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临沂兰山孝友祠里诵家训被大众日报点赞

2018-02-25 11:12:01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大众日报2月24日县域版报道孝友祠里诵家训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本报通讯员 王伟勋

  2月16日,大年初一,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一大早,位于孝河岸畔的孝友祠里喜气洋洋、人气爆棚,鞭炮声不绝于耳,大门上的大红灯笼随风摇摆,“南仁故里、东晋世家”的火红春联格外醒目。“各位宗亲,琅琊王氏春节祭祖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下面先请50世及以上的族人上台来……”上午10时,随着主持人王孝俊洪亮的声音响起,祭祖仪式正式开始。“仪式进行第一项,祭奠先祖。”祠堂正厅里,琅琊王氏先祖王祥、王览、王导和王羲之的塑像前,早已摆好了各类供品,王氏后人陆续上前虔诚祭奠。“仪式进行第二项,宣读家训。”“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在兰山区望族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孝敬的领读下,前来祭拜的王氏后裔齐声跟诵。1700多年前,历史上名列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临终前告诫子孙的遗言,口耳相传,正穿越了历史的沧桑,响彻在王氏后人的心底深处,仍然历久弥新,成为其家族为人处世的精神标杆。鉴于此,宣读家训也成为琅琊王氏每年春节祭祖的传统固有内容。为了更好地传承家风家训,王氏后人还把家训刻在了石碑上,永久传承。“王氏家训虽短短50字,可谓字字珠玑,凝聚了信、德、孝、悌、让的深刻内涵,蕴含着立身处世、持家治业、忠孝节义、礼仪廉耻的内容,成为王氏后人训教子孙的生动教材,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王氏传人。”王览51世后人、今年85岁高龄的孝友祠看护人王友礼说。“仪式进行第三项,礼拜先祖。”一拜一跪一叩间,人们用最传统朴实的方式延续着对先祖的敬仰和崇敬,传承着孝老爱亲、友爱他人的村风、民风和家风。如今,重建的孝友祠翻过了千年风尘下的沧桑面容,关于孝行、友爱的精神寄寓填充着一座祠堂的故事,聆听着一座祠堂关于孝、友传统文化的美丽传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 千佛山脚下拆违记:遮挡景区10多年9000余平方米违建被夷平

    2月24日,违建拆除后,在千佛山正门眺望不远处的千佛山。直到仿古建筑被拆除,几名游客才忽然发现,站在景区外的经十一路上,“竟也能如此清晰地看到千佛山”。24日,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称,违建确实归景区所有,但一切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不便多提。[详细]

    02-25 08-02舜网-济南时报
  • “手撕钢材”诞生,青岛一企业研发出新动能

    一卷酷似钢卷带的材料,伸展开来薄如蝉翼,仅有头发丝直径的一半,用手轻轻就能撕开。非晶带材用手轻轻就能撕开。郭刚介绍,非晶变压器凭借良好的磁性能,和传统硅钢变压器相比,在空载状态下可节能60%。[详细]

    02-25 08-02齐鲁壹点
  • 图说|济宁微山岛有位百岁岛翁,长寿秘诀是七分饱

    未命名_副本.jpg

    济宁微山岛墓前村的长寿老人张显来刚满百岁,老人耳不聋眼不花,一辈子在湖里打渔,在岛上种地。张显来年龄渐大后跟着儿子生活,帮着照料地里的地瓜、玉米,两年前才刚撂下手里的农活。老伴留下的针线簸箩虽满是补丁,是张显来最珍视的物件。[详细]

    02-25 09-02齐鲁壹点
  • “一湖一环”夜景带动 趵突泉花灯会客流同比涨三成

    5_副本.jpg

    由于天气和暖,加上“一湖一环”景观照明工程的带动,今年趵突泉花灯会客流火爆,夜间客流比去年同期上涨三成。今年的高科技互动灯组每天发出上千份红包、礼品,还能生成经典国粹头像,每晚都吸引着数千名游客积极参与。[详细]

    02-25 07-02舜网-济南日报
  • 山东省政府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派出4个巡查组

    25日,山东省政府召开电视会议部署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出席会议并讲话。 [详细]

    02-25 17-02大众网
  • 单县县委书记穆杰到企业调研项目新春开工情况

    2月23日上午,正值农历正月初八,全县到处一片节日祥和。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用奋斗书写幸福的人生,力促单县经济发展尽快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详细]

    02-25 17-02齐鲁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