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6 10:55:00 我要评论
王晓光 杨文 来源:威海晚报这几天,PM2.5(可入肺颗粒物)这一专业名词迅速“蹿红”,不仅国家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中首度对PM2.5测定方法进行规范,而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中也增加了PM2.5 项目为基本监控项目,山东省也计划从明年起将全面开展PM2.5监测试点。
11月28日,记者从山东省威海市环保局获悉,威海市已先于省环保厅要求开展了PM2.5监测相关工作,并于11月中旬分别在山大威海分校和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两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新上了监测设备。
两个伞状头 精细“筛选”颗粒物
11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一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监控室时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台外形与家用微波炉大小相仿的监测仪器,仪器上方接着一根伞状头的细管,直通过屋顶。
“这套设备就是专门用来监测PM2.5浓度的仪器。其中,长方体仪器叫PM2.5分析仪,细管顶端的伞状头叫空气颗粒物切割器。目前,威海市共有两套PM2.5监测设备,分别被设置在山大威海分校和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空气自动监测室主任孙建芹介绍说。
随后,孙建芹带着记者来到设置在监控室屋顶的空气颗粒物切割器旁,一边指着空气颗粒物切割器,一边说,“高个子”的是PM2.5空气颗粒物切割器,“矮个子”的是PM10空气颗粒物切割器。与PM10空气颗粒物切割器内设1个切割头相比,PM2.5空气颗粒物切割器增加了1个切割头。
孙建芹还说,切割头就好像筛子一样,把空气中直径小于一定数值的颗粒筛选出来。经过两次筛选出来的空气颗粒最后会落在纸带上,形成尘斑。之后,利用β射线照射这些尘斑,透过的射线越多,说明空气中的颗粒浓度越低,空气污染越轻,反之则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
可入肺颗粒 直径不足头发丝1/20
那么,什么是PM2.5?PM2.5是怎样产生的?空气中PM2.5浓度高时又会带来哪些危害?
孙建芹介绍说,PM2.5就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至于2.5微米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来说,它的直径不足我们头发丝的1/20。不过,别看其体量“袖珍”,但它严重影响着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例如,我国京津冀等区域灰霾现象频发,正是受此影响。
孙建芹解释说,PM2.5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主要是因为它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且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它不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粗粒子等一次污染物那样在空气中简单叠加,而是彼此之间不断进行化学、物理反应,加上PM2.5更小更轻,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长,输送距离更远,所以才使得空气污染变得十分复杂,浓度高时就给人造成灰蒙蒙的感觉。
不仅如此,PM2.5对人体健康威胁也不容小觑。这一点,从相关专家对PM10与PM2.5在称谓上的变化即可看出,PM10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而PM2.5则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孙建芹说,在空气中,像PM10这样较粗大的颗粒物会很快沉降,人类鼻纤毛也会阻止其进入呼吸系统内部。而PM2.5则不然,它更加微小,其更容易携带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的肺泡,可能引发鼻炎、哮喘、心血管等疾病。
国标未出台 暂不发布监测效果
据了解,在各项污染物中,与公众感官最为密切的是颗粒物。随着监测的颗粒物越小,监测成本和技术含量越高,监测难度越大,虽然按照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要求,威海市的监测能力已达到监测PM2.5级别的水平,但是并未作为空气质量常规性监测指标进行监测。
对此,孙建芹解释说,目前,威海市对空气环境质量主要监测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五项指标,比国家要求提前开展了一氧化碳和臭氧的监测。之所以未将PM2.5作为常规性监测指标,主要是因为我国还未出台一个将PM2.5纳入监测中的具体标准。不过目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正在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并增加了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的内容,而且收紧了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有效地提高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要求。
孙建芹表示,目前新监测设备刚安装上不久,正处于摸索阶段,看看设备等运转是否正常。具体何时能够发布PM2.5等相关监测结果,需要等待国家环保部的新标准出台后,才能够发布数据。 (王晓光 杨文)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