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淄博

35个春节都在山上过 新春走基层记者陪护林员巡山

2012-01-30 13:28:00    作者:高加沛   来源:鲁中晨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宫卫平 看春晚 科学发展观 护林员 山中
[提要] 刚刚过去的一周,是龙年最特别的日子,人们都沉浸在团聚的幸福中。对于狼,宫卫平说自己很喜欢,因为巡山很无聊、很孤单,狼是他唯一的伙伴。说到这,宫卫平开玩笑说:“其实,我们护林员是非常有口福的,你看看,这么大的一片山,什么果树都有,而且原汁原味,你们肯定吃不到。

用了32年的煤油灯。

  鲁中网讯 刚刚过去的一周,是龙年最特别的日子,人们都沉浸在团聚的幸福中。但因为种种原因,有些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个春节,本报记者也始终坚守在最基层,与这些节日期间的坚守者一样,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坚守着我们的理想。
  在跟随民间剧团送文化下乡的过程中,我们是编外演员;在陪同护林员过节的日子里,他不再孤单;在派出所的那个除夕夜,我们共同守卫那份安宁;节后上班第一天,我们亲身体验环卫工的辛酸;我们还与留守城市的农民工共话冷暖……
春节假期很短,短得以至于可以用转瞬来形容,但是本报记者的镜头和笔记录下了新一年的转型和希望。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变化的只是日历和时间,我们“走转改”的步伐没有变,相信我们,始终就在你身边。

  看护山林一干35年

  1月25日(初三)9:00许,记者驱车来到了沂源县南鲁山镇,顺着崎岖的盘山公路行驶了10公里,到达了茨峪村,从茨峪村继续向山上走,步行4公里坑洼不平的山路,终于来到了宫卫平的“护林家”。
  “大老远的,我有啥好采访的。”看到记者来了,宫卫平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斧头、对讲机、煎饼都挂在一辆老款的旧摩托车上。记者问:“你是不是要去巡山?”宫卫平笑着回答:“北边那片山我已经巡了一遍了。”
  简单的交流后,记者与宫卫平上路巡山。山里很安静,除了小溪流水声、摩托声,几乎没有其他的声音。据宫卫平自己介绍,他今年50岁,1977年,15岁的他在鲁山林场参加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现在负责看护鲁山林场茨峪护林片,山林面积3000余亩。
  在路上,宫卫平告诉记者,在这30年里,他曾有很多机会到条件比较优越的单位工作,但他都没有去。对于原因,他笑着说:“俺爹原来也是林场的职工,可能受老人的影响,就是喜欢这片山。”

  生态恢复山中出现狼

  突然远处来了几只“狗”,宫卫平按了按喇叭,“狗”马上散了。宫卫平纠正道:“它们可不是狗,那是狼。”听完这句话,记者全身一抖。坡陡,摩托车上不去,将车子放好,大家改步行。
  对于狼,宫卫平说自己很喜欢,因为巡山很无聊、很孤单,狼是他唯一的伙伴。“这几年,沂源对生态抓得很紧,效果也当然好。”原先,家家户户有猎枪,大家经常上山打野鸡、兔子,野鸡、兔子打没了,狼也自然没有了。现在生态恢复了,附近山上的生物链又恢复了原来的摸样。
  宫卫平说:“现在巡山和原来不一样了。”原来巡山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盗树。以前,附近村里要盖房子,有些人就到林场里偷伐树木,现在没有偷伐树木的了,他的主要任务就是防火、防治病虫害等。
  鲁山林场茨峪护林片与5个村接壤,周围村民都有烧荒、上山砍柴、放羊的习惯,管护难度大,为提高护林效果,增强周围村民的护林意识,防止森林火灾,他经常到邻近村走访,与当地群众交朋友,宣传防火知识和林业法律法规,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在他的带动下,家属孩子都积极支持他的工作,成为他干好护林防火工作的坚强后盾。

  午餐吃煎饼喝泉水

  13:00许,宫卫平走到了一条小溪边,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了下来,溪水清澈见底。宫卫平拿出煎饼、咸菜吃了起来,虽然午饭很简单,但宫卫平吃得特别香。吃上几口,宫卫平就用手捧起小溪中的泉水喝两口。
  “这泉水不凉吗?”记者问。宫卫平说:“我习惯了。”
  “会不会因喝泉水,经常闹肚子。”宫卫平摇了摇手说,这些泉水都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没有任何污染,水质绝对好。其实,所谓的“护林家”,就是护林点,生产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距离最近村庄也只有一条4公里长的羊肠小道,坑洼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冬天下雪,只能步行,生活用水只是靠溪流和泉水,一遇天旱便断流,但这一切,在宫卫平眼里都算不了什么。
  说到这,宫卫平开玩笑说:“其实,我们护林员是非常有口福的,你看看,这么大的一片山,什么果树都有,而且原汁原味,你们肯定吃不到。”

  “护林家”无电无娱乐

  很快,16:00了,记者和宫卫平回到停放摩托车处。由于走的路很多,记者有些累,摩托车再颠簸,坐着也感觉舒服。到了宫卫平家,天色已经暗淡,室内的温度比外面高不了多少。由于没有电,宫卫平只有一盏节能灯,而且是由电瓶供电。宫卫平说,他每隔几天就要下山到附近村里充电,然后再带上山。借着微弱的灯光,记者看到,虽然客厅不大,只有一张桌子、一个炉子、一个柜子,所以显得特别大。
  “除夕晚上咋过的,看没看春晚。”宫卫平听后一愣,低着头说,从1977年参加工作至今,35个春节都是在山上过的,除了听收音机,没有其它任何娱乐项目。“春晚我听说过,但真没看过。”
  宫卫平最放心不下的,是儿子。以前,孩子上学,一天往返十几里山路,尤其是刮风、下雨、下雪,大人和孩子都很受罪。说着,宫卫平的眼圈红了。“现在好了,儿子二十多岁了,在县里工作,挺好的。”宫卫平突然提高了嗓门说。
  黑夜下的大山显得特别安静,不时还会传来狼叫的声音。从宫卫平家出来,下山有一段水泥路,这是宫卫平自己修的。站在山下,仰望大山,山上的每一棵树木就像宫卫平的孩子,经过他的呵护,正在茁壮成长。宫卫平说,他将继续坚守,让这片大山变得更美丽。(高加沛)

高娜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