛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条线路达到1天两列,二连浩特、满洲里一周三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