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率先实行农副产品实名销售
2012-02-16 05:13:00 作者:任松高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今年起,荣成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农副产品实名销售制,为消费者架起了一道食品安全“防火墙”
□记者 任松高
通讯员 林永波、王宝玉 报道
本报荣成讯 “过去只有在超市购物才给开小票,现在在市场上买肉菜也给开小票。你瞅瞅,这小票上写着摊主的名字和联系电话,以后咱买东西更放心了。”2月9日,在荣成市北大街农贸市场一肉摊前,刚买完肉的刘全喜大爷拿着购物小票高兴不已。据了解,今年起,荣成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农副产品实名销售制,为消费者架起了一道食品安全“防火墙”。
刘大爷所说的购物小票是一种手撕式销售凭证。该凭证分存根联和客户联两联,每一联上面都有编号、日期、经营者姓名及面值等内容。经营者填好购物凭证上的相关信息即用即撕,存根联由经营者留存,客户联撕给消费者。如果经营者所经销的生肉、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根据销售凭证上的信息直接找到经营者,也可以拿着小票到有关部门投诉,是群众维权的有力凭证。
除了手撕式销售凭证,记者还发现市场内的摊位前都摆放着一块醒目标示牌。这些标示牌上标注着商品的产地、价格、经营者姓名及工商部门申诉举报电话号码等信息。“现在看着标示牌购物,手里还有销售凭证,买东西更放心了。刚买了两斤草莓的市民王群胜说,崂山街道雨夼村的草莓口感好,在当地很有名气,以前经常有商贩用外地草莓冒充,自从实行了实名制销售,再没假冒的了。
近年来,农副产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为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去年10月起,荣成市创新监管方式,在辖区试点推行农副产品实名销售制度和手撕式销售凭证,建立起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他们制作了统一样式的农副产品实名销售信息标示牌,印制了大宗销售凭证发放到经营业户手中。在此基础上,工商部门牢牢抓住市场开办方这个“牛鼻子”,不断强化农贸市场开办方的管理责任,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页等形式,组织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和农副产品经营户系统学习了《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山东省城乡集贸市场条例》,确保农产品实名销售制度落到实处。此外,荣成市还实施了农副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制度,成立了由工商局、质量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检疫局组成的联合执法小分队,不定期深入市场执法检查,对农副产品质量和实名销售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有力保证了食品安全。
李辉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