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潘洪其
久负盛名的阳澄湖大闸蟹9月23日开捕上市,为防止每年都出现的假冒问题,江苏苏州市质监局向经过认证的养殖户及经销商发放阳澄湖大闸蟹防伪锁扣,俗称“戒指”。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假冒“阳澄湖”品牌问题有所减少,但仍有少数商贩千方百计给外地大闸蟹穿上“阳澄湖”的“马甲”,乘机提高销量和价格,甚至当地质监部门发放的防伪锁扣也出现了冒牌货。
阳澄湖大闸蟹成为河蟹“第一品牌”以来,秋季吃阳澄湖大闸蟹就成了一种时髦,最火爆的时候,阳澄湖大闸蟹几乎被当做礼品消费、节庆消费的一种必需品。然而自其成为河蟹“第一品牌”以来,假冒“阳澄湖”品牌的问题就随之产生,除了给外地大闸蟹直接贴上“阳澄湖”标签,还有把外地大闸蟹运到阳澄湖“寄养”几天,甚至只是在阳澄湖“洗个澡”,就套上“阳澄湖大闸蟹”的金字招牌,平地卖出两三倍的高价。整个阳澄湖就那么大,每年大闸蟹产出量不过两三千吨,但市场上打着“阳澄湖”名号叫卖的蟹少说也有几万吨,人们吃到的“阳澄湖大闸蟹”到底有几只是真的,也就可想而知了。
阳澄湖大闸蟹每年风光无限,冒牌的“阳澄湖大闸蟹”每年也是如影随形。尽管打假工作每年都在进行,但假冒行为分布广、成本低、风险低、收益高,打假力度和效果并不乐观,连质监部门发放的防伪锁扣也被假冒,足见假冒者并未受到足够的震慑和遏制。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保护需要走出“假冒防不胜防”的困境,打假工作亟须取得实质性突破。
近两年来,我国多地开始大量进行河蟹养殖,并打造区域品牌。以江苏为例,除阳澄湖大闸蟹外,太湖蟹、固城湖蟹等品牌也逐渐进入消费者视野。阳澄湖周边一些蟹区,从以往傍“阳澄湖”品牌或贴“阳澄湖”标签,或者专做“洗澡蟹”“过水蟹”,逐渐转为有意识地培养打造自有品牌。一些已经做成一定气候的大闸蟹品牌,开始摆开架势,准备与阳澄湖大闸蟹展开竞争,在几大电商巨头的助力下,其他品牌与阳澄湖大闸蟹的竞争有望日趋激烈。
其他品牌大闸蟹逐渐兴起,与阳澄湖大闸蟹在市场上展开竞争,后者“一家独大”的局面有可能被打破,这肯定是一个好的趋势。但是应当看到,这在客观上有可能分散人们对阳澄湖大闸蟹被假冒问题的注意力,从而使打假工作显得不那么重要。现在这些站出来与阳澄湖大闸蟹展开竞争的品牌中,不排除有的以前就假冒过“阳澄湖”的招牌,有的也做过“洗澡蟹”“过水蟹”,现在他们洗手不干,然而,由于市场竞争使得舆论对阳澄湖大闸蟹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另一些仍在假冒“阳澄湖”品牌的蟹场蟹店,舆论对他们的关注度也会有所降低,他们由此做得更加顺手,而且似乎也更加安全了。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
阳澄湖大闸蟹多年被假冒,市面上仅售二三十元一只的“阳澄湖大闸蟹”十有八九都是冒牌货,这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有限,标出高价也完全不愁没有销路,他们自己对打假未必有多大的积极性。被假冒者的态度尚且如此,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打假也难有多少积极性,其他方面恐怕就更是如此。唯一的受害者就是消费者,但消费者不可能成为打假的主力,打击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违法行为,于是陷入“动力不足、效果不彰”的尴尬。
监管部门发放的防伪锁扣,仍然挡不住冒牌的“阳澄湖大闸蟹”招摇过市,被假冒者虽然暂时可能感觉不到自己受到的伤害,但谁也不能保证他们永远不会受到伤害。如果打假工作迟迟没有实质性突破,等到其他品牌大闸蟹做大做强了,他们也一定会遭受被假冒的命运。假冒品牌的违法行为如果得不到有力遏制,违法者如果不能受到应有的制裁,从消费者、被假冒者、同行竞争者到政府职能部门,每个人最终都将是直接的受害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 在回国前一晚的送行宴上,看着桌上的美食,徐啸灵光一闪:何不将异国的正宗美食搬到自己的家乡。谈及未来的打算,邓欣坦言“很迷茫”,当问及什么样的工作是她的理想工作时,邓欣告诉记者:“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详细]
今年5月份,在位于青岛李沧白泥地公园的海水稻研发基地,第一代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材料插秧,经过研发人员半年的精心护理,28日,终于在期盼中迎来了测产。“结合前期的调研和现场耐盐碱水稻材料的表现,专家组挑选了4个品种进行评测,首先检测灌溉用水的...[详细]
9月27日,记者从莱荣高铁项目启动工作动员会议上获悉,今年年底前,莱荣高铁将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报批工作,力争2018年上半年开工重点工程。[详细]
菏泽市郓城县潘渡镇任屯村,在村里大多数的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的时候,“80后”小伙王瑞森却能弯下腰踏踏实实地务农,他打理着160余亩田地,种出了网红地瓜,带领着乡亲,走上了致富路。菏泽郓城小伙王瑞森和他种植的地瓜。[详细]
近日,法律工作者魏某在代理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向法院提供虚假证据,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在查实后,作出罚款10000元的处罚决定。事件起因是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审理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原告方近亲属高某因交通事故死亡,原告方主张按照...[详细]
近日,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和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吸引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来滨创业,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滨州市高层次人才编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通知》明确,我市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