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威海

浒苔今年"告别"威海 形成地点成因仍不明确

2011-08-10 09:11:00    作者:   来源:威海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海洋环境质量 梅花 绿潮 2009年 海洋环境监测 分布面积 2010年 国家海洋局 近岸 分局
[提要] 昨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获悉,根据最新监测情况显示,目前浒苔分布和覆盖面积大幅度减少,预计明日距离乳山口海域约115公里。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最新监测情况,在黄海海域发现的浒苔总覆盖面积约20平方公里,总分布面积约2250平方公里,分别比8月5日减少了95平方公里和6080平方公里。

  昨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获悉,根据最新监测情况显示,目前浒苔分布和覆盖面积大幅度减少,预计明日距离乳山口海域约115公里。据山东威海专家介绍,根据最近风海流的特点和受台风“梅花”的影响,浒苔今年将不会影响山东威海海域。

  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最新监测情况,在黄海海域发现的浒苔总覆盖面积约20平方公里,总分布面积约2250平方公里,分别比8月5日减少了95平方公里和6080平方公里。根据综合分析结果,采用海洋数值模式预测绿潮漂移状况,预计未来两日近海浒苔主要向西南方向漂移,外海浒苔主要向西北方向漂移,8月11日13时浒苔距离乳山口海域115公里,比5日预测的位置远了80公里。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工作人员介绍,台风“梅花”带来的低温天气会减慢浒苔的繁殖速度,同时,较强的东北风会加速既生浒苔在青岛近岸的登陆,从而减少在海面的覆盖面积。

  据山东省威海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根据2009年、2010年浒苔消长规律看,到8月中下旬,受光照、气象及水温的影响,浒苔面积将逐渐减少并消失。最近几天受持续偏东风和风海流的影响,前期逐日北上的浒苔陆续减少,对威海的威胁也将解除。 (李强 宋喜红)

  延伸阅读:

  浒苔形成地点和成因仍不明确

  浒苔逐渐远离山东威海海域。尽管今年山东威海海域只发现零星浒苔,并没有“大部队”来侵,但这已经是浒苔连续第5年侵犯黄海海域了。威海是如何应对浒苔入侵的呢?浒苔对海域和养殖有什么影响呢?山东省威海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宋喜红昨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据宋喜红介绍,大规模浒苔遮蔽阳光,影响海底藻类的生长,破坏海洋生物链,甚至引发恶性海洋生态连锁反应。浒苔死亡消耗海水中的氧气,产生有害物质,损害海洋生态环境。另外,浒苔在海水增养殖区聚集,影响水质,导致养殖生物死亡,造成养殖业的经济受损。

  为做好近岸海域浒苔的清理工作,威海建立统一、快速、协调、高效的绿潮应急处理机制,下发了《威海市海洋绿潮(浒苔)处置应急预案》,有效地保障海域的清洁,保障海洋环境质量。根据海洋绿潮灾害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将其划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四个级别。

  宋喜红说,虽然浒苔已连续第5年现身黄海,目前对于漂浮浒苔形成地点和成因仍没有最终明确的结论。但可以确定的是,浒苔在江苏沿海形成后,随风和海流漂向山东沿海。2008年浒苔最大分布面积只有约2万平方公里,比2009年和2010年都小,但当年盛行的东南风和海流却使浒苔大量登陆,因此对近岸影响反而较大。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浒苔形成原因、暴发机制、分布规律和漂移路径的研究,以便在浒苔暴发前掌握其对沿岸生产生活的影响,部署防灾抗灾措施。另一方面,需要探索对浒苔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药物研发利用,将其变废为宝。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相关专家指出,现在对浒苔的规模和漂移轨迹只能大概估计,并不能准确预计,如果未来浒苔大规模暴发并大量向岸边登陆,其对海水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影响不可预见。(李强 整理)

隋乔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