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检察机关已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02个

2018-06-01 06:59:00 来源: 新锐大众 作者: 张依盟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6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3个观护帮教基地。

  据介绍,为护航未成年人成长,山东检察机关积极拓宽犯罪预防的广度与深度,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法治教育产品。一是精心打造法治教育基地,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已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02个,在建基地52个。各级检察院利用建成基地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共计500余场次,60余万学生接受法治教育,获得学生、家长、老师及社会各界一致称赞。二是精心组织法治教育巡讲。全省三级检察院全部成立专门的巡讲团,深入各级学校、乡村社区开展“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150次。今年,检察机关将研发贴近儿童身心实际、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法治课程,重点深入幼儿园进行巡讲,促进提高幼儿园老师、管理人员的法治意识和儿童权利意识。三是精心开展检校共建。与学校建立长期深层次的检校共建关系,真正使法治教育“沉下去”。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日照)

  一、基地情况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日照)位于五莲县,2016年10月经日照市人民检察院和五莲县委常委会批准开工建设,投资近1300万元,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2017年5月23日建成启用,被命名为省、市、县三级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作为“百科型”基地,基地立足法治教育,将交通、消防、食品安全、校园安全自护全部纳入其中,如同一部“百科全书”覆盖青少年生活各个方面。作为“智慧型”基地,基地引入先进的“互联网+”和声光电技术,多个功能室与全县中小学教室连接,实现远程直播。作为“体验型”基地,基地开展全程体感交互式情景教学,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二、开展活动

  基地运行以来,将创新与法治理念融入到实践学习活动中,改变了传统的以讲授方式为主的法治教育形式,先后有30000余名青少年、3000多名学生家长到基地接受了法治教育,受到学校、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是与五莲县教育部门会签意见,将基地纳入当地中小学校外教育整体规划,每周组织500余名学生到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校外实践活动。

  二是设立示范性“互联网+法治课堂”,将6所中小学教室与基地报告厅、模拟法庭进行网络连接,定期开放法治课堂和法治情景剧的同步直播,让青少年坐在教室里就能接受法治教育,打通法治教育“最后一公里”。

  三是编写《道德法治安全教育读本》放置于基地法言堂,免费向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发放,现已实现赠阅2000余册。

  四是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法治教育需求,开展分阶段、多层次的教学互动,由五莲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人员定期到基地作法治报告;同时从学生中聘请“法治宣讲员”,让学生影响学生,推动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聊城)

  一、基本情况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聊城)由聊城市人民检察院建设,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设置了序厅、崇德尚法、法伴人生、警钟长鸣、励志成才、宣誓践行六个主题板块。主题内容环环相扣,既有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的箴言,也有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动漫;既有图文结合、直击现实的法治案例,也有浅显易懂、生活必须的科普常识;既有针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也有高度凝练的道德图谱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了教育的全面性、多元性和实效性。基地设置了容纳200人的法治讲堂大型教室、小型座谈室和200多平方米功能齐全的心理辅导中心。基地展示内容丰富实用、针对性强,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法,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利于青少年法治与道德理念的同步提升,为其健康成长、走好人生之路打好坚实基础。

  二、开展活动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投入使用6个月来,基地共组织、接待参观100余场,覆盖8000多人,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进行定向讲解。组织活动前,深入了解参观孩子的年龄结构、存在问题、对讲解的需求和接受程度等,做好接待预案。在参观过程中,针对不同参观群体特点开展定制式讲解,有侧重、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保证讲解效果。

  二是区分活动主题。以展厅为依托开展临界、类案及特殊群体预防,对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涉案未成年人、监狱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特定群体,单独安排他们和家长到基地接受法治教育,开展座谈交流。

  三是开展心理疏导。充分利用功能齐全的心理辅导中心,对有心理疏导需求的未成年人,由聊城市人民检察院和社会专业人员进行个案心理辅导或团队心理辅导,并为其建立档案、长期跟进,不断增强心理疏导效果。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威海)

  一、基地情况

  山东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威海)位于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筑面积150平方米,2017年11月30日建成启用。基地在规划建设中注重功能划分和科学设计,针对青少年自身特点,分设了“模拟法庭”、“法律讲堂”、“法治宣传”、“心理咨询”四大功能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充实法治教育基地的内涵,在基本功能区外,充分利用橱窗、楼道、墙面等角落宣传法治格言、警句,使基地处处见法。

  二、开展活动

  基地启用以来,共开展法律讲堂、法律宣传、开设模拟法庭、进行心理咨询等活动50余次,参与师生达10000余人。

  一是引入“心理沙盘”,开展心理辅导。在心理咨询室设置专业心理沙盘,由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检察官现场指导,在未成年人开始摆放沙盘世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在沙盘游戏中发现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帮助。

  二是注重吸纳不同场馆的主题功能,提升宣传效果。教育基地位于威海市实践教育中心,该中心内有交通安全教育馆、禁毒教育馆等8大主题场馆。开展宣传时,有目的性、选择性地吸纳其他场馆内的特色主题内容,不断提升宣传实效。

  三是以身释法主动融入,拉近宣传距离。为了增强法治教育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检察官们积极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在与同学们一起拓展、攀岩、做游戏的过程中,以身释法,增强效果。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青岛)

  一、基地情况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青岛)由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检察院承建,2018年1月揭牌并投入使用。基地坐落在环山伴海的青岛市即墨区,位于即墨区中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内,总布展面积2340平方米,设计筑梦法治、平安法航、身临法境三大中心,建有溯源知法、明理学法、校园说法、拒毒守法等11个主题场馆。基地坚持德、法共融,打造道德与法、依法治国两条特色长廊,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法治理念;基地注重“现场教学感”、突出“互动体验式”,使用多媒体设备60余台,涵盖了法律知识学习、真实案例分析、模拟角色扮演、应急知识演练等多元化课程,形成以青少年法治教育为主、安全自护教育为辅的教育模式,打造了青少年知法、学法、守法、用法层层推进、逐步提升的教育体系。

  二、开展活动

  基地建成后,即墨区人民检察院与区教体局开展了深度合作,探索建立了检教共管、检察优先的运管新模式。推动学校成立法治教育教研组,配备专职教师负责日常管理及授课工作,以基地为教室,开发11节法治教育课程,在初中范围内将法治教育纳入第一课堂。目前,基地已对6000余名学生开展专题法治教育,接待全国教育政策法治工作会议与会代表等多省市检察、教育系统参观考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潍坊)

  一、基地情况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潍坊)2016年10月由高密市人民检察院联合教育局等13个部门建设, 2017年7月建成启用,同年12月被确定为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被评为2017年度潍坊市检察机关创新亮点和潍坊市直机关优质服务项目。基地占地10亩,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分为序厅、法治高密、明法敬法、孝悌自省、守法慎行、志存高远六大部分,涵盖知识讲授、实践模拟、现场观摩、游戏互动等多种教育方式,专门建设了模拟法庭、心理测评室等特色工作区,是高密市唯一的综合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学校”。

  二、开展活动

  基地建成以来,先后开展了宪法宣传润童心、模拟法庭等特色活动,并与团市委、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联合,在全市中小学大力开展“关爱成长、法治护航”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采取“参观+讲座”组合方式,分批次组织中小学生到基地接受法治教育,共同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已接待山师大瑞华小学等30000余名学生和省内外200余个单位前来参观学习。最高检、省妇联、省关工委、省检察院、省司法厅及潍坊、高密等相关领导先后到基地视察指导工作,对基地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泰安)

  一、基地情况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泰安)被命名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泰安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是首批被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命名的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基地位于泰安市东平县,由东平县人民检察院投资360余万元建设,面积900余平方米,分为序厅、国学礼仪区、楷模教育区、维权自护区、遵纪守法区、心理辅导区、多功能3D影院区等七个部分。基地注重多方位展现和立体化教育,在展示内容上,既有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的箴言,也有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动漫;既有图文结合的新二十四孝故事,也有急救小常识的学习和现场演练;既有符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法律知识教育,也有传承国学经典的体验。在展示方式上,充分考虑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积极运用动漫、文字、视频、投影、讯问机器人和卡通人物形象,组合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增强震撼,寓教于乐,开设多个角色扮演项目,提高青少年参与的兴趣,增强了教育的直观性、针对性。

  二、开展活动

  基地建成使用以来,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先后开展国学教育、亲子课堂、法治教育报告会、许愿树活动等活动18次,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4次, 5000余名青少年到基地接受法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组建宣讲团队。在全县范围内和本院干警中招募优秀志愿者组成法治教育基地宣讲团,以乡镇辖区为单位组织在校中小学生5000余人分批次参观教育学习。

  二是组建专家团队。筛选经验丰富、热衷教育事业的心理咨询师、律师和社会热心人士成为基地志愿者,定期在教育基地内开展心理教育、亲子教育、公益课堂等,对涉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进行心理测评、心理疏导和心理减压。

  三是丰富教育形式。通过许愿树许愿、邀请齐鲁最美教师授课、开展国学教育及防校园欺凌法治教育报告会等形式,鼓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法律意识。

  山东省检察机关观护帮教基地

  观护帮教基地1

  潍坊市人民检察院

  打造励志学校 开创未成年人观护帮教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

  潍坊市励志学校是我省首家针对“问题青少年和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专门教育的学校,由潍坊市人民检察院、共青团潍坊市委和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前期合作和实践基础上,根据省“预青”专项组要求,于2015年6月1日在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挂牌成立。学校依托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资源,通过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习、技能培训、社团活动等方式,对问题青少年和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矫治,帮助其改善行为、预防犯罪、回归校园、融入社会,开创了未成年人观护帮教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为有效地开展帮教观护工作,潍坊市励志学校成立了检察工作室、励志学校活动室、模拟法庭、心理咨询室等场所,制订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形成了“483”工作模式。

  一是建立检察院、教育系统、社区(村、居)、团市委(青年志愿者)摸排服务组织等“四维”生源摸排体系,实现观护帮教对象全覆盖。

  二是建立精准矫治模式,制定个性化观护帮教方案,通过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工程”、“法治教育工程”、“心理矫治工程”、“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职业生涯教育工程”、“学业辅导工程”、“社团引领工程”、“部门联动工程”等八项观护帮教工程,实现学生素养提升全面化。

  三是建立“结合升学志愿,实施高考培养”、“按照就业志愿,搭建就业平台”、“坚持帮教转化,静候蜕变花开”三条输出路径,实现后续成长保障畅通化。

  目前,潍坊市励志学校已成功帮教涉罪未成年人13人,多名学生考上本科院校或进入知名企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取得显著的观护帮教效果。

  观护帮教基地2

  菏泽市经济开发区检察院

  打造“帮教立方体”全方位、立体化帮教未成年人

  一、基本情况

  2014年4月,菏泽市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在岳程检察室设立全市首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通过不断完善和持续创新,建立起“点、线、面”工作机制,并逐渐形成“一个平台——三类观护点——五项帮教措施”由中心向外围全方位辐射的“帮教立方体”,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综合保护。该基地获评“全省未成年人观护帮教示范基地”,山东法制报、齐鲁网等媒体宣传报道20余次。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菏泽市委、市人大领导先后8次到基地视察,给予高度评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从“面”入手,搭建“一个平台”。通过设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充分整合学校、社区、企业等社会资源,组建观护帮教“共同体”,搭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协调社会力量,实现参与主体多元化、帮教模式多样化。

  二是抓“点”促线,设立“三类观护点”。细分观护帮教对象,对无固定住所、无固定收入、无固定监护人的涉罪未成年人,在企业设立观护点;对在校涉罪未成年人,在其就读学校设立观护点;对有固定居所的涉罪未成年人,在其所在社区设立观护点。

  三是以“线”带面,推行“五项帮教措施”。以“挽救其心、矫正其行、接纳其归”为目标,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观护帮教,对刑事和解后不捕的未成年人跟踪回访、监督考察,对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监督检察,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司法救助,对存在不良行为的“高危”未成年人开展临界预防。

  该观护帮教基地自运行以来,已开展临界预防10人次,监督纠正漏管社区矫正未成年人4人,完成帮教观护14人,无1人重新犯罪,3人利用帮教所习技能谋得正当职业。

  观护帮教基地3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检察院

  多措并举 精准帮教 全力打造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

  一、基本情况

  2005年,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检察院结合外来务工未成年人犯罪较多的实际,创建了“青少年维权实践帮教基地”。在此基础上,2013年根据刑诉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规定,该院逐步深入推进观护帮教基地建设工作,建立了青岛三利集团等7家“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推动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健康发展。该院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十大帮教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工作经验被最高检、山东省院、青岛市委转发推广。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观护帮教基地自投入使用以来,已帮助25人重新就业,3人重返校园,观护帮教工作实现了良性可持续发展。

  一是开展劳动实践,提高生存能力。充分利用帮教企业管理规范、技术过硬的优势,由帮教企业免费为观护帮教对象提供食宿和劳动技能培训,为未成年帮教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做准备。犯罪嫌疑人刘某在食品公司帮教期间,基地人员在严格帮教管理的同时,还手把手教刘某学习掌握烘焙技术,刘某后来自主创业开设蛋糕房,后经回访,刘某生意经营顺利。

  二是实施心灵帮教,引导回归正途。聘请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定期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撰写日记、励志教育、国学补课、爱心实践、公益宣讲等一系列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回归正途。一观护帮教基地有针对性的安排帮教对象李某参与帮助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使其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逐渐找回丧失的自信心。观护帮教结束后,李某积极报名参军,走上保家卫国的道路。

  三是设立专项基金,实施双重奖励。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检察院设立了每年30万元的专项观护帮教基金,对观护帮教单位和帮教对象加大物质支持。同时注重精神激励,提高观护帮教单位的积极性。近年来,6家观护帮教基地被命名为“青岛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2家观护帮教单位负责人荣获“青岛市微尘公益之星十大个人”荣誉称号。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 大数据护航,带您看看山东知识产权保护有啥变化

    1_副本.jpg

    随着科技和经济发展,知识产权案件涉及的争议类型越来越前沿,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也给知识产权纠纷的事实认定和妥善处理提供了选择,激励促进创新竞争。其中,新收商标权案件3758件,同比增长37%;专利案件910件,同比增长34%;著作权案件2773件,同比下降31%...[详细]

    05-31 08-05新锐大众
  • 微信立案、诉状自助生成…山东法院网上立案"有点潮"

    2_副本.jpg

    5月30日,记者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山东法院在原有诉讼服务网、律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已经完成对“网上立案”功能的升级改造,建立了“微信立案”平台。[详细]

    05-31 08-05新锐大众
  • 济南量子谷规划建设启动 到2025年产值达百亿级规模

    3_副本.jpg

    5月30日下午,2018中国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峰会暨山东省量子技术产业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济南 量子谷”规划建设正式启动。本次论坛是由中国信息协会、山东省科技厅、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信息协会量子信息分会、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济南高新区管委会、...[详细]

    05-31 08-05新锐大众
  • 挖底蕴、打造中央泉水区!济南城市修补“七步走”

    4_副本.jpg

    还要开展历史文化和泉水特色塑造行动,挖掘古城、商埠文化底蕴,全面复兴历史城区。“一湖一环”核心区及城市重点区域风貌提升行动也是城市修补的重要工作,通过这一行动,点亮“一湖一环”,体现独特历史韵味和文化特色。[详细]

    05-31 14-05齐鲁壹点
  • 非法占有供种费用,验收监管不力…蒙阴通报4起典型问题

    近日,蒙阴县纪委监委通报4起典型问题,分别是:2起党内问责典型问题、2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2018年5月,王兆余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责令分管负责人伊廷法作出深刻书面检查。[详细]

    06-01 07-06新锐大众
  • 山东出台意见推动文化戒毒,每年举办一届戒毒文化节

    优化文化戒毒手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课堂文化、同伴文化、个案文化、团体文化,帮助戒毒人员健全人格、矫正行为、祛除心瘾。开展文化戒毒品牌示范所、示范大队创建活动,培育3—5个所级文化戒毒优势项目和1—2个大队特色文化戒毒创意项目,宣传推广文化...[详细]

    06-01 07-06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