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11 15:03:00 我要评论
王鸿云 来源:水母网水母网7月11日讯(YMG记者 王鸿云)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渔时间,受市场供应量减少的影响,部分海产品的价格开始攀高。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进入休渔期,新鲜海鲜的供应量明显下降,随着冷冻、养殖
类的海鲜产品相继上市,港城市民的餐桌上并不差鱼。
基围虾卖到了45元/斤
昨日,记者走访市区内各大农贸市场,发现活海鲜产品种类少了近一半。7月10日,在市区红利市场的一家摊位上,记者看到,除了南美虾、基围虾、螃蟹等活海鲜,在售的水产品大多是冷冻的黄鱼、刀鱼、鲅鱼等。
“乖乖,这基围虾都卖到45元一斤,也太贵了。”昨日上午,在市区文化路市场,一位市民在打听基围虾价格时,连连摇头。据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基围虾,根据个头的不同,价格普遍在40—45元之间。
不仅基围虾贵了,市场里其他活海鲜也都身价看涨。活蹦乱跳的南美虾个头不大,卖20元/斤,海肠30元/斤,小海螺13元/斤,扇贝贵得挺离谱,卖到了6元/斤。“市场上最便宜的海鲜就属花蛤了,大一点的4元/斤,小点的3元/斤或是两斤5元。”在文化路市场,一位市民说道。
价格上涨为暂时阶段
业内人士提醒市民,目前海鲜的价格上涨只是暂时性的。“海鲜价格在短期内不会回落,一般要等到9月份休渔期结束之后。”
现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刚打捞上来的鲜鱼,活鱼多是养殖鱼类。“市面上活海鲜的品种少了,仅有的几种海鲜成了紧俏货,价格自然就被抬高了。”市区环海农贸城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等休渔期过后,价格自然就会回落。
该工作人员介绍,像现在价格涨得比较离谱的扇贝,平时一般是售价10元3斤,现在涨到6元/斤,翻了一倍,主要还是因为缺货造成价格猛涨。
冷冻、养殖担当主角
既然不能出海打捞,市面上大量出售的鱼类从哪里来?据介绍,自休渔开始后,水产品基本上以冰冻和养殖为主。
在市区环海农贸城,记者看到批发买卖水产品的业户仍络绎不绝,主要以冷冻海鲜为主。据该市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场上普通大小的冷冻鲅鱼卖到了14元/斤,大一点的18元/斤;来自南方的冰鲜黄花鱼、黑鱼,一斤左右的,多在每斤19元左右。
“每年休渔前,我们水产批发商都会提前储存好一部分海鲜,留到现在出售。”一位业户说,不少人早就大量组织鲜鱼进行冷冻储藏,等待休渔期市场海鲜缺乏时,上市销售。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