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威海

威海环翠区15辆新校车投入运营

2012-02-13 10:44:00    作者:刘洁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标准化校车 购买 环翠区
[提要] 此次投入运营的15辆国家标准化新校车,全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营运、统一规范监管”的校车运营新模式,由威海城郊公交公司具体运营。按照规划,年底前43辆运营合同到期的校车全部更换为新校车,今后3年内全区所有校车将全部置换成国家标准化校车。

 新校车启动仪式后,小学生们依次乘车体验新校车。本报记者 刘洁 摄

   

       211,威海市环翠区新校车开通仪式在羊亭学校举行。此次投入运营的15辆国家标准化新校车,全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营运、统一规范监管的校车运营新模式,由威海城郊公交公司具体运营。按照规划,年底前43辆运营合同到期的校车全部更换为新校车,今后3年内全区所有校车将全部置换成国家标准化校车。

   

    一辆校车安4GPS系统,投资200余万建监管中心

  11830,在羊亭镇羊亭学校,15辆崭新的国家标准化新校车运营模拟演练开始,小学生们在安全员的指导下有序地上车,然后安全员逐一查看学生的安全带是否系好。随后,校车依次出发,驶出校园。记者在其中一辆校车上看到,与传统的校车不同,新校车每个座位上都安有安全带,全车上安装了4个可视GPS定位系统,包括司机在内的所有乘坐人员均在监视范围内。

  除此之外,随车的安全员还告诉记者,新校车投入运营后,每辆车将专门配备一名负责学生安全的工作人员,车速每小时不得超过60公里,若发现驾驶员违规现象,监控人员立即电话通知其改正,对违章司机给予处理,严重违章者将做出除名等相应处罚。 

  参加新校车启动仪式的环翠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根据《环翠区校车管理办法》,环翠区投资200余万元,建成环翠区校车监管中心”,为每辆校车配备车载GPS系统及监控探头,实现了对全区所有校车的全程实时监控,进一步提升了校车安全监管水平。城郊公交公司负责每车聘用一名随车照管安全员,全程照管乘车学生,安全管理更加到位。 

    

    年底前,43辆合同到期校车将全部更新

  据了解,威海市校车工程从2002年开始起步,主要采用政府补助等方式实现校车推广。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校车592辆。在以往政府补贴,社会参与,市场化运营的运作模式下,校车多属于个人经营或属村集体车辆,责任主体不清,一旦出问题,很难追究到校车事故责任方。加上成本增加等因素,个别校车存在着超员或超速等问题。威海市教育局提供的数字显示,2002,一辆校车5万元,政府一次性补贴1.5万元,车主实际购车价格3.5万元。而现在,一辆校车13万元,政府一次性补贴1.5万元,实际购车价格是11.5万元,2002年的3.3倍。 

  面对现状,环翠区对全区校车运营现状、运营模式、安全监管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积极与威海市城郊公交公司沟通,最终确立了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营运、统一规范监管的校车新模式,由镇政府与城郊公交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城郊公交公司负责农村公办学校、幼儿园校车采购、运营和管理工作。 

  新学期开学后,环翠区以桥头镇、羊亭镇为试点,将两镇20122月运营合同到期的15辆校车停止运行,由城郊公交公司购置15辆新校车投入营运,政府负责15辆校车全年的运营费用。在综合考察公司运营能力、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区推广该校车运营模式。到今年年底,全区4个镇现有的68辆校车中,先后有43辆校车运营合同到期,届时将更换为新校车,实现校车运营新模式的全覆盖。

   

       新校车将天天安检,司机培训考试很严格

  在新校车启动仪式上,威海城郊公交公司总经理孙军介绍,为确保校车运营安全万无一失,城郊公交公司专门成立了校车管理中心”,选派责任心强、驾驶技术过硬的驾驶员队伍和随车照管安全员队伍,坚持校车天天安检制度,按照校车安全服务标准开展日常工作,加强与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联系,努力把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记者了解到,新校车驾驶员和随车照管安全员已全部招聘到位,并于日前开始接受岗前培训,目前已经培训完毕。新校车驾驶员需持有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3年以上,3年内未发生过交通死亡责任事故、任一记分周期内无累计记分满12分记录。接受培训及考试合格后,驾驶员和随车照管安全员都需签订安全责任状,持相关部门发放的工作证上岗。 

  另外,威海市城郊公交公司还沿着各个校车运行线路,对驾驶员和随车照管安全员逐一介绍了校车停车时间、停车点、路况、注意事项等,确保驾驶员和随车照管安全员切实掌握服务标准。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