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择明君,从仁政,救庶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云出身贫寒,却有鸿鹄之志,希望救黎民于乱世。初入社会的赵云组织常山义从,反抗强权,后率义从投奔公孙瓒。当时袁绍力量雄厚,而赵云偏不趋炎附势,选择了公孙瓒。公孙瓒一开始不明其意,赵云乃回答:“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简言之,择明君,从仁政,救庶民。在公孙瓒处,赵云遇到了“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的刘备,以为刘备才是真正能领导自己实现救国安民理想的贤君,于是改弦易辙,自此跟随刘备,践其承诺——“终不背德”。
危急时刻的担当
可以大胆假设,如果没有赵云,蜀汉历史可能要重新书写。当阳长坂,曹操精兵铁骑前,刘备人马惊慌无措,自顾自逃命。赵云却没有因此乱了分寸,谨记自己保护刘备家眷的职责。其实,赵云此时完全可以随大流独自逃命,危急之下人人都自顾不暇,事后也不会因此问责。赵云却选择了一条风险最大的路,不仅要面临强敌追击、随时牺牲的风险,还要面临责任承担的风险。当然,刘备对赵云忠诚也深以为然。逃难时有人说赵云已北去投靠曹操,刘备坚决否认,说“子龙不弃我走也”。这一方面体现了刘备作为领导者的用人不疑,另一方面则可说明忠诚已成为赵云的标签。
辞田之谏
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但他从不拘于私利。如果刘备考虑不周,赵云常挺身而出,不怕犯颜,直言规谏。公元214年夏天,刘备率军占领益州。益州繁盛富庶,大臣众议,将益州“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赵云却坚决反对,并直谏刘备:“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赵云此时谏言,损害了他人快要到手的利益,很可能引发众怒,但他为了蜀汉的长远利益,宁愿得罪人,颇有担当精神。刘备权衡利弊,最后接受了赵云的建议。不做同流合污之事,而是出于公心大胆建言献策,实属难能可贵。对于赵云辞田之谏,后世史家赞誉颇高:赵云识大体,观大局,光明洞达,不独武将而已,更有文臣局量。用今天的话来说,赵云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干部。
近乎苛刻的自律
更难能可贵的是,赵云不恃才而骄,相反执事有恪,谨言慎行,遵法守矩。赵云用人坚持五湖四海,不持门第之见,也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赵云生擒了夏侯兰,夏侯兰是赵云同乡,赵云知夏侯兰精通法律,便将夏侯兰推荐给刘备。夏侯兰官至军正后,赵云反而开始主动疏离夏侯兰。夏侯兰因赵云而受重用,又是同乡,赵云若有私心,想与之结党结权、扩充人脉,不是难事;或者不出私心,保持原来的关系也是情理之中,但赵云却慎虑慎行,主动与夏侯兰疏远,这种近乎苛刻的自律颇为珍贵。
赵云严格律己还体现于对个人问题的处理上。赵云兵不血刃拿下桂阳后,投降于赵云的桂阳太守赵范要把自己“有国色”的寡嫂樊氏许配给赵云,被赵云婉拒。原来,赵云担心,赵范投降,不知其真实想法,自己娶其嫂,那自己极可能成为他“策反”的对象。美色背后可能是其他利益集团的“陷阱”,隔离其外,才能保持干净、清白和坦荡。关羽对秦宜禄倾国倾城的妻子动了心,几次三番请求曹操,希望自己能和秦妻结合。孰料曹操也看上了秦妻,最后据为己有。赵云义正严辞拒美色,关羽低声下气乞美色,赵云确实“贤”于关羽许多。
(王毅、罗平汉/《学习时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4月12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省教育厅等9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进一步加强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全面改薄”工程是建国以来义务教育单项资金量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扶贫工程,覆盖了我省111个县(市、区)9765所学校。[详细]
” 2014年,国棉一厂的历史书写到了第九十九年,然而,许多人期盼的“国棉百年”最终没有到来,2014年11月份,国棉一厂的破产程序启动。如今,国棉一厂的厂房已经出租给一家私营纺织厂,走进国棉一厂的厂房,偌大的车间内,如今仅仅剩下几台机器,大面积的厂房仍...[详细]
济南正准备启动全市域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工作,针对郑济高铁通过平阴的建议,济南市发改委副巡视员王成梁表示,近期很难再单独建设济聊城际铁路。针对郑济高铁通过平阴的建议,王成梁表示,通过郑济高铁的实施,可实现济南、聊城之间的城际功能,因此近期很难再单独建...[详细]
4月12日,全国首个《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天气适宜,骑行环境佳的济南是全国骑车最快的城市,平均骑1公里仅需6.2。[详细]
进行了强制执行,依法对其家产进行了查封,并对两名被执行人依法拘留。根据此前的多方调查,高新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首先摸清了两名被执行人的居住地。[详细]
发生放电时,由于瞬间电流太大,吊车的5个轮胎被击穿爆胎。国网淄博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供电公司”)目前已报警,将向相关责任人追讨经济赔偿5万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