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刘国贤 刘仁强
“规划规划,墙上挂挂,顶不上领导一句话”——这在许多地方已成为见怪不怪的社会现实,而乳山却把规划工作提升到了保民生、促和谐的高度,把科学规划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一道“防火墙”,响亮地喊出“规划出和谐”。
统筹规划、精细规划、民意规划,一个个新的规划理念,成为避免专断、化解矛盾、保障民生的利器。
城市规划延伸到村庄
“听说你准备在房前盖个车库,可别有这种念头了。咱村已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要动一砖一瓦也得按市里的统一规划来,村里和镇上说了都不算。”5月9日,海阳所镇陈家村党支部书记陈述民来到村民老陈家中,对他推心置腹。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划,农村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加之个别村干部乱应允、乱批条子,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这种现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居住等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传统的“规划”建设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农村规划,从源头上管住乱搭乱建现象,同时增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为此,在抓好城市规划的同时,乳山打破规划城乡二元结构,发挥城市规划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城市化的标准对农村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2011年4月,乳山出台了《加强城镇规划控制区内镇村建设规划管理的实施意见》,将市区、开发区、银滩和大乳山旅游度假区、海湾新区、临港产业区等周边177个村,全部纳入城镇规划控制区管理,按照城市建设的标准,对这些村原有的规划进行重新修订。
“这177个村与城市规划同步后,新增了公交站点、街心公园、社区服务中心、健身广场等大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了供暖、自来水、污水处理、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村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正发生巨大变化。”乳山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局长林兵说。
“一张图纸”管到底
不论是农村乱搭乱建,还是城市拆迁失谐,问题的背后往往是规划缺位以及规划权威性、严肃性的失落——立足于这一认识,乳山将规划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
5月9日,在海湾新区建设工地上,记者遇到正在指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负责人李峰,他指着竖在路旁的规划图说:“开工之前,高科技成果转化、绿色能源产业、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等7个项目区全部做出了控制性详规,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和用途都做了明确规定。今后引进的项目进哪个区、占多大地,都是这张图说了算。”
为提高规划数据的可靠性,乳山在国内首次利用低空无人飞艇采集高清晰数码影像,完成了对城区、银滩新城区、临港产业区等重点开发及产业聚集区域的航空摄影测量,并建立了完整的基础地理信息快视系统、地形图管理系统及资源共享系统等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规划一经城市规划委员会评审确定后,不因任何单位、任何人“拍脑袋”而随意更改,官再大也大不过图纸,一张图纸从头管到底,是乳山落实规划的“铁律”。
乳山还率先成立了市规划执法监察大队,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无缝隙监管,确保按照“图纸”不走样。“建设项目通过审批后,规划监察执法人员将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管,每周至少巡查一次,对‘走样’的建筑项目严查严管,该拆就拆,该搬就搬,不恢复原状决不罢手。”规划执法监察负责人王庆涛说。
“一张问卷”为民需
城乡规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能否取得群众的认同是规划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为此,乳山通过实施“阳光规划、公众参与”和“规划进社区”等活动,使群众直接参与规划编制,使规划为民造福。
去年炉上河改造过程中,乳山在沿河两岸规划了景观长廊和滨河公园。在规划公示期间,有村民提出,规划当中没预留道路,将来下地干活时交通不便。很快,规划部门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将河东岸的绿地宽度减少5米,增设了一条水泥路。
在强化规划方案批前把关、集体审批的同时,该市对通过规划委员会评审的规划方案,均在市规划局网站、建设单位设置的公示牌上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10年11月初,乳山市规划局在网上公布了5个规划专题,公开向百姓征求意见,为2011年便民利民实事工程规划编制集思广益。而此前,他们已经选出了60余个专题规划向社会求询,最终收到上万条建议,筛选出的合理化建议全部在编制工作中得到采纳。
“纳谏”大门打开了,规划部门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百姓最关注的部门之一。面对这样的压力,林兵很坦然,他说:“城乡规划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公众的监督会鞭策我们做出更高水平、更负责任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