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走出的科学家:余松烈坎坷的一生

2016-09-06 21:2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杰

  

  1966年5月,余松烈(右二)在肥城汶阳镇砖西村麦田考察。

  

  1975年1月,余松烈为滕州“五七”农大学员授课。

  

  余松烈(右)和他的学生在麦田考察。

  大众网济南9月6日讯 2016年4月20日,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因病逝世,走完了他96岁的人生路程。

  余松烈一生从事作物栽培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致力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和普及。数据统计显示,截止目前,我国小麦总产、亩产量比1949年时增长了10倍。而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他对我国改善北方人民的食粮结构和粮食安全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战乱中选择了学农

  1921年3月13日,余松烈出生在浙江省慈溪县。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正准备上高三的余松烈和亲人们为躲避战乱,在南京、浙江辗转,1938年春抵达上海。1938年秋,余松烈进入上海私立致用大学农学院读书,1939年秋又考入迁来上海的南通学院农科。但上海没有农业,当时的学习只是念念书,听老师讲讲课,不接触实际。余松烈和同学们觉得,学农要理论联系实际,就想另外找个农业高校读书。恰好此时,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在上海招生,该校是一所教会学校,在当时的农业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余松烈和郑广华、邵霖生等几个人参加考试,并被录取。1941年春,余松烈等几个同学一起离开上海,穿过敌伪封锁线,来到位于福建邵武的福建私立协和大学农学院读书。

  在福建私立协和大学农学院学习期间,余松烈学习成绩优秀。1942年秋,余松烈毕业,并在老师赵仁镕教授介绍下到福建永安福建省立农学院任助教。1944年秋,余松烈又回到福建邵武协和大学选修一部分课程并担任助教职务。在协和大学的几年间,余松烈开展了多项研究。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当时,余松烈在福建省研究院河田水土保持实验室工作。1946年春,他携家属返回上海。

  回到上海后,余松烈与郑广华、邵霖生创办了上海新农出版社,出版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农业书籍。内容涉及生物统计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作物学、农产物价学、作物栽培学等,这些著作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前后我国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为我国解放前后的农业出版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逆境中探索出小麦高产理论

  1949年9月,29岁的余松烈辞去上海新农出版社经理职务,和郑广华一起北上山东济南,来到山东省立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前身)工作。余松烈在农学系任教,他借助山东小麦主产区的优势,开始了对小麦高产理论的研究探索。

  1950年8月,余松烈在山东农学院讲授新遗传学、生物统计学,并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利用种间杂交开展分枝小麦育种工作。1951年11月,他担任山东农学院副教授,讲授进化论及新遗传学,从事“小麦周期播种试验”和“分枝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工作。1955年6月19日,山东农学院决定出版《山东农学院学报》,第一期刊发了余松烈、尹承佾撰写的《分枝小麦研究试验总结报告》和《济南小麦周期播种试验》的研究论文。

  1956年5月3日,余松烈参加山东省第一届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并获得“先进生产者”称号。1959年,他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山农1号”、“山农3号”,还研究出小麦深耘断根增产等技术。

  1966年6月,余松烈在肥城农村蹲点,和农民一起搞小麦高产栽培试验。他带领学生生产实习并到省内小麦高产地区考察,仔细调查生产情况,研究思考制约小麦高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这期间,余松烈结合在学校农场的科研基础,研究总结山东省小麦高产县的丰产经验,发表了《小麦高产途径及其理论基础》、《小麦高产途径的商榷———兼论穗、粒、重的矛盾》两篇研究论文。

  1974年3月,余松烈带领部分学生到滕县龙阳公社进行生产实习。6月底,生产实习结束,学生返回了学校,而余松烈却主动要求留在滕县农村继续劳动锻炼。

  1974年秋播,余松烈来到史村,指导农民在小麦栽培管理上实行“六改”,即:改换主栽品种“鲁滕一号”为“泰山四号”、改播种量较大为适当压缩播种量、改适时晚播为适时早播、改耧播为机播、改行距16.5厘米为行距19.8厘米,并且不种畦埂麦、改重施返青肥为重施起身拔节肥。1975年夏收,史村820亩小麦,平均亩产457.5公斤。

  1975年夏收之后,余松烈总结史村“六改”试验结果,欲扩大小麦高产田试验范围,推广史村的增产经验。1975年秋,滕县县委领导接受余松烈的建议,在总结办小麦培训班的经验基础上,创办了“五七”农大,其中小麦班50人,学制一年,农闲时学员们到山东农学院接受专业基础教学四个月;在生产季节,分阶段短期集中培训,由余松烈主讲小麦栽培、小麦育种、田间试验技术三门课程,其他时间则回队参加小麦生产和试验工作。余松烈则利用同学们回队时间,巡回到他们所在的生产大队进行指导,帮助解决生产和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一年制小麦培训班共办了三期,在小麦培训班上,余松烈还根据小麦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新发现的苗头和大家的疑问,在22个标点大队,选择24块麦田共计462亩,安排了13项专题研究和48个田间试验,由同学回队进行试验,共同解决,并进行总结。这种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水平的群众性农业科学试验,对余松烈启发很大。三年中他带领学员共进行了几十项试验,形成科研成果有15项。

  1974年至1978年,余松烈在滕县五年,他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办“五七”农大,围绕适合小麦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条件、麦苗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分析制约当地小麦高产的原因,依靠群众,有计划、有组织地全面安排小麦精播高产试验,验证并不断完善小麦精播高产的理论,在全面总结各个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余松烈在滕县创新的“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科学大会授予余松烈先进工作者称号。

  后来,余松烈带领同事和研究生对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大面积的开发试验。到90年代末,经过近50年的试验探索,余松烈提出了小麦高产栽培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

  古稀之年不放松,惟愿麦田多打粮

  1997年以来,余松烈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团成员、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副团长兼小麦分团团长、山东省“三〇工程”小麦课题首席专家。虽然已经古稀之年,但他依然走遍了山东省每一个小麦主产区,我国北方及黄淮冬小麦产区的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西,也留下了他的足迹。

  由于年龄的增长,余松烈的身体已经无法保证其在田里劳作。于是,余松烈就是开始将重心转向研究工作。他和助手董庆裕与企业合作发明研制的小麦宽幅精播机,2006年开始推广,目前推广到山东省内各粮食生产重点县,并在江苏、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份大面积应用。

  按照“大田出题目、小田做试验、小田指挥大田”的科研思路,余松烈还制订各个时期小麦高产攻关目标。

  在他的理论指导下,滕州市级索镇千佛阁村做高产试验,2009年夏季获得成功。山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该村10亩高产攻关田中的3.46亩小麦实打验收,亩产高达789.9公斤,创造了当时我国冬麦区亩产最高纪录。

  此后,余松烈又把小麦高产攻关田的目标上调到亩产800公斤。2014年,余松烈住在泰山疗养院,饮食靠鼻饲,行动靠轮椅,神智有时清醒有时糊涂。他清醒时,有同事和学生来看望他,他就与来人谈论高产创建的事情,来人走了,他依然处于兴奋之中,到了晚上觉都睡不好。科研助手董庆裕来看他,他就嚷嚷,让董庆裕安排,一起下地去看麦子。

  2014年6月18日,农业部组织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的专家,对山东省招远市辛庄镇马连沟村3.14亩小麦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亩产达到817公斤,刷新山东省冬小麦亩产纪录。该村采用的管理技术正是余松烈创立的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今年4月20日,余松烈院士走了。而就在这个夏收时节,山东各地又频频传来捷报:曹县、淄博、莱州三地小麦高产攻关田亩产分别达到808.5公斤、812.7公斤、828.5公斤,创造了鲁西南、鲁中、胶东小麦高产最高纪录。这些高产创建田,所采用的技术恰恰都是余松烈创立的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尽管从此以后金灿灿的麦田里,再也看不到那个满头银发、身形伛偻的老人,但他留下的小麦栽培技术以及亲手带出的无数小麦专家,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财富。(大众网-山东24小时记者 孙杰

  

  余松烈:一生心系麦田的“平民院士”

  作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大米是他最钟爱的食物。但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小麦亩产不高的问题,这个对白米饭偏爱有加的南方人却将一生都献给了北方的麦田。他主导的小麦实验田曾多次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他关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成为北方6个省份的小麦主推栽培技术。有统计数据显示,余松烈先生一生的研究成果惠及3亿多亩麦田,累计增产小麦260多亿斤。

  2016年4月20日12时20分,余松烈先生在山东泰安辞世,永远离开了他最钟爱的麦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华飞

推荐阅读
  • 促错峰旅游连放两大招!山东拟设地方假,推2.5天周末

    11.jpg

     小王是省城济南一位普通的居民,最近正计划着十一出游,可是一想到全国各地人满为患的景点,就不由得打了退堂鼓。对他来说,在十一这样的节日出游,完全是“看人多过看风景”,很难尽兴。5日,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小王这样的居民遇到的旅游难题,我省下一步或将探索山东地...[详细]

    09-06 07-09齐鲁晚报
  • 任性的楼市!一月涨六千,济南房价飙得开发商都心慌

    11.jpg

    济南特别是东部房价进入跳涨模式,CBD开工涨,唐冶拍出地王涨,万科拿地涨,万达建游乐场涨……有个风吹草动都成为楼盘涨价的时机。一路飙升的房价,让购房者恐慌,也让不少开发商心慌,一些楼盘大幅猛涨不正常,走出低谷的济南楼市如果任性上涨,会不会像其他二线城市一样,...[详细]

    09-06 08-09生活日报
  • 济南菜价一片“涨声”!半月翻了一番 降价还得一月

    11.jpg

    你的钱包还好吗?最近很多市民在逛菜市场的时候,被现在的菜价惊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访发现,在最近十来天的时间,一些绿叶菜的价钱甚至翻了一番。菜价疯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个时节青菜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而要等菜价回落,估计还得一个月的时间。 [详细]

    09-06 07-09齐鲁晚报
  • 惊!凭装修公司营业执照能买业主信息 1条信息不到1分钱

    11.jpg

    刚买了房,各种装修公司的电话便会蜂拥而至;孩子刚上学,培训班的电话随之而来;股票刚开户,各式各样的投资公司也开始电话联系你……电话那头的人可能知道你的姓名、住址、甚至孩子的姓名,很多市民纳闷——为何自己的信息被陌生人了如指掌?女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详细]

    09-06 14-09都市女报
  • 济南停车费手机支付近一周 有强塞现金的将算欠费

    济南市区道路停车电子支付实行近一周,全部的13870个道路收费泊位全都采用电子支付,记者实地探访没有发现停车管理员收取现金的情况,但仍有部分驾驶员想要交现金。对于此前出现的停车APP绑定车架号出错问题,停车办负责人称这一技术问题正在解决中,近日即可恢复正...[详细]

    09-06 21-09大众网
  • 余松烈:一生心系麦田的“平民院士”

    作为一个地道的南方人,大米是他最钟爱的食物。但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小麦亩产不高的问题,这个对白米饭偏爱有加的南方人却将一生都献给了北方的麦田。他主导的小麦实验田曾多次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他关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成为北方6个省...[详细]

    09-06 21-09大众网
相关新闻