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升级版"田园牧歌 让西海岸乡村内秀外美

2017-09-29 13:50:0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 李晓哲

  

  六汪镇宋家村美丽乡村航拍。

  

  琅琊台管区王家台后村打造步行街,村民生活有了质变。

  

  美丽乡村建设124个挂图作战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通讯员 韩丽 刘尼尼

  村美、业兴、民富、人和。农村不再是脏乱落后的代名词,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农村生活是令人神往的“升级版”田园牧歌。

  青岛西海岸新区目前正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三大提升行动,成效显著。截至目前,美丽乡村建设124个挂图作战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工项目51个,完工率41.1%,全区180个美丽乡村达标村全部完成创建实施方案,全部按照《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七个方面,实现了“一村一档”要求,开工项目375个,完工项目352个,完工率93.8%……“我们对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8月份全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排名中列三区四市第一名。”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农工办社区办负责人王宇如是说。

  不久前,青岛两乡村经农业部推选入围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其中新区大泥沟头村入围特色民居类,这是对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种肯定。按规划,到2020年新区计划打造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期间每年还将打造180个美丽乡村达标村,到2020年,85%以上的村庄达到省级美丽乡村达标村标准。一个个美丽乡村连缀,将成为锦绣画卷徐徐铺开。

  一个村引来六个产业园

  当下到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农村走一走,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在六汪镇宋家村就是如此。记者在村里看到,施工队正在勘察地形,村巷间进行了硬化,村旁的河道也进行了整修,一座方便村民出行的拱桥正在河上修建。村里正在建设一个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已经安装上了,旁边居民早就跃跃欲试想去锻炼身体……就是这几个月,在宋家村有很多我们看得见、看不见的变化正在发生,比如说这个小小的村庄竟然引进了6家现代农业园区入住,而这被看做是未来村民增收的好兆头。

  六汪镇宋家村全村1200亩耕地,目前80%实现了流转,引入隆坤蓝莓、浩林苹果、天香源玫瑰、智华葡萄、爱仁农场等现代农业园区6家,葡萄、玫瑰、果蔬采摘游、观光游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多次现场调研,科学确定了“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同步提升,观光采摘和文化体验共同发展”的建设方案。

  据了解,宋家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规划设计了12个项目,包括村庄环境提升、美化亮化及健身休闲广场建设、河道整治等民生项目,也包括观光旅游、道路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园及游客服务中心等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这12个项目全部完成后,宋家村将成为拥有六个产业园,可开展农业观光、采摘、民俗游等相关都市农业旅游的秀美村庄。截至8月底,已完成两个项目,其他10个项目已全部完成招标投标并开始施工。

  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本着把美丽乡村工作做大做实,向外拓展、打造产业的目标,该村主动与黄发集团进行工作交流沟通,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进行联合开发,实现了整体提升、互利共赢。

  美丽乡村恣了村里的百姓

  美丽乡村建设,最高兴的当属村里的居民。“我们村弄得这么好,我们支持,好事。”今年60岁的赵秀花是铁山街道上沟村的村民,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自家门口晾晒花生,还一个劲儿地让记者尝尝。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赵秀花赞不绝口,她说他们家门前这条小河以前都是土,下雨天没法走,现在村里铺了青石板路,河道也用石头修了,干净了不少,门前也敞亮了。他家门前还有一口老井,“以前有人差点掉下去,现在修了个斜坡,安全多了。”在她眼里村子正在发生好的变化。

  “上沟村所在的地方叫做杨家山里,这里是我们打造的红色之旅线路。抗战时期,这里有一支队伍在抗日,凭借地势与鬼子周旋。现在这里交通变好了,在329省道旁;还位于铁山山脉上,风景比较好;它也有一定的产业支撑,村里吸引来旅游开发公司开发;上沟樱桃也是很有名的,现在还形成了一个采摘园区,今年还有10项具体项目在同步推进。”王宇说,上沟村也是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借助村庄自身优势,在提升村庄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同时提升村庄的产业和文化建设,让美丽乡村给村民带去更多的收益。赵秀花就说,她家种了6亩樱桃,以前采摘人不多,一年百十个,等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好了,希望能吸引来更多的人。

  让面子和里子都美起来

  “美丽乡村既要外在美,更要内在美,生态是保护乡村的形,文化是留住美丽乡村的魂。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生态和文化两方面的美,才能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姿态。”王宇表示,美丽乡村建设应高度重视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和注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品质,培育、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在藏南镇于家官庄村中心位置,于氏祠堂已历经百余年风霜,曾承担于家官庄于氏家族归属感的老祠堂,现在却处于荒废状态。“于氏家族于明朝嘉靖年间在此建村,广置土地,积累财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村庄,这个过程中,于氏祠堂对族人的凝聚作用至关重要,现在老祠堂就这么荒着,村里的于姓人家都想重新启用。”于家官庄村书记于志敏对自己的家族历史颇感自豪,“美丽乡村建设开始以后,镇村两级研究决定恢复老祠堂,老于家的根要找回来了。”

  王宇表示,美丽乡村建设理应对于氏祠堂进行恢复与保护,让它的文化精神贯穿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尊重和挖掘是守住文化之魂的前提。

  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还通过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培育产业文化来塑造这些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增加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品位,让乡村的面子和里子都美起来。

  ■宏观看 美丽乡村建设成三区四市排头兵

  由点及面,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我们打造美丽乡村主要通过三个提升,基础设施提升行动、生产发展提升行动、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王宇说。据悉,青岛西海岸新区目前正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三大提升行动,对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安排4个督导组巡回督导,分片督促项目进度,对挂图作战项目施行一周一调度、现场评分、排名通报、一月一观摩,促进了全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速度全面提升、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全区25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累计完成外立面改造26.2万平方米,街巷硬化30.8万平方米,绿化苗木9万株,实现绿化覆盖13.4万平方米,主街道路安装灯1623个,监控设施4989个,铺设污水管道5.5万米,河道治理1.68万米,卫生改厕3625户,搭建休闲广场25个。全区180个美丽乡村达标村全部完成创建实施方案,全部按照《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七个方面,实现了“一村一档”要求。截至目前,开工项目375个,完工项目352个,完工率93.8%。在8月份全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排名中列三区四市第一名。

  据了解,每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都有一本相当厚的规划手册。“我们会对每个村的发展规划进行评审,没有规划不能建设。”这项从今年开始实施的规划评审非常严格,由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会对规划进行评审,并且按照有关规定评审范围按照1:1.3的比例确定,也就是说要从26个备选的村庄中挑选20个作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被淘汰的项目能够改进的继续改进,第二年可继续参加申报。

  记者看到每个村的规划都是厚厚的一大本。拿泊里镇蟠龙庵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案来说,就包括现状分析、定位与规划、乡风文明、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等10大项,每一项又有详细的分支,很细致。由此可见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建一个村广场、招一个项目那么简单,而是从村子历史、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等全方位考虑后做出的慎重决定。

  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名单

  镇(街道) 省级示范村 市级示范村

  琅琊台管区 王家台后村

  张家楼镇 大泥沟头村 丁戈庄村、石河头村

  琅琊镇 丁石洼村 台西头村

  藏南镇 长仟沟村 于家官庄村

  泊里镇 蟠龙庵村

  大场镇 大楼子村、魏家湾村

  海青镇 海青村 徐官庄村、后河东村

  大村镇 西南庄村、戴家庄村

  六汪镇 宋家村

  宝山镇 瓦屋大庄村

  王台镇 王台中村

  灵珠山街道 刘家庄社区

  红石崖街道 雷家店子社区

  滨海街道 杻杭村

  铁山街道 后石沟村 上沟村

  胶河管区 塔桥村

  

  ■大手笔 5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

  近年来,黄岛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青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总抓手,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据悉,新区计划财政连续5年安排10亿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对美丽乡村示范村实行以奖代补。每年建设20个省市级示范村和180个省级美丽乡村达标村,到2020年建成100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全域85%以上村庄达到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要求,全力打造“生态黄岛、业兴黄岛、民富黄岛、人和黄岛”,建设宜居幸福美丽新区。

  其中,生态美方面,该区坚持以特色风貌彰显村镇魅力,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优化升级。高标准编制《农村新型社区和美丽乡村发展规划(2015-2030)》。沿开城路、滨海大道、瓦韩路等区内主要道路两侧,规划打造5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广泛实施“户集、村收、区清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运行模式,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累计投资21.2亿元,实施了539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完成村庄道路硬化改造、绿化310多万平方米,建成居民休闲广场25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坚持以特色产业提升村镇活力,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镇村经济蓬勃发展,实现生态美。以独特的产业衍生产品链、提升价值链,建成特色产业园区30个、特色商街27条。引进农村电商平台项目17个,电商平台累计交易额达4.3亿元。新增14万亩农村流转土地用于农业规模化经营或特色产业发展,100亩以上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达到500多家。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08元,同比增长7.2%。

  文化美是美丽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点,新区坚持把文化基因融入村镇建设,用特色文化塑造村镇灵魂、倡文明树新风。采取“用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的方式,精心设计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文化活动,培育演出文化队伍400余支,累计演出2000余场。“小品进社区”品牌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设立10处“尼山书院”分院,让国学知识讲座进农村、进社区,使广大群众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自觉培树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以便民、利民、富民三大中心为目标,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经营性服务、互助性服务下沉。累计投资5.4亿元,建成221处新型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示范创建活动,累计培植规范运转五星级社区服务中心160处。突出“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医疗健康”、“文体娱乐”、“社会治理”五大功能,将各类服务覆盖到全体居民,打造10~15分钟便民服务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坚持将“美德乡村”作为特色村镇建设的核心要素,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去年以来涌现出中国好人全国最美人物15人、山东好人全省道德模范39人、青岛文明市民全市道德模范111人、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金榜题名人物5人。成立30人组成的讲师团,年均培训农村居民6万人次。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百姓的“生活美”。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王乐双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