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 砥砺奋进——记曲师大“第一书记”黄江滔

2016-12-14 10:26: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频道 作者: 朱仙娉

曲阜师范大学团委派驻泗水县泗张镇三岔河村的第一书记黄江滔

  大众网济宁12月14日讯记者 朱仙娉)告别了朝九晚五的城市生活,远离校园的朗朗读书声,2015年,黄江滔带着象牙塔的青春锐气和满腔热血,积极响应山东省委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号召,成为曲阜师范大学团委派驻泗水县泗张镇三岔河村的第一书记。

  田间地头、家长里短,在极大的反差环境中,如何实现角色转变、迅速适应并开展工作成为黄江滔驻村后的第一个课题。短短的时间里,年轻的第一书记变成了村民的“自家人”,黄江滔坦言,从村民一开始的猜测质疑到后来的信任,从村支两委原来的各自为战到现在的同心协力,靠的就是铺下身子,真心融入到村民的生产生活当中,为他们办实事、找路子、解难题。

黄江滔深入土地了解情况

  村里来了个年轻人,一个月后他收获了村民信任

  黄江滔回忆说,正当他满怀激情准备大干一番时,入村第一天发生的事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由于有了邻进村庄第一书记的优秀榜样,三岔河村村民对于本村即将到任的第一书记的期待值非常高,而当村民看到他们翘首期盼的第一书记居然如此年轻时,一些人脸上写满了惊讶,还有一些人不免有些失落,“这么一个年轻人,对咱农村懂什么啊?”

  面对质疑,黄江滔不断提醒自己,“要当好第一书记,光有激情不够,必须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会做群众工作。”

  很快,黄江滔在村委办公室装了一张硬板床,从家里带来了被褥,买来液化气炉灶自己开火做饭。一切准备妥当后,他一头扎进村子里开始走访。无论晴天下雨,黄江滔都坚持每天走村串户,还经常到田间地头与村民聊天,帮助村民干些农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村234户村民已经被黄江滔全部走访了一遍,每个贫困户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脱贫想法等,他都一一做了详细记录,写成了厚厚两大本驻村日记。黄江滔发现村民看他的眼神开始变了,大家不再把他当外人,有问题也愿意向他反映了,而他也摸透了村里的情况及历史遗留问题,并带领村两委科学制定下一步发展规划。

  “现在,我走在三岔河村的街上,随便找一帮人就能聊上半天,每次我离开村里,村民们就掰着手指头给我算日子。”黄江滔说。

黄江滔和村民们打成一片

  只有尽不到的情,没有捂不热的心

  通过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思考,黄江滔意识到贫困村之所以贫困,一个突出的矛盾点在于群众对集体的不信任。在这种局面下如何迅速的聚拢民心、建立信任,是今后开展各项工作的先决基础。

  在三岔河村,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数量尤为突出,针对这一实际特点,黄江滔当起了联络员,把爱心送到了每一位村民的心坎上。

  三岔河村位置偏远,村民就医困难,黄江滔通过多方协调邀请了济宁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团进村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开展义诊,送医送药上门,方便老人就医;村中留守村民较多,黄江滔在春节、中秋节期间用自己的工资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赠送“新春爱心水饺面粉”“中秋节爱心月饼”,还为老人赠送银龄安康保险,在村里掀起了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和谐村风民风。

  2015年的一场大雪带来了“史上最冷的冬天”,黄江滔多方筹措资金,第一时间将购置御寒棉衣、棉被、取暖用煤等物资送到特困户家中,并组织人员为特困户修缮门窗、屋顶,让村民们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民生工程进了村,爱心物资到了家,黄江滔又开始联系文化部门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还教村民跳起了广场舞,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文化欣赏品味。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让村民看到了集体的力量,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大家对村集体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关注度越来越高,村里的各项工作也开展的更加顺畅便利。

  干部脚沾土,群众心不堵

  三岔河村道路崎岖不平,连接村庄与农田的道路仍然是泥巴土路,一到雨季就变得泥泞不堪,村民难以出行。黄江滔针对群众村民的迫切需求,协调了县公路局等部门,实地勘察测量,为全村实施道路硬化3.3公里,实现全村道路的100%硬化。三岔河村土地较为集中,农忙时节灌溉用水紧缺情况尤为突出,每年都会出现因灌溉不利而导致的减产减收。黄江滔通过向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的争取,共为全村新打灌溉用井17口,清淤截浅河道300余米,重建黑山水库一处,配套灌溉用管网建设,极大便利村民农业生产,彻底解决灌溉难这一历史问题。此外,他还积极协调电力部门,为全村进行高压线路改造,大大缓解农忙时节用电紧张情况;多方筹措资金,为全村农户进行旱厕改造,优化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三岔河村的村民观念保守,对于自来水工程多少都有些排斥的心理,后来让学生们对每户家庭的饮用水进行取样化验,通过科学的分析慢慢在村民中树立了健康的饮水观念。”黄江滔告诉记者,为了在村里启动自来水工程,他发挥了母校专业优势,利用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组织化学、生物专业在校大学生,对每户家庭用饮水井水质取样化验,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现如今,三岔河村每一户居民都已用上健康纯净的自来水。

  路修好了,自来水喝上了,如今,村内主干道及沿河道路还统一栽种了垂柳、樱花、木槿、国槐等植物4700余珠,村里新建了花坛8处。暑假期间,黄江滔组织曲师大在校学生进村为岔河小学及村内主干道墙壁精心绘制墙绘120余副,每一副都是黄江滔精选的传统文化题材,倡导了儒风孝道,打造出了和谐新村文化氛围。

  黄江滔驻村之后,三岔河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是黄江滔辛勤的汗水和付出,人晒黑了,也累瘦了,一双运动鞋始终沾满了泥土。

  “黄书记天天在村里跑来跑去,沾的一脚泥,一点都不像大学老师!”村民向记者开玩笑地说,别人家的大学老师都是斯斯文文的,我们的第一书记现在都快和我们村里的人一样了。而黄江滔则说,干部脚沾泥,群众的心才不堵。

黄江滔和村民们一起研究温室土豆种植

  向土地要效益,抓商业添活力

  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黄江滔开始开发致富产业。在充分了解和征求村民、村“两委”的意见之后,黄江滔认为当务之急是制定产业规划。

  三岔河村土地平整且连片面积较大,村民常年以种植业为生,尤其是土豆的种植,有较好的种植习惯和技术优势。但在传统的种植模式下,经济效益偏低,产品价格常年在0.5-0.8元左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黄江滔带领村两委及种植能手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滕州、宁阳、聊城、莘县、寿光、无锡等地。他们通过实地考察,专题调研,学习先进种植理念和管理技术,确定了三岔河村种植业的发展方向。

  黄江滔使用省扶贫专项资金,投资建设蔬菜温室大棚。为最大幅度节省开支,他组织村支两委成员远赴无锡等地,实地考察土豆大棚钢材生产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建设成本,扩大建设规模。2015年,三岔河村新建改建扩建土豆温室大棚共计86个,2016年谷雨前后,温室土豆上市,平均售价2.5元,较以往同期增幅400%,全村土豆销售累计80余万元。2015年年底,该项目的实施得到省财政、农业等部门的首肯,省财政给予财政奖补30万元,加上2016年财政专项资金,村里又新建温室大棚250余个,圆满实现了三岔河温室土豆基地的设想蓝图。2016年7月,通过村民土地流转,“三岔河圣宝土豆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实行统购统销,科学规避各类风险,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服务体系。

  农业保稳定,商业添繁荣,黄江滔与村两委商议决定,利用省财政一事一议专项拨款在村内建立 “三岔河村集贸市场”和“三岔河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并配套筹建“三岔河村劳务市场”。这三个市场在服务本村农产品供销的同时,可有效辐射周围十余个村落,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通过商业化运作,现如今的三岔河,已经呈现出集农副产品批发、零售、物流、劳务输出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而蔬菜温室大棚和集贸市场这两个项目的同步实施则成为三岔河脱贫致富的双引擎动力!

  抓基层教育,育才、育德、育希望!

  扶贫必扶志,扶贫先扶智。孩子身上不仅寄托了全家人的希望,同时也背负着未来农村和谐发展的重任。三岔河小学是全村唯一一所学校,学校教学成绩优异,连续多年保持全镇第一、全县第三的的优异成绩,全村95%的学龄儿童都在这里读书。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所学校教学条件简陋,全校216名学生,仅有9间教室,无图书室、阅览室、餐厅、更无现代化教学设施。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黄江滔面对这一窘境,通过多方协调争取,不仅为学校新建了一处四层教学楼,还建起了操场、餐厅、阅览室、图书室、电脑机房等配套设施。

  上课的地方有了,图书设备还没有着落。于是,黄江滔又开始协调母校资产处及各个学院为小学捐赠课桌椅、图书、多媒体设备、电脑等教学物资累计80余万元。此外,他还积极协调泗水微公益等社会资源帮扶,为小学募捐全套取暖设施,打造“暖冬学堂”。

  有了母校的大力支持,黄江滔在改善三岔河村基层教育工作上更加有了底气。

  他在三岔河村小学设立了“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国学小课堂”、“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研究生教学实习基地”等平台,利用暑期组织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生进村实践,大手牵小手,一对一结对子,取得良好效果。

  2016年5月,三岔河小学省级留守儿童活动站成为今年省教育厅在全省设立的唯一一家省级标准化留守儿童活动站,为校地联合关爱留守儿童搭建了全新的平台。

  现如今,村民收入稳步提升,幸福感大大增强,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到村里响应号召,开始进行温室大棚的种植和商业经营。而黄江滔已然将三岔河村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并对全村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村里计划调整原有粮食作物种植为经济作物种植,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年内还将完成全村旱厕的改造工程。相信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未来的三岔河一定更美、更富、更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司璐

推荐阅读
  • 山东: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将上失信“黑名单”!

    11.jpg

    每逢年末,有些忙碌了一年的农民工却为讨不着的薪水发愁。为了做好今年年底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13日,省人社厅召开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视频会议。从会上获悉,我省最近将印发《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明年1月起正式实施。对拖欠农民...[详细]

    12-14 07-12齐鲁晚报
  • 济南11月新房均价过万但涨幅再降,楼市透露四大信号

    11.jpg

    12月11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6年11月全国百城住宅价格指数。据统计,济南10月新建住房房价涨幅为2.89%,而济南9月份房价涨幅4.18%,10月份涨幅下跌1.29%,而11月,济南房价均价10394元/㎡,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1.87%,涨幅再降1.02%,连续两月连降。 [详细]

    12-14 07-12生活日报
  • 济南信用建设出大招 政府承诺没兑现就是失信要追责

    11.jpg

    不管是对个人、对企业还是对政府来说,信用,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济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该实施意见中提出,将建立政务失信记录,把政府及其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失信情况纳入信用记录,接受社会监督。...[详细]

    12-14 07-12济南时报
  • 济南仨月查获、收缴伪基站设备22套 抓获嫌疑人19名

    11.jpg

    一台发射机、一部电脑、一根天线就组成了一个伪基站设备,不法分子通过设备发送诈骗、赌博、推销、中奖等短信……13日,警方在槐荫玉符河小区、历城保利花园小区、天桥翡翠郡小区端掉4个利用伪基站进行诈骗的窝点。据了解,今年9月以来,济南公安机关共查获、收缴伪...[详细]

    12-14 09-12济南时报
  • 海阳车间火灾5名失联人员遗体全找到 确认死亡

    胶东在线12月14日讯据海阳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海阳发布”称,2016年12月13日19:50左右,位于海阳经济开发区的进元电子有限公司喷涂车间发生火灾,经过消防抢救,于23:33明火扑灭,消防人员立即进入现场搜救,截至14日7:20左右,5名失联人员遗体全部找到,确认死亡。[详细]

    12-14 11-12胶东在线
  • 胶东半岛发现干热岩资源 蕴藏热量全省可用38年

    胶东在线12月14日讯近日,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在威海施工测温孔时,在孔深1240米处测得岩石温度110℃,是我国东部目前发现的赋存条件最好的干热岩。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水文地质所主任景晓东介绍,这一钻孔4000米深处温度高达150℃-200℃,属于高温干热岩...[详细]

    12-14 11-12胶东在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