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枣庄

173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划定

2011-09-08 17:05:00    作者:袁沛民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7日,记者从枣庄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获悉,枣庄市第四批17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文管办将为其建立“四有档案”。

    本报枣庄9月7日讯(记者 袁沛民)7日,记者从枣庄市文物管理办公室获悉,枣庄市第四批17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文管办将为其建立“四有档案”。

    “目前173处文物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情况已经做成呈报表和图纸,正在等规划部门最后盖章。”文管办主任周传臣介绍说,“之后我们会为文物建立‘四有档案’,包括档案记录、保护标志、管理机构和看护人员的信息。”

    据介绍,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根据文物主体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主要分为两类,田野中的古遗址类、古墓葬为一类,除了文物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划定的保护范围外,一般向外延伸50至150米作为建设控制地带;古建筑、近现代建筑等保护范围也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一般外延30至90米。

    据了解,在保护范围内,不允许任何建设和对文物本体破坏、污染的行为;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则要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进行审批。“比如古墓葬群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挖地基那种楼盘建设是不允许的,但如果属于耕地范围,种植庄稼是可以的。”周传臣说。

    至此,枣庄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完成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

解西伟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