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7 10:31:00 我要评论
李彦慧 来源:齐鲁晚报 本报威海12月26日讯(记者 李彦慧) 2009年,李老太太参加了一个“药品会议”,然后被推销了过万元的保健品。结果,两年时间过去了,她的病情丝毫没有得到缓解。李老太太反而一气之下进了医院,原先满脸堆笑的药品推销员也玩起了“变脸”。
26日,记者在塔山社区见到了85岁的李老太太。一说起买保健品的经历,老人非常懊恼。她告诉记者,买这些保健品缘于两年前参加了一场“保健讲堂”。“听了半天,才明白组织那场会的人是在销售专针对中老年常见病的药品。”李老太太说,会议结束后,工作人员嘘寒问暖地咨询李老太的身体状况,并一直拉着她给她介绍一些保健品,声称这些药品专门治疗李老太太多年的心脏病。见李老太太还有些犹豫,推销员便不厌其烦地建议李老太太购买。
禁不住推销员的介绍,李老太买了近2000元的保健品。随后,这位药品推销员成了李老太太家的常客。“几乎天天给我打电话。”李老太太说,药品经销员还经常到李老太太家询问她的病情和近况。每次到访,推销员都会说“病情有了好转,需要继续坚持服用。”
李老太太说,就这样,她陆续买了6次保健品,每次都花费近两千元。今年12月份,老人到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她的高血压丝毫没有好转。想到花费了多年的积蓄竟购买了这样无用的保健品,李老太太气不打一处来。李老太太越想越生气,结果心脏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觉得一万多元都打了水漂,李老太便想将剩下的保健品退掉。可是,当她联系药品推销员时,一听是退药,推销员就挂断了电话。随后,任凭李老太太如何联系,推销员的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
在李老太家中,记者看到了她所买的保健品。一盒盒未开封的保健品塞满了柜子,柜子旁堆着一摞空药盒。记者数了数,有五种不同的保健品。李老太太说,每次买这些药的时候,都没有要任何的票据,她甚至不清楚药品推销员的工作地点。如今,推销员翻脸不接电话,李老太太希望有正在服用这种品牌为“国欣”的保健品的市民能够和她联系,帮他找到这个药品推销员。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