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6 08:42:00 我要评论
薛良诚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乘客在中转站排队乘坐快速公交B2线,秩序井然。(记者 邱志强 摄)
和济南最初提出BRT概念一样,两年多前,“BRT”对枣庄市民来说还是一个陌生字眼。如今,城区各大主干道上,一辆辆BRT穿梭运行,BRT已经悄悄融入了枣庄市民的生活。
从2009年5月,第一份BRT快速公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线路基本方案出炉到次年8月2日,首条BRT线路投入试运行,用了一年多时间。截至目前,枣庄市已经开通枣薛线主线2条(B1线、T1线)、支线1条(Z2线)、换乘线1条(15路),枣台线设置主线1条(B2线),除山亭区、滕州市外,枣庄市其他四区实现了BRT快速连通,全市BRT总里程75公里,投入运营车辆80台。
专为古城旅游度身打造的B2线
作为省内第一条城际BRT线,枣庄的B2线几乎是专为古城旅游度身打造的。
日前,记者从高铁枣庄站下车,在站内投币2元钱上了一辆T1,从城西到城东,穿越大半个枣庄城,半个多小时后,到达光明东路客运换乘中心。随后,站内花3元钱乘上一辆B2,路上车速保持在每小时50公里左右。50分钟后,抵达古城大桥停车场。
B2线于去年8月1日运行,是省内第一条城际BRT线路,全程36公里,也是省内最长的BRT线路。将枣庄市区到台儿庄古城的行程由原先枣台快客的60分钟缩短为45分钟,票价也由8元降到3元。据枣庄市同城快速公交有限公司运行经理董先生介绍,为了支持“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公司增开了夜班车,将末班车发车时间调整到凌晨零点,并根据客流随时调整班次。为了方便游客乘车,夜晚发车地点改在古城景区门前的停车场,出了景区就能乘车。
采访中,记者巧遇来自济南历下区的夏女士一家,她告诉记者:“去年来过一趟古城,当时高铁还没开通,坐火车到枣庄后,下了车先去枣庄汽车站,坐上到台儿庄的中巴车,然后打了一个摩的才到景区。花的钱多不说,时间也耗费了不少。现在好了,坐高铁从济南到枣庄50多分钟,然后一个多小时到台儿庄古城,又省时间又实惠。”
枣庄市旅服委一位副主任告诉记者,B2的开通,形成了京沪铁路枣庄西站、京沪高铁枣庄站、枣庄新城、枣庄东城区、峄城区和台儿庄古城的无缝对接,沿途可游览台儿庄古城、运河湿地公园、峄城万亩石榴园等多个景点,真正实现了“快旅慢游”的现代旅游模式,对于加速枣庄城市转型,促进“枣庄二日游”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BRT加速枣庄同城格局的形成
台儿庄运河古城景区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B2线开通以来,到古城游玩的散客数量较以往有明显增加。另外,B2线也大大方便了游客,节约了出游成本。
枣庄BRT对同城化还有重要的催化作用。枣庄市交通运输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枣庄是一个特殊的城市,老城区在市中区,新城区在薛城,其他几个区市也分布在周围,因此,枣庄属于典型的组团型城市。由此也给商业经济发展、城市转型带来弊端。缩短城区间的时空距离,加快同城化发展成为面临的一大问题。
一年多的BRT运营已经有了效果。未运行BRT前,从老城区到新城区的日均客流量是1.6万人,而如今通过BRT,客流量已达到3万人以上,老城区人口40万,BRT把新城、薛城、峄城的人融入到老城区消费,消费群体就能达到80万,相当于一个大中城市的规模。记者 薛良诚 4月5日枣庄电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